□江灵(长安大学)
近日,湖南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美学综艺节目《会画少年的天空》正在播出,聚焦美术生,把绘画艺术这一小众圈子推向大众视野。但该综艺刚开播三期,似乎并没有达到观众的期待,豆瓣评分只有3.4,甚至受到了很多美术生和圈内人士的吐槽和批评。
第一个槽点就是浓浓的“选秀风”,有网友评论其为绘
网友们还提出了另一个疑问:为什么节目里没有女性画家?节目设定之初,选角就限定了男性青年画家,虽然节目组把这部综艺打上男生
节目对于绘画作品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全凭五位策展人的审美标准判断,这也成为了一大争议点。参加节目的“画家”有演员、爱豆,甚至有的画龄只有一两年,让人不禁怀疑他们是节目组选来凑人数和吸引流量的。绘画艺术是包容的,风格、形式都可以多元化,创作者同样可以是跨界画家,但前提是创作者确实跨过了画家这条界。显然,一些选手在技法的专业性和画作的思想性都达不到画家的高度,只凭借感人的故事和煽情的讲述赚到同情分,获得了邀请卡。
无论是高雅艺术还是通俗艺术都有其一定的门槛,《会画少年的天空》作为有一定选拔性的美术类节目,降低评价门槛,牺牲专业性来实现艺术的大众化,既对绘画艺术不尊重,也对真正有实力的画家不公平。
目前来看,该综艺节目的娱乐性强于艺术性,剪辑通过突出矛盾焦点、立人设来制造节目效果,吸引观众眼球。节目组把更多的篇幅放在了策展人如何“争抢”喜欢的画家、画家讲述自己“感人”故事这些无关画作的情节上,画作的细节和创作理念、创作过程的内容反而很少,《会画少年的天空》到底是聚焦画
相比于音乐和舞蹈这类“表演型”艺术,绘画是一种安静的艺术,要通过视觉感官用心感受,画家隐于画布之后,绘画作品就是画家与观者沟通的“桥梁”,好的画作不需要画家过多的解释,观者自然能够共鸣,浮躁的、浮夸的、作秀式的节目形式和剪辑手法显然与绘画艺术不能融洽。
艺术需要融合创新,而不是元素堆砌;艺术需要展示的舞台,而不是作秀的剧场。流于形式和爆点,背离了美育的初衷,只会让大众离艺术的真相越来越远。出圈的方式不只有“黑红”一种,真诚地展现绘画之美是不是更能受到大众欢迎呢?
总而言之,《会画少年的天空》迈出了绘画艺术与大众传播结合“破圈”的第一步,让大众更多地了解美术界,感受绘画作品,提高审美素养,但与音乐类、舞蹈类综艺相比节目制作显然不够成熟。综艺不可避免具有娱乐性的偏向,如果过于关注流量,打着推广艺术的幌子娱乐大众,艺术就沦为了综艺的附庸,如何平衡好艺术性和娱乐性的关系才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