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印度人挑衅不断,印度民调显示72%的印度人觉得可以轻易战胜我们。不禁让国人纳闷,谁给印度人的勇气呢?1962年的惨败忘得这么快?
纵观印度的整个历史,印度的战斗力比周边民族低出至少一个档次,在和外族的对抗中负多胜少。这是一个军事战斗力只有5的民族,如果除去拉吉普特人和锡克人,战斗力就只剩下1了。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印度历史上几个有影响的战役,来看看印度这个民族的战斗力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今天先聊聊【希达斯佩斯河会战】
01:僵持不下
这场会战发生在公元前326年3月。当时印度大陆上有多个小国,还没建立起真正的大一统国家。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决定征服印度,率领3万多人的军队,在带路党太克西斯的帮助下越过了海拔1100公尺的开伯尔山口,进入到了印度境内。
起初亚历山大大帝进展很顺利,没费什么力气就征服了阿斯帕西亚人、古拉亚人、阿萨希尼亚人,印度人望风而降,甚至有人把亚历山大大帝当作战神来崇拜。
不过亚历山大的好运气显然没有持续太久,他即将碰到当时印度最强大的波鲁斯军。
6月,马其顿军团开进了希达斯佩斯河西岸,就地扎营,与印度最强大的部队波鲁斯军隔河相望。
波鲁斯国王为了抵抗亚历山大大帝,集合了步兵30000人,骑兵4000人,战车300辆,甚至还有200头战象。在当时可以说是印度各王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军队了。亚历山大一边则是马其顿军团加上前期投降的印度“伪军”大约有步兵40000人,骑兵7000人。整体上双方实力没有太明显的差距。
夏天雨量的增加使得希达斯佩斯河河水上涨很快,马其顿军团如果通过浮桥过河容易在过河过程中遭到攻击。而波鲁斯军严密控制河流渡口,收走所有船只,准备和马其顿军团耗时间。毕竟马其顿军数量不多,远离故土客场作战,更希望速战速决,拖久了对马其顿一方不利。
02 奇袭破局
双方一时僵持不下,亚历山大大帝心派人返回印度河渡口。将那里的船运送过来,很快解决了马其顿军队渡河船只的问题。
同时,亚历山大大帝又命令部队忽而登舟,忽而上岸,又以骑兵在岸边奔驰,并高呼冲锋号,不断重复这样的行为却没有发起实质的进攻。时间一长,波鲁斯军渐渐地认为这是马其顿人在虚张声势,于是放松了警惕。
马其顿军队在正面佯攻吸引敌人注意力,另一边亚历山大大帝已经派人找到一处隐秘的登陆地点,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进攻时机。
终于好时机来了,这天狂风大作,大雨如注。波鲁斯军戒备更松了,马其顿军借助大雨悄悄渡河。等到波鲁斯军发现的时候,马其顿军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军队的登陆。
波鲁斯王排王子率军来阻击,想趁马其顿人立足不稳给予致命一击。可马其顿军队征战多年,作战经验非常丰富。刚上岸,他们就迅速整顿好了队伍并编成了战斗队形。也不等全部人马登陆,就直接向波鲁斯军队发起猛攻。结果被打个出其不意的反而是波鲁斯军,连王子也被马其顿人击杀于乱军之中。
03 决战-击溃
接下来,就是双方主力的决战了。
波鲁斯国王将战象放在第一列,两翼的最外层依次是战车、骑兵、重步兵,而轻步兵则混杂在战象中间。这是一份非常严密的阵型,马其顿军想从正面突破是很有难度的。
亚历山大大帝根据波鲁斯军队的阵型,心生一计让一部分骑兵迂回到敌人右侧准备偷袭,自己率领一部分骑兵向敌人左翼发起攻击。马其顿步兵方阵则在敌军混乱时再行反击。
两军接战后,波鲁斯军被右侧的马其顿军调动,阵型被搅扰。历山大瞅准这一时机,对其左翼发起了强攻,迂回的马其顿骑兵来对右翼进行了强攻,印度人被左右夹击,很快便陷入了混乱局面。而波鲁斯骑兵也在混乱中被冲乱阵型,战车更是无法展开,大象被乱兵冲击的开始横冲直撞的逃跑,以至于波鲁斯军队在惨遭屠杀时又互相践踏,造成极大伤亡。当马其顿步兵方阵喊着号子压上来时,波鲁斯军队被完全包围,不久后全军覆灭。
希达斯佩斯河会战一战印度人至少损失23000人,战车和战象全部被毁。而马其顿军只付出了700名步兵、280名骑兵阵亡的代价。这样的对比可谓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而战争的胜利,除了马其顿军团的勇猛善战之外,亚历山大的战术思维和战略眼光是取胜的最重要因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