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的立石,木质的轱辘,风化的石槽,古朴的对联……冬日时节,走进洪洞县万安镇上舍村,一口拥有600余年历史的老井重新焕发了生机,引起了村民热议,激发了村民对良好村风世代相传的热情。
村民称这口老井为“石户之井”。老井之上,重建了井蓬,安装了护栏,悬挂了对联,老井旁还修建了一个供村民学习、了解村史的展览间,其中展放着与老井、村史相关的碑刻、拓片等物品。
“我们村原来有两口井,‘石户之井’是其中之一,井深60米,井水甘甜。”今年75岁的村民石鹤龄介绍,“原来村民排队打水,老弱病残的村民先排队,青壮年靠后,老弱病残的村民打水时,青壮年在旁边帮忙。大热天村民下地干活回来,无论谁打上来的水,都会主动分享给村民喝,村民在桶里喝,牲口则在前边的石槽里喝。这种良好村风,相传了几百年。”
老井一侧有一块乾隆四十九年的碣石,上边的文字记载:“石户之井掘于明朝永乐年间,历来相传,受其福、享利者,谁忘先祖之德,但遇风雨共叹站立之艰。”为此,“因合,户议谪创井蓬一间,不惟前人之功,亦聊以庇身云尔。”
该碣石中还列有石姓“合户花名册”29人,最后落款处有“庠生石梦周撰文”“槐南石明祥书”等文字。
捐资修建老井的是82岁的村民石延龄。作为退休人员,他希望广大村民饮水思源,不忘先祖恩德,挖掘更多与老井相关的故事,并让尊老爱幼、互帮互助、文明礼让等良好村风代代相传,让石氏先祖披肝沥胆、艰苦创业的精神,在新时代迸发出更加强大的力量。
“这口存在了数百年的老井,不仅延续着世代相传的良好村风,而且承载着风雨沧桑的历史记忆。”村民石云峰介绍,“修建老井时找到了数块遗失的碑刻、碣石,这些历史文物为研究村史、村风提供了宝贵资料。”
本报记者 张春茂 文/图
(责编:董春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