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爱,去失去,要不负相遇。”
请凭上述这句slogan,推断出这是一部什么类型的电影。
答案是,这是时隔3年终于上映的《想见你》电影版slogan。
实不相瞒,第一眼看到这句slogan,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么鸡汤,怕不是烂片警告”。
刚看完的我表示果然是“烂片”,但如果你实在很喜欢李子维,就,也不是不行……
但谁让这是“所以暂时将你眼睛闭了起来”的《想见你》呢,“闭眼”看就是了,反正看的就是一个“情怀”。
结果也不用多说,目前,《想见你》剧版的豆瓣评分为9.2分,电影版则是6.6分,看来观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
形容电影版《想见你》,一句话就够了——成也剧版,败也剧版。
如果抛去剧版滤镜,电影版的评分比6.6分低也不是不可能。
当一部打着“悬疑”“烧脑”“时间穿越与循环”旗号的长达13集的电视剧,压缩成一部2小时不到的电影,这注定了它是一部对未看过电视剧的观众极其不友好的电影。
而对于剧迷来说,当电影把你3年前看过的内容换汤不换药又重新来了一次“循环”,就算强烈的粉丝滤镜让你狠不下心来骂烂片,但如果看完不满意能退钱的话,相信大部分剧粉应该不介意当场大喊“回水”。
形式大于内容,设定高于剧情,《想见你》电影版只剩下“卖情怀”这条路可走。反正粉丝都看过剧版,那就不用花心机塑造角色人物的行为动机和细节逻辑,通通塞进《Last Dance》里变成一个个画面唯美的MV就行了。
毕竟只要音乐响起,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剧情分析是什么,不重要。
创作者“偷懒”带来的后果,是又一次让陈韵如这个角色,无论是剧内剧外还是3年前3年后都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
拯救陈韵如,一直都是《想见你》的剧情中心。可以说,陈韵如就是莫比乌斯环中的唯一锚点,串联起所有故事。
剧版《想见你》的成功,离不开对陈韵如这个角色的不断丰富与反转。所有时间穿越的故事,都可以顺着陈韵如的人物剧情线展开延伸。
而电影版抛弃了对陈韵如的故事挖掘和铺展,这个最为关键的锚点人物“失重”,电影版也就随之失去故事最精彩的部分,也让其他配角完全失去了依据。
三年后的陈韵如,不仅没能和自己和解,还承担了全片最降智的狗血剧情。
失去了合理动机,所有角色的行为都变得儿戏。站不住脚的剧情,就算“穿越了千个万个时间线”,唯独只剩下“最难解的谜”——假装推理爱情。
3年前《想见你》爆火后,编剧林欣慧和简奇峯接受过一次专访,谈及《想见你》真正包藏的议题不是时空穿越或爱情本质的辩证,而是“青少年认同”。
“我们写的三个青少年主角身上都有一些特别的地方,而他们无法正视自己的特别。我们很容易忽略青春期少年的烦恼,觉得他们还这么年轻能有什么大不了的烦恼,但其实这个问题很严重。”
《想见你》的“去爱”,是要去爱什么?李子维和黄雨萱的爱情只是最浅的一层。
走进影院“去爱”《想见你》的观众,想见的“你”是自己也曾感同身受的陈韵如、莫俊杰、王诠胜,还有更多藏在边缘的、敏感的、小众的“我们”。
无法释怀爱上电影版《想见你》,并且真的“失去”了电影票钱的观众,要如何做到“不负相遇”?
那还是请伍佰老师再唱一遍《Last Dance》,带我们穿越回剧版开播的3年前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