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父母学堂】是一个专注于帮助抑郁症家长的知识性服务号,文章内容与主题紧紧贴合抑郁症家长对于教育孩子、陪伴孩子、疗愈孩子的日常困境,以高质量的科普文章助力家长成长。如果你想了解抑郁症治疗的相关知识、学习如何与抑郁症的孩子相处之道、帮助孩子更好的走出来,可在微信搜索公众号渡过父母学堂(ID: duguofuwu),关注我们。
【编者按】为提高一线教师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增强对情绪障碍学生的心理支持,渡过特别策划了“同心计划”教师心育赋能公益项目,针对初高中教师群体提供公益培训资源,为教师赋能。
本文是对同心计划项目老师在课程中精彩答疑互动的文字整理,不仅老师,家长们也可以从中受益。
(1)有些学生没有学科自信,老师要如何辅导?
吕军生老师分享:
建立学科自信最好的方法就是夸奖,但不是夸奖成绩或某道题做对了,这只是对结果的夸奖。还需要看到孩子为了做对这道题背后付出的努力,甚至做错了题也是值得夸奖的。就像很多成绩优异的孩子依旧很自卑一样,如果只是在成功时夸奖孩子,孩子也未必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做的好。无论结果如何,只要学生努力了就及时鼓励夸奖,自信就建立起来了。有了自信,就有了继续学习的动力。
作为老师的优势在于既能影响孩子也能影响家长,我们需要善用这种影响力,让家长也对孩子有这样的关注。
(2)初中生因为家庭离异家庭缺少爱出现了早恋,面对这样的情况,有没有好的解决问题方法呢?
攸扬老师回复:
离异家庭的孩子特别容易依恋关系缺失,产生不安全感,然后为了补足依恋关系去建立恋爱关系,这是孩子们为了摆脱原生家庭中糟糕的感受而寻求的情感慰藉。这样的早恋相当于慰藉,而初中的孩子们未必真正理解恋爱与性关系。所以面对初中早恋的情况,老师需要先将孩子的情感承接过来,帮助孩子表达父母离异带来的伤痛,让孩子理清自己为何现在会谈恋爱,希望从恋爱中获得什么。
此外,对孩子进行性行为、性安全教育也很重要,告知其紧急避孕,日常避孕,性行为中的预防性病方法等。谈论性行为并不会助长性行为,而对性行为的未知会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发生危险性行为。
(3)学生上课玩手机怎么处理?
吕军生老师分享:
阻止学生上课玩手机确实考验老师们的沟通能力。开玩笑的讲,手机现在相当于孩子的半条“命”甚至一条“命”,上课都在玩。你要拿他的“命”,你就要好好跟他商量,你要是简单粗暴,他拿命跟你换,这个就麻烦了。
但是呢现在义务教育的规定是不能携带手机,学校有规定的话,老师得执行这个规定,如何在执行规定的情况下还不伤害到孩子,或者不把矛盾激化。
这需要先同理到孩子,他接受你,认可你的情况下,你们才有可能达成共识。
先理解其上课玩手机的行为,例如学习学的挺累的,也想放松一下等;然后表明学校规定来看这样的行为不太合适,需要如何处理等。
(4)青春期孩子对异性身体很感兴趣。可以介绍给他们一些什么绘本阅读吗?不知道怎么引导?
攸扬老师回复:
青春期的孩子,年龄已经较大,看绘本的话估计没法满足TA们对性教育的需求,可以和孩子探讨更深的话题。青春期的孩子通常对谈恋爱更来劲,所以可以借由谈恋爱这个话题引出与异性的身体接触,由此进行性教育。
(5)学生不听家长的话,家长希望老师能狠狠的管教学生,这要如何处理?
吕军生老师分享:
和青春期孩子相处需要让孩子佩服你,信服你,而不是怕你。
用权威去压迫青春期孩子,那么请记住,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6)每次学生总是在同样的事情上犯错,需要每次都谈话表示相信吗?
吕军生老师分享:
信任学生,永远信任学生,请记住,学生摔倒一次你还信任他,他再摔倒一次你还信任他。这代表着这个孩子在你的信任下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努力,只要你的信任不间断,孩子的努力就不会间断。除了信任,老师还陪着孩子一起解决问题,面对每次的失败总结经验,一起来看哪里出了问题,这样孩子既有努力的动力,又有努力的方向,保持前进总会有结果。信任才是真正给学生支持的力量源泉。
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信任很不容易,但这个不容易是因为你内心对学生持有怀疑,或者对自己的能力持有怀疑。当你真的发自内心的信任这个孩子无论多差都有向上发展的动力时,信任就很容易传递过去。
(7)想跟学生聊性教育,但感觉课堂上不好开口。
攸扬老师回复:
您可能不光在课堂上不好开口,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好开口。开口是很不容易的事,对于老师也需要突破,慢慢脱敏。所以多学习,多看,多了解,从你能聊的部分开始聊,慢慢开始。如果对您来讲确实有点勉强,也不必强求自己一定要讲性教育,性教育是自己能接受了之后才更容易讲出来的。
(8)我在大学内遇到一些之前从未遇到的情况:会有一些学生在老师下班后,到公共区域发生性关系,甚至会留下避孕套等物品。想请教您如何看待这样的状况?以及面对这种情况,是否需要心理老师主动做些什么来引导学生们?
攸扬老师回复:
在公共场所没有界限的进行性行为是需要教育的,老师需要及时联系到当事人。
与当事人联系时,先表示对大学生有性需求的理解,但对于其在公共空间发生性行为需要进行警告,询问其这么做想表达什么?了解其这么做的内在心理需求。
我们老师对性持开放态度,但开放不意味着纵容,不意味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性教育老师也需要执行老师的教育职责,告知学生们,公开场合性行为是不合适的,突破界限的,告知学生公开性行为会有怎样的影响。
但教育和管教也不是一刀切,一味的禁止学生的性行为。至于怎么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不觉得大学生发生性行为有什么不妥当,这是人的正常需求,所以堵不如疏。
此外,学生知道采取防护措施使用安全套是很值得鼓励的,但是对于安全套的处理还有一步,就是打结丢弃,这个学生没有做到,就可以从这里进行性安全教育。
这件事如果在学生中间产生讨论,那么性教育老师可以将这个案例拿出来让大家讨论:你怎么看待这件事。你有什么办法处理?可以把处理这件事的方法交给学生。但注意公开讨论不是公开处刑,不意味着要审判某人,教育不是给人教训。而是把这个案例中涉及到的性话题拿出来:例如有了性冲动怎么办?避孕套仍在公共区域有何风险?
(9)性取向是天生的吗?
攸扬老师回复:性取向有天生形成,也有后天影响。例如有的女孩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从小感受到男孩更受欢迎,所以自己越来越表现得像男孩,包括性取向也和男孩一样喜欢女生,这是一种受到后天影响的性取向形成案例。
几年前的理论是认为,性取向是天生的,近几年的观点觉得性取向是流动的,我个人倾向于后者。因为许多青少年不愿意给自己贴标签,所以青少年也许时而觉得自己是异性恋,时而尝试同性恋等。
许多家长非常在意这个问题,因为如果他们知道性取向是天生的,可能就不会执着于纠正孩子,而知道性取向是后天形成的,就可能觉得这是一种病,可能就会想改变孩子。但性取向的问题其实也是自我认同的问题,不用纠结于孩子的性取向。
去了解孩子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这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这更有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作者过往作品:
点击图链报名同心计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