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的后金军队战斗力情况变化之大,在整个明朝末年都是一段传奇故事,最开始的时候他是被明朝边军李成梁的私人部队压着打,到后面竟然能够统一女真各部落,从东北对辽东乃至于中国北方形成强势的军事高压,这实在是一件让人想不到的意外事情。而同时期的明军无论是从装备、人心、人数上面都远胜努尔哈赤却依旧打不过他们,这难道是明末朝廷正规军的实力不行了吗?如果换成明朝初年徐达常遇春的部队又会怎样呢?
科技代差不是唯一筹码
徐达常遇春的明朝军队肯定是明朝历史上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但洪武皇帝初期的时候也曾经为没有足够的战马而发愁,明朝初年甚至建立不起来一支10万人数的骑兵部队,整个朝廷在册登记的战马数量只有区区四万多匹,后来收复云南的时候一次性都只敢调动三万多。初期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情况,后来发展了几年之后,朱元璋开始大量从边境百姓手中收购。
这个收购过憋屈的,为了获得足够数量明初恢复了元朝天下大乱之后中断几十年的茶马市场,朱元璋大力主导之下,与藏区交界的四川城市之间引进了许多吐蕃战马,有时候为了方便甚至直接招募吐蕃骑兵到明军部队序列之中,这才时候朱元璋后期形成了有效的骑兵战斗力,才能够以骑兵对骑兵的对北元势力进行毁灭式的打击。
从野战方面的层次去分析的话,明朝初年和明朝末年的军队的确存在一些军事武器上的代差,但战术和战法上的代差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明末军队的军事武器的确比明朝初年的时候要先进很多,但这种代差并不是不可以弥补的,因为地球史上超过这种代差依旧获胜的战争例子还是有很多的,最典型的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军对战祖鲁联合王国的陆军,手持木质盾牌和木头长矛的野蛮落后人居然也击败了先进英军。
努尔哈赤的军队其实对于徐达常遇春的军队是没有什么优势可言的,早期的努尔哈赤刚刚脱离奴隶社会没有多久罢了。萨尔浒战争时候的努尔哈赤 部队有了比较大的历史进步。那个时候的努尔哈赤军队之中已经开始装备了一些身管火器,但并没有火炮,相反徐达常遇春部队之中还装备了“洪武铁炮”。再者从训练程度、精锐程度、装备水准、努尔哈赤部队都不如当时明末边军,更不用说和明初徐达常遇春军队相比了。
野战情况之下的交锋
徐达常遇春军和努尔哈赤部队打起来考虑的第二个因素实际上就是人数的问题,人数并不是战争之中的决定因素,但要看军队人数掌握在什么样的人手中。徐达常遇春当时能够调动的明朝军队人数肯定是比努尔哈赤女真人部队要多出很多的。从萨尔浒战争之中的胜利情况来看,努尔哈赤利用的就是明军分兵出击不熟悉地形,仆从军加上自己女真本部人马以四五万人攻击明朝一方人马得以取胜,那试问常遇春徐达这样的名将会给努尔哈赤这个机会吗?
首先要是明朝皇帝让徐达和常遇春真的出击努尔哈赤的话,那一定是抱着彻底灭掉他们的目的出击的,所领人马一定不会比当初少,至少也是在十五万人左右,萨尔浒战争时候的明军当支兵马所面对的情况基本上都是一对七的情况,要是让努尔哈赤满洲精锐和明朝精锐一对一对决的话,努尔哈赤还真的没有取胜的机会。
徐达常遇春方面军队人数上就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而且他们不会采用分兵出击主动弱化自己优势的打法。明初装备盔甲上其实是遗传了宋朝和元朝的作风,更加适合士兵肉搏作战,冷兵器对抗的角度来看,明初军队的精锐程度甚至超过了明末重甲部队,从军事武器上进行比较的话,徐达常遇春部队根本 不会落后努尔哈赤什么,相反是有着洪武铁炮和自生火铳的轻微优势。这是努尔哈赤萨尔浒战争阶段对抗徐达常遇春军队时候的情况,基本上的完败不已,但到了后期之后就有些难搞了。
夺取辽沈地区之后的努尔哈赤已经不是一个落后部落的酋长了,而是一个称霸一方的诸侯势力。他俘虏大批的汉人工匠可以为他制造佛朗机炮和大将军炮。这个时候有些劣势,但并非是完全不能打,只要徐达常遇春选对地方进行决战的话就行了,真正难打满洲士兵的历史时期其实应该是皇太极时期,那个时候徐达常遇春要是看到明朝边军将女真人养肥到这个地步,估计也会惊讶到掉下巴。
皇太极时期的后金军
皇太极时期的后金已经彻底地走出了部落联合首领阶段,而是独立于大明之外称号建国,自称自己为大清皇帝。一次性和明朝边军野战的时候能够搬出上百们18磅重的野战火炮,还有大量的佛郎机,以及明朝辽东工匠自己研发的威武大将军炮,从这个时候开始,徐达常遇春的明初明军装备上已经落后皇太极后金军队了,正面炮火对轰的时候肯定是不如后金对面的,但从军队组织程度上来看的话则又是不一定的情况了。
后金军队的训练方法和组织程度到中后期已经脱离了原始打猎合作方法,而是按照洪承畴的方法进行训练,即所谓的正面作战靠壕沟掩护,使用大炮和火枪进行对射,这种情况之下的徐达常遇春可能要损失一些人马,但一旦双方开始肉搏和骑兵交锋的时候,皇太极侧翼展开的时候也正是弱点暴露的时候,之哟啊徐达常遇春精锐骑兵可以成功绕后,那皇太极后金骑兵则一定是大败的情况。
其实这种情况要是换成后来明朝第二位皇帝朱棣来征战的话,情况也不会好太多,皇帝增强士兵士气这种话当然也是有的,但朱棣使用骑兵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骑兵大纵深运动迂回作战,这个作战特点在明清两代五百多年的历史之中,很少有第二人可以复制这一战法,使用这一战法打努尔哈赤的话,那基本上就是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收拾干净了。
可对抗称帝建国之后的皇太极后金军队,这个时候的朱棣优势缩小,从骑兵马匹组成方式来看的话,后金满洲骑兵的马匹大部分都是以矮小的蒙古马为主,而朱棣的马匹组成相对复杂,有来自中原地区的河湟马、还有中亚地区的阿尔金马,更远一点的甚至有中亚地区的阿拉伯马,重甲骑兵对战冲锋之上,朱棣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但综合各种情况来看的话,朱棣对战皇太极的胜算应该是七三开,只要不轻敌和出现无法预料的意外,那赢面还是相当大的。
结语
时间间隔了三百年之久,要是徐达常遇春骤然来到明末后世,光是从气候上面能不能适应其实也是一个问题,但正面上输掉一两次对抗战争,让明初明军在懵逼状态之下更好地了解对手其实也是可以的,只要是到了熟悉对手和场地之后,那徐达常遇春明军找回场子赢得胜利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