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金南 程亮 林民松 陶亚 张筝 陈瑾 马欢欢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增固体废物100亿t左右,历史堆存量高达600亿~700亿t[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2]。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美丽中国的意义更加凸显。
“无废城市”建设与美丽中国的内在关系
建设美丽中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3]。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两者之间既是总分结合的关系,又在发展理念、目标、路径方面紧密关联。
“无废城市”建设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报告先后提出:到二〇三五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是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显著特征[4],需要包括固体废物在内的所有要素领域的共同根本性改善。“无废城市”建设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工作内容,是推动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5]。当前,我国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围城”问题较为突出,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事件仍呈高发、频发态势,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以及美丽中国目标还有较大差距,需要自始至终将“无废城市”建设作为固体废物领域落实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的具体行动。
“无废城市”与美丽中国遵循相同的发展理念
美丽中国与“无废城市”都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都是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一方面,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长期方向路径和成效表达,反映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等深层次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无废城市”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为建设理念,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将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降至最低。实现“美丽”与“无废”都不能只看生态环境好转和废物减量本身,其背后根本性的驱动力在于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无废城市”与美丽中国在目标和路径上高度协同
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内涵和实施路径不断丰富和完善[6-7]。实现美丽中国目标,需要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开展“无废城市”建设,需要锚定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远景目标要求,着力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加快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行产品绿色设计,构建绿色供应链,推进绿色矿山和绿色园区建设,大幅降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探索重点行业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路径,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农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促进生活源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废城市”建设与“美丽中国”建设是长期的探索过程,都需要通过试点探索、梯次推进,最终全面实现。
美丽中国对“无废城市”建设的战略指引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执政理念和执政目标提出后,美丽中国先后纳入党章、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其内涵和路径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无废城市”建设在美丽中国的战略引领下,必将面临战略高度、建设维度和实施广度的进一步提升。
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形成以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为主要经济形态的美丽经济体系,亟需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基本路径,并加速布局,以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欧盟的相关研究显示,资源利用效率每提升1%,可相应促进当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并创造200多万个工作岗位[8]。我国正着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国内超大市场,资源刚性需求大,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势在必行。据《“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预测,到2025年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将达到5万亿元,增长空间巨大。这无疑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应将其深度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打造以绿色制造、资源循环利用为主的绿色经济增长点。
统筹推进固体废物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美丽中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固体废物领域具有较大的减碳潜力。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评估,改善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及处理处置等环节可使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减少10%~15%;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对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固体废物管理碳减排潜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提升城市、工业、农业和建筑4类固体废物的全过程管理水平,相应国家可以减少碳排放量13.7%~45.2%(平均为27.6%)[9]。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的测算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碳减排的贡献率约为25%。“无废城市”建设是系统治理固体废物的有力抓手和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载体,能够很好地发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未来,需要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系统谋划“无废城市”建设行动路线图,让“无废城市”建设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持续迈向“无废社会”愿景目标
美丽中国是全国所有地区的共同目标,涵盖国家、省、市、县、乡、村等层级,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体系以及所有生态环境要素,是全社会层面整体的、系统的、广泛且深入推进的战略蓝图。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出的“零废物计划”“零废物国家”“循环型社会”“零废弃社会”等战略,总体上走的都是从某个领域到多个领域、从城市到农村,最终趋向覆盖全社会的废弃物治理路径。我们现阶段实施的“无废城市”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领域之一,是从城市整体层面深化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将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实现“无废社会”愿景目标的有力抓手,需要在路径上遵循同样的整体性、系统性、广泛性的原则,逐步推动“无废”由城市向全社会迈进。
深化“无废城市”建设,推动美丽中国提质增色
城市是人口最密集、经济活动最集中的区域,是固体废物问题解决方案的重要提供者和执行者,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载体。“无废城市”建设不仅要治理城市固体废物问题,更要推动城市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工业和农业生产方式、消费模式,这与美丽中国的建设要求高度协同。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实践,将会为美丽中国建设提质增色。
打造“无废城市”建设绿色经济增长点,助力发展“美丽”经济
“无废城市”建设站在“双循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视角看待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废弃物”经济,解决工业绿色制造水平不高、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大、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较为低端、处理利用产业规模化效应不足等短板。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产业、推行绿色产品设计、构建绿色供应链,在实现固体废物源头减量的同时培育发展一批绿色低碳产业;另一方面,着力建设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加快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发展,以畜禽粪污、秸秆为主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升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旧轮胎等再生利用水平,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规模化、高值化发展,以循环经济产业构建绿色低碳高效的“美丽”经济。
积极探索“无废城市”减污降碳协同路径,打造绿色低碳样板
据相关研究,相比较2019年,2030年“无废城市”通过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预计产生碳减排效益约18.6亿t,其中,由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产生的碳减排效益约占64.5%[10]。因此,“无废城市”建设应大力推行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通过将碳排放控制纳入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开展绿色设计与制造、研发先进适用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不断降低固体废物的产生强度[11]。通过关键技术研发、模式和机制创新,破解工业、生活、农业、建筑等领域固体废物全过程综合利用瓶颈,实现固体废物全产业链、跨区域协同利用,如构建工业园区或产业间固体废物共享消纳、集成控制、转化利用的生态链技术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循环利用率[12]。
纵深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努力实现“无废社会”蓝图
自我国2019年启动“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以来,“无废”理念得到逐步推广,浙江、广东、山东和重庆等省(市)正在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在“无废城市”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上做出了有益探索。面向美丽中国建设战略目标,可从三个维度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一是固体废物生命周期维度。由固体废物末端处置污染控制和废物资源化利用向生产端绿色供应链构建扩展,将废物管理延伸到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提高产品的可回收性,发展循环经济。二是领域维度。首先将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理念实践于工业生产领域,然后将其逐步扩展到全社会绿色消费领域,推动消费方式发生彻底转变,从根本上减少废物产生。三是时空分布维度。在“十四五”的基础上,“十五五”和“十六五”期间分别推进约100个地级城市建设“无废城市”,优先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先行先试,率先实现“无废区域”;到2035年,几乎所有地级城市都建成“无废城市”,初步勾勒出“无废社会”雏形;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与生产生活充分融合的循环、低碳、绿色发展理念做到全覆盖,“无废”治理体系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全体人民可感知并享受到“无废”建设成效,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达成“无废社会”的战略构想。
结语
当前,我国美丽中国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无废城市”建设仍处于探索期。为加快高质量建设“无废城市”,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提质增色,“十四五”期间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无废城市”建设的基础能力支撑。如加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强化资源循环利用和碳排放的有关要求,形成系统全面、协调高效的固体废物管理体系。解决“无废城市”建设碳减排统计核算基础能力薄弱等问题,加强“无废城市”建设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融合。科学确定固体废物统计范围、口径、分类和方法,完善固体废物环境信息管理,打通多部门固体废物管理相关数据,建立支撑美丽中国建设的分类数据体系。
二是突破“无废”关键支撑技术。随着“无废城市”建设实践探索的深入,亟需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绿色循环利用以及减污降碳协同上突破关键技术,如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典型行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技术,短流程技术和工艺;突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提质利用成套技术及装备,强化跨产业多源固体废物协同利用与循环链接技术,充分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构建多尺度循环利用场景;突破废气、废水、土壤污染、固体废物等多要素一体化协同综合治理技术,高标准全面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中国建设。
三是完善固体废物管理的体制机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基础,进一步细化、明确各类固体废物产生、收转运、利用处置等环节的部门职责。尽快构建固体废物领域减污降碳协同管理创新机制,推动治理思路由末端处置“治污”向前端源头减量和过程资源化利用“降碳+治污”转变。完善跨区域固体废物污染环境联防联控机制,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监管协作和联动执法工作机制,推进跨区域规划统筹、设施共建共享、废物转移合作,形成监管合力,提升美丽中国综合管理效能。
参 考 文 献
[1]李干杰. 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J]. 环境保护, 2019, 47(2): 8-9.
[2]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2(30): 4-27.
[3]新华社.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EB/OL]. [2021-11-20]. http://www.gov.cn/zhengce/2021-11/16/content_5651269.htm.
[4]王金南, 秦昌波, 苏洁琼, 等. 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指标体系设计与应用[J]. 环境保护, 2022, 50(8): 12-17.
[5]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 [2022-11-20].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1/21/content_5359620.htm.
[6]万军, 王金南, 李新, 等. 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及路径机制研究[J]. 中国环境管理, 2021, 13(5): 29-36.
[7]王金南, 熊善高, 苏洁琼, 等. 关于国家“十四五”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战略的思考[R]. 2022.
[8]李玉爽, 李金惠. 国际“无废”经验及对我国“无废城市”建设的启示[J]. 环境保护, 2021,49(6): 67-73.
[9]生态环境部. 系列解读(8)|坚持“三化”原则 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拓展和深化“无废城市”建设[EB/OL]. [2021-11-18]. http://www.mee.gov.cn/zcwj/zcjd/202111/t20211118_960866.shtml.
[10]姜玲玲, 丁爽, 刘丽丽, 等. “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协同推进研究[J]. 环境保护, 2022, 50(11): 39-43.
[11]程亮、陈瑾、林民松:协同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助力减污降碳[EB/OL]. [2022-07-26]. http://cenews.com.cn/news.html?aid=993348.
[12]中国环境报: 积极推动固废综合利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EB/OL]. [2022-01-03]. https://www.cenews.com.cn/news.html?aid=218603.2022.01.03.
[王金南系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程亮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无废社会创新中心主任、生态环境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林民松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无废社会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陶亚、张筝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无废社会创新中心高级工程师;陈瑾、马欢欢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无废社会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程亮系本文通讯作者]
本文刊载于《环境保护》杂志2022年第23期,转载请注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