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故宫太和殿,日酋根本博向国军将领孙连仲俯首呈书,交献“武士道”军刀。
孙连仲于1893年2月2日,出生在河北省雄县龙湾村。1912年2月,孙连仲投入冯玉祥部参军。他性格忠厚,作战勇猛,逐渐成为冯玉祥的主要将领之一。中原大战后,他被国民政府任命为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
全面抗战爆发后,孙连仲部于1937年7月12日接到北上增援命令,全军乘平汉路火车北上,挥师到保定,蒋介石命孙连仲为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一军团司令。
8月15日,孙部与日军在良乡西南之窦店展开战斗,孙连仲将全部兵力投入,迭予日军重创,日军被毙伤300余人。8月下旬,转至马头镇、琉璃河一线。9月15日,固安失守后,孙连仲率部由琉璃河转进,在涿县与敌激战后转进冀西南。
1937年10月,日军以一部攻击娘子关正面,而主力则攻陷娘子关右侧的旧关。孙连仲率第二十七师赶赴前线,他屡败日军,重夺旧关,把战局稳定了下来。由于敌军继续增援,惨烈的拉锯战争展开了。激战两周后,敌军集中炮火猛轰孙部阵地,加以左右友军撤退,孙连仲被迫弃守,娘子关失陷。
此后,孙连仲率部撤到阳泉。部队前段作战中伤亡过大,除冯安邦的第二十七师外,其他两个师已无战斗力,但孙连仲仍命令冯固守阳泉:“无命令后撤,就把你枪毙!”
蒋介石为树军威,撤华北总司令刘峙之职,而以孙连仲代之。但孙所辖之军仍是原有部队,几番激战,伤亡甚大,他到河南后,立即派人到豫东、鲁西一带招募兵员,还吸收了不少从家乡河北逃亡出来的青年学生,在许昌设立干部训练所,培养干部,充实下级军官队伍,部队战斗力逐渐恢复。
1938年春季,日寇的精锐部队板垣师团、矶谷师团、小米内旅团等,兵力共约五万多人,企图沿津浦线南下攻占徐州,孙连仲率第二集团军星夜增援,李宗仁令孙连仲部正面迎敌,汤恩伯潜行南下拊敌之背,协同孙部歼敌。
3月24日晨,日军三个联队约五六千人,在飞机、坦克重炮配合下,向台儿庄猛扑。临战之际,孙连仲亲赴前线调令下属:“白天依靠地形阻敌,夜里实施小突击拖住敌人。”日军播毁了台儿庄北城墙,从突破口冲了进来。所部师长池峰城亲率敢死队挥大刀与敌拚杀,夜袭敌阵,将从突破口冲入日军全部消灭。
29日凌晨,孙连仲召集军、师、旅长及炮兵团长会议,重申固守台儿庄之志。战斗延续到4月3日,日军攻占了台儿庄的东南门,侵入城寨内百米,孙连仲部战士们用十二枚一捆的束集手榴弹炸毁敌军坦克多辆,守军死伤十之七八,仍死拚不退。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来电,令第二集团军守至次日拂晓。孙连仲回答说:“长官有此决心,我第二集团军牺牲殆尽不足惜,连仲亦以一死报国家。”
孙连仲旋即集合可用之兵,包括通讯兵、炊事兵、担架兵等都一并参加,组成敢死队,于午夜袭击敌人。这时,池峰城来电话请示可否撤退至运河南岸,孙连仲要求立即炸毁运河上的浮桥,断绝退路,背水一战,以必死的决心,坚忍苦撑。他说:“士兵打完了,你自己填上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过河者,杀无救!”池部乃以必死之决心,逐屋抵抗至4日黄昏,将敌增援部队击退。
4月6日,国军完成了合围任务后,全线出击。日军矶谷、板垣两师团阵脚大乱,狼奔豕突。孙连仲部与友军内外夹击,扫荡残敌。台儿庄战役以中国军队的全胜而结東。此役国军伤亡3万余人,歼敌1万余人。
1939年夏,孙部进驻唐河、桐柏等县,旋对豫南敌人之大本营信阳,展开全面进攻。激战四日,进占信阳。
1940年5月,日军向鄂西大举进犯,孙连仲在宜昌、沙市以南地
区组织抵抗失利后,又在长江西岸石牌进行阻击,取得胜利,继沿江反攻,宜昌、宜都间江防态势全告恢复。此役对稳定重庆形势,甚为关键。蒋介石因此来电奖勉,并升任孙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
1945年7月,蒋介石命孙连仲改任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同时任河北省主席。
日本投降后,孙连仲受命为平津地区受降主官。10月10日,孙连仲在故宫太和殿主持了受降典礼。北平群众二十多万人聚集在殿前及天安门广场观礼。当敌酋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官根本博等向孙连仲俯首呈上降书,并交献他们视为最珍贵之物的 “武士道”军刀后,群众欢声雷动,震撼古城。
抗战胜利后,孙连仲任十一战区司令、保定绥靖主任,后辞去所任各职,于1949年赴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1990年8月14日,孙连仲在台湾去世,享年97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