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有哪些?
答:目前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洛索洛芬、双氯芬酸、吲哚美辛和塞来昔布等;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制剂如: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氨酚烷胺那敏胶囊;和一些含有退热药物的中成药:如新癀片(含吲哚美辛),维C银翘片(含对乙酰氨基酚)等。
对乙酰氨基酚(又叫扑热息痛)和布洛芬是生活中最常用的2种退热药物,布洛芬的退热作用稍强于对乙酰氨基酚。
2、如何正确选择退热药物?
以临床常用的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为例。
(1)对乙酰氨基酚主要经人体的肝脏进行代谢,药物过量会导致肝损伤。因此,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避免选择该药退热,可选择布洛芬。
(2)布洛芬主要经人体的肾脏代谢,因此,肾功能异常的患者避免选择布洛芬,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退热。
(3)有消化道溃疡或者出血的患者,避免选择布洛芬,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塞来昔布退热。
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患者,避免选择布洛芬、塞来昔布等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物,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退热。
(4)2月以上婴幼儿可选对乙酰氨基酚,6月以上婴幼儿可选布洛芬。
(5)妊娠期优先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不推荐布洛芬。
(6)哺乳期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二者均可,布洛芬退热作用稍强于对乙酰氨基酚。
3、什么时候开始应用退热药物以及用药疗程?
对于普通感冒或流感等病毒性疾病所致发热,对于成人来说,腋窝温度≥38.5℃,可以给予退热药物。退热药物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3天,超过3天未退热,需要及时就诊,以明确是否继发细菌性感染。
4、常用退热药物的用法用量。
l 12岁以上及成人:对乙酰氨基酚常用剂量0.5g(1片),每4-6h一次,24小时不超过4次,最大日剂量一般不超过2g。可用于2月以上婴幼儿(10-15mg/kg)。
l 12岁以上及成人:布洛芬片常用剂量0.2g(1片),每6-8h一次,24小时不超过4次,最大日剂量一般不超过2.4g。可用于6月以上婴幼儿(10mg/kg)。
注意:布洛芬缓释胶囊(0.3g/粒)也可用于退热,成人常用剂量0.3g(1粒),每12小时一次。
5、复方制剂如何使用?
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制剂,也有退热作用,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服用即可。应注意避免复方制剂和单方制剂的联合使用,以免药物过量。
6、服用退热药物时,应注意食物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l 服用退热药物期间,禁止饮酒,服药后如有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不适,可于饭后服用。
l 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时,应避免联用苯巴比妥类药物和氯霉素。
l 应用布洛芬时,应避免联用地高辛、甲氨蝶呤、口服降糖药物,以及肝素等抗凝药物(可使后者血药浓度升高,增加药物作用效果)。
7、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
注意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以及心脑血管的不良事件,监测血小板数量等。如出现腹痛等胃肠道不适,或者出现便血、出血、黑蒙、胸闷、憋气、皮疹等,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诊。
8、药物存放注意事项。
退热药物存放于室温即可,保持干燥,避免阳光照射。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的混悬液开封后有效期一般为1个月。上述药物均不能放在冰箱中保存。
9、退热药物服用过量或误服的处理。
退热药物应妥善存放,避免儿童误服或者过量服用。如果误服过量退热药物,应立即就诊,就诊时携带误服药品,并说明误服药物名称、剂量、时间等相关信息。
专家介绍:张雷,男,医学硕士,副主任药师。
• 烟台毓璜顶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科,抗肿瘤药物及镇痛药物专业临床药师,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带教老师。
• 山东省药学会抗肿瘤药物专委会委员
• 山东省药理学会临床药学专委会委员
• 烟台市医学会临床药学专委会委员
• 目前从事临床药学工作,在抗肿瘤药物及镇痛药物选择、相互作用及配伍、不良反应处理等方面积累了一定临床经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