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中最基本的一项原则,也是维系宗法制度的一项核心制度。为何必须要立嫡长子而不是立贤明的子嗣,因为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中的核心制度,而宗法制度又是古代贵族维护自身家族能够世袭统治的一种重要制度。宗法制度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保护古代奴隶社会中贵族阶层的权力,如:地位、政治特权、爵位、财产等,为了不让所拥有的特权和财产等受到分散和削弱。并且嫡长子继承制的可操作性要高于选立贤明的方法。
如果古代贵族阶层、奴隶主不只有一个子嗣,而是数个甚至几十上百个的话,那么贵族、奴隶主所拥有的特权、财产分配给所有的子嗣,那么这么一来,原本只是嫡长子拥有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财产和特权,就需要和众多的兄弟一起分享,而这样的话,财产首先是分散了,每个后代都拥有财产,其次是地位,比如父亲是卿大夫,而这位卿大夫拥有10个儿子,那不可能10个儿子都成为卿大夫,如果贵族都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没有这么多的职位可提供。
还有爵位,父亲拥有的爵位假如拥有10000户的食邑,那么10个儿子就需要共同划分这10000户的食邑,最后还有封地等,如此下去,一个家族势必削弱,最终分崩离析,这和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还有何区别,都不用君主推行,自己就将自己的家族玩没了。而嫡长子继承制是一个人拥有所有的权利和财产,贵族和奴隶主拥有的政治特权、爵位和财产权不致于会分散或削弱,同时还能维护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
那么嫡长子并不贤明,甚至是个呆子、傻子怎么办?这种情况为何不立贤明的后代获得继承权呢?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算贤明,贤明并没有一个标准的衡量,品德、才华、功过等方面都是主观判断,而且这些也可以进行伪装和作弊,除非是差距过于悬殊,那么在重大的利益面前(继承人),哪个子嗣愿意在对手面前甘拜下风呢!就如清朝的“九子夺嫡”,几个皇子为此各展所长,为了权力不惜一切代价和其他皇子竞争。
这样最终换来的结果就是朝局不稳,把国家弄乌烟瘴气,甚至影响了百姓的生存。贤明没有绝对,但嫡长子、嫡子、庶长子、庶子,是长幼有别,是存在客观的差别,不是人为意志可以改变的,其他子嗣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得承认(当然谋害等情况另说)。所以嫡长子继承制有着独特的优势,为选择继承人提供了一个客观、中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争斗,对维护稳定有着很大作用。
嫡长子继承制和选择贤明的后代继承就如同一斤米和米质量的区别,一斤米可以称出标准的一斤米,可操性很强,而米的质量、口感等方面就没有一个标准的衡量指标,除非米的质量、口感有着很大的区别,如果两种米的质量都差不多,而必须选择一种米为好,该如何选择,并且每个人都自己喜欢的口感,也存在差别,具有主观意向,就如同君主中意“甲王子”,而王后却中意“乙王子”。嫡长子继承制的可操作性和认可性要强于选立贤明的方法。
嫡长子继承制中的“长子”广义是指“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王位、财产等权利必须是嫡长子来继承,而嫡长子就是正宫所生的长子。不过长子如果细分的话,还可以分为“嫡长子”和“庶长子”,庶长子就是其它妾、嫔妃所生,如果妾所生的子嗣比正妻所生的子嗣要早,根据嫡长子继承制还是要立正妻所生的长子为继承人,即使正妻生有多个儿子,也必须立第一个儿子为继承人,无论其它儿子多么优秀贤良。
只要老大还健在,那么老二就无缘继承人,除非老大夭折,或者其它情况不幸遇难,老二才有可能被立为继承人,即便老大是个“痴呆”,只要健在,继承人就必须是老大,如西晋时期的晋惠帝司马衷(司马懿的重孙子)是个痴呆的嫡次子依然立为太子,父亲晋武帝司马炎(晋朝开国皇帝,司马懿的孙子)去世后,司马炎作为皇太子登基称帝。司马衷是司马炎的嫡次子,但司马衷的大哥,司马炎的长子毗陵悼王夭折,司马炎作为嫡次子被立为储君。
如果次子想当皇帝就得等大哥夭折,或者被父亲废除才行,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中的“立嫡以长不以贤”,而嫡长子继承制中的“立子以贵不以长”是以身份高贵为标准,不管庶出的儿子出生多早,都要立正妻皇后的孩子为储君,嫔妃生的儿子即便成年,还是多么贤明的都不行。就比如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嬴异人,嬴异人原本不是秦孝文王的嫡长子,甚至长子也不是,但秦孝文王的王后华阳夫人并无子嗣,嬴异人在吕不韦的帮助下认了华阳夫人为母亲,嬴异人成为了嫡子,最终被秦孝文王立为储君,这就是所谓的子凭母贵,因为母亲的身份最尊贵。
嫡长子继承制虽然存在诸多的不足,如嫡长子是痴呆,而次子、小儿子等子嗣聪明过人、才华品行、为人处世都很出众,但基于嫡长子继承制度储君仍然是由痴呆的嫡长子来继承,如前文中所说的晋惠帝司马衷;还有嫡长子如果还年幼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依照嫡长子继承制度,年幼的嫡长子是要即位君主的,但君主年幼无法亲政,就会出现太后、权臣把持朝政,各种贵族、宦官干涉朝政,导致国家出现动荡,最终影响到百姓的生活。
如秦始皇13岁即位秦王,但嬴政因年幼无法亲政,王权由太后和相邦吕不韦代为掌管,相邦吕不韦吕不韦开始大肆收容外来士人、宾客,形成了一股很大的外客势力,而赢氏宗亲、华阳太后的楚系等势力势必会受到排挤,而太后赵姬宠信面首嫪毐,以至于嫪毐从一个面首成为了秦国的贵族,拥有实际的封地,爵位高至长信侯,嫪毐为此组建起一直和相邦吕不韦相抗衡的政治势力,开始祸乱朝政,最终出现嫪毐之乱,以至于秦国出现动荡。
嫡长子继承制也会受到一些情况的干扰,君主可以出于个人的喜欢,以主观行为干扰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实行。君主对嫡长子有看法,甚至是讨厌,或者有人干扰君主对嫡长子的看法,就会让君主废除嫡长子的储君,而另立他人,如隋炀帝杨广善于伪装,而大哥杨勇性格宽厚仁和,率意任情,没有虚伪作假,杨勇的率性而为让父亲隋文帝杨坚反感,而杨广更加开始伪装,最终太子杨勇被废,杨广成为了储君。
嫡长子继承制还会受到正妻皇后的影响,正妻如果失宠,导致皇后地位动摇,最终被君主废后,而另立新后,那么原皇后所生的儿子就会受到影响,太子地位也会不保。如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汉武帝在太子之位时就是太子妃,之后刘彻成了皇帝,陈阿娇也成为了陈皇后,之后汉武帝刘彻看上了卫子夫,陈皇后最终被废,卫子夫被汉武帝立为了皇后,还好陈皇后并无子嗣,不然也会影响到儿子地位。
卫子夫成为了皇后,卫子夫所生的长子刘据也被立为太子,之后发生了巫蛊之祸,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最终都身死,汉武帝又宠爱了其它的妃子,钩弋夫人成为了刘彻的宠妃,而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作为汉武帝的少子被立为储君,登基为帝。从以上种种情况,可见嫡长子继承制度存在很多的不足和弊端。并且皇帝突然去世,遗诏被人篡改,那么嫡长子或者长子的地位也会受到影响。
如果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突然病逝,虽留有遗诏,让长子扶苏主持葬礼,登基为帝,但被宦官赵高和李斯、胡亥合谋,将诏书篡改,最终发动沙丘之变,几人伪造诏书拥立胡亥为帝,又伪造诏书赐死长子扶苏。而胡亥的帝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根据嫡长子继承制,怎么也轮不到始皇的小儿子胡亥继承帝位,胡亥为此听信赵高谗言,将威胁到自己帝位的兄长全部杀死,并且连姐妹也没有放过,秦朝也自爱只知道贪图享乐的胡亥手中灭亡。
嫡长子继承制度虽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和弊端,但是在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看来,嫡长子继承制度是一种成熟的继承制度,这个制度可以保证国家政权平稳的过渡,可以让人心稳定,政权稳固,嫡长子继承制在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继承制,符合古代当时的社会环境。古代和现今有着很大的区别,古代是“家天下”的统治模式,贵族为了保证家族能够一直昌盛延续,为此诞生了宗法制,宗法制到周王朝时逐渐完善,而宗法制的核心需要靠嫡长子继承制度来维持。
宗法制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原始社会中的母系氏族社会被父系氏族社会所取代,最终确立了父权在家庭的主导地位,为此慢慢有了宗法制的雏形,在夏朝和商朝时,帝位除了传给儿子也有传给兄弟的情况,直到周武王姬发灭了商王朝,周王朝开始明确规定了继承制度,规定只能传给长子,并且是“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周王朝完善了宗法制,也从此确定了嫡长子继承制。
周王朝规定:只有嫡长子是王位或爵位继承的唯一合法者,最终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以此建立起一套周密的统治网,对后世君主专制政体的朝代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嫡长子继承制还存在其它情况:君主早逝,而膝下并无子嗣,如秦武王因举鼎意外而亡,23岁便英年早逝,秦武王也没有留下子嗣,也不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就按照“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最终秦昭襄王嬴稷继位秦王,之后又开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在古代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嫡长子继承制虽然对稳定社会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对比现今,这种制度是非智能的制度,也因为这种制度使得专制君权很难突破“家天下”的格局,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嫡长子继承制度也终归会被抛弃,由进步和符合社会环境的制度所取代。在现今21世纪,民法中规定了每个子女是可以平均继承父母的遗产,虽然还存在长子继承父母全部土地的情况,但相信随着不断发展,这种情况也会消除。
各位读友对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有什么看法?认为这种制度还存在什么优点和不足?下方留言探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