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伴随着春运的开始,广东佛山龙山加油站比以往更加热闹。等待给车辆加油的是数十米长的摩托车队,驾驶员们正为返乡做准备。这些骑着摩托车的人被称为“春节返乡摩托车大军”,他们大多数是从外地到广东务工的工人,春节前将骑摩托车返回广西、贵州等地,在家乡过年。(1月9日《华西都市报》)
从鼎盛时期超百万辆次的“摩托大军返乡”,到如今的“摩托大军返乡”规模明显缩小,说到底是社会变迁的产物。一方面,在汽车从精英消费向大众消费过渡的当下,不少务工人员也拥有了私家车,自己开车回家或者和亲戚朋友一起拼车回家,变得越来越平常;另一方面,包括高铁动车在内的铁路运输网络不断织密,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买票难”的局面得到缓解。更为关键的是,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加,是“摩托大军返乡”逐渐“缩编”的重要原因。
在一个“后浪”奔涌的时代里,外来务工群体也出现了结构性变化。以“80后”“90后”为主力军的农民工,在就业观念、消费文化上与老一辈农民工有着本质区别;他们更在意生活品质,不愿意像父辈那样委屈和压抑自己。与其风餐露宿、风雨兼程驾驶摩托返乡,他们更倾向选择更加舒适的出行方式。
近年来,一些人口净流入城市不断加大外来务工人员的融入力度,促使部分人选择在当地过年。有的城市为了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就地过年,也拿出了“真金白银”;一些年轻人也想方设法将父母和孩子接到城市来“反向过年”,只要家人能够在一起,不论是在城市过年还是在乡村过年都可以享受团聚的美好。
坚持骑摩托车返乡的务工人员,既有少部分是骑行爱好者,也有一些人是为了“图方便”——在返乡途中,不用等车赶车,想什么时候出发就什么时候出发;回到老家之后,摩托车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工具,在走亲访友上也可以派上大用场。此外,还有一些务工人员骑摩托返乡,是出于经济成本的考量,渴望能省一点是一点。无论旅途距离多远多么艰辛,都阻挡不了一颗颗想要回家的心。
近年来,“摩托大军返乡”得到了公共部门、爱心企业和志愿者的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回家的路”涌动着许多的善意和温暖。只不过,再周到细致的护航,都难以改变“摩托大军返乡”充满风险的事实。以更加安全、快捷和舒适的方式回家,是奔跑在春运旅途上每一个个体共同的期盼。
从昔日摩托返乡大军的“壮观”场面,到如今摩托大军显著的“缩编”,出行方式的多样化,为返乡者提供了更多的出行选择。如果说涌动的春运大潮见证了中国人讲究“和合”的文化潮汐和情感潮汐的话,驱动“摩托大军返乡”笃定前行的一定是对家庭温暖的向往和对亲情的希冀。不管出行方式如何变迁,渴望合家团圆的精神内核不会改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