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至3月26日全军凯旋撤回国境,共历时28天。
我军总共动用了9个军,分为东西两线攻击集团:
东线攻击集团:41军、42军、43军、50军(欠149师,含20军58师。)、54军、55军。
西线攻击集团:11军、13军(含50军第149师)、14军。
时隔40余年,这9个军如今哪些已被裁撤,哪些保留至今?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5军
55军军长——朱月华将军(开国中校)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55军隶属东线攻击集团,在凭祥方向作战,同登战役、谅山战役就是55军的杰作。
55军共歼敌10951人,其中毙敌10401人,伤敌442人,俘敌108人。7个单位和14名个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在参战的9个军中,是歼敌人数最多的一个军。
第55军的前身是第48军的144师、第49军的145师、第21兵团的第215师、第219师,以及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2师等部队。
1949年10月20日,以上述部队合编的第52军、第53军共同组建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兵团。陈明仁任兵团司令员,唐天际任政治委员。
1952年10月8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第21兵团番号撤销,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5军,兵团部改建为军部,陈明仁任军长,王振乾任政治委员。
第55军下辖:第144师、第215师、第219师。
1955年中南军区撤销后,55军转隶广州军区。
1970年1月,第144师番号改为第163师。
此前,第215师与第219师已经整合为新的第219师,此时的番号改为第164师。并增编第165师、军直炮兵第161团、军直高炮第80团。
1985年百万大裁军,第163师转隶第42集团军。
第164师493团、494团转隶第41集团军。
第164师490团整体转隶武警部队,编为广东省武警总队第8支队。
剩余部队撤编,第55军被撤销番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
13军军长——阎守庆将军(开国上校)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13军隶属西线攻击集团,在河口方向作战,谷柳、柑塘歼灭战是该军的手笔。
13军共歼敌8075人,其中毙敌6175人,伤敌1441人,俘敌459人。5个单位和7名个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在参战的9个军中,歼敌人数排名第二位。
第13军的前身是红四方面军第73师,部队进入川陕苏区后改建为红31军93师,抗战期间93师编为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
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原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0旅、第13旅在河南郾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隶属第4兵团建制。
周希汉任军长,刘有光任政治委员。
第13军下辖:第37师、第38师、第39师。
1950年1月,第13军抽调1700余人、1000余匹骡马,组成辎重团,调归第18军,支援进军西藏。
1950年3月,第13军兼滇南卫戍区,隶属云南军区领导。
1950年6月,第13军警卫团转隶第15军,并从全军抽调干部战士1万余人组成补训师,划归15军战斗序列入朝作战,1954年5月随第15军凯旋回国。
1968年12月,第13军调防重庆。
1985年,第13军、第50军149师合编为第13集团军。(注:149师原为第18军的52师)
2017年4月,奉中央军委命令,第13集团军改称第77集团军,隶属西部战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
41军军长——张序登将军(开国少校,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41军隶属东线攻击集团,该军在那坡方向作战,担负攻歼高平地区西线、北线越军的作战任务。
41军共歼敌7032人,其中毙敌5581人,伤敌1118人,俘敌333人。5个单位和12名个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在参战的9个军中,歼敌人数排名第三位。
第41军的前身是1945年10月,挺进东北的八路军山东军区第5师一部、第6师两个团,以及另外4个独立团共1万余人合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第3纵队。
1946年2月,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第3纵队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吴克华任司令员,彭嘉庆任政治委员。
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
吴克华任军长,莫文骅任政治委员。
第41军下辖:第121师、第122师、第123师、第154师。
1949年5月,第41军编入第14兵团建制,南下作战。
1950年初,第41军154师转隶广西军区,脱离第41军建制。
1950年2月,第41军转隶第15兵团建制,开赴广东省惠阳、黄岗、淡水、高要等地执行剿匪作战任务,先后解放南澳岛、南鹏岛。
1951年1月,第41军进驻潮汕地区担负海防任务。
1985年百万大裁军,第41军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集团军,辖第121师、第123师,第122师被裁撤。
原第55军164师(493团、494团)转隶第41军建制。
第41军在同时期增编一个炮兵旅、一个高炮旅、一个坦克旅部队。
2017年4月,第41集团军改称第75集团军,隶属南部战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
42军军长——魏化杰将军(开国上校)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42军隶属东线攻击集团,在龙州方向作战,担负攻歼高平以东、以南地区越军的作战任务。
42军共歼敌6901人,其中毙敌4605人。5个单位和10名个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在参战的9个军中,歼敌人数排名第四位。
第42军的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辽东、辽南军区的地方部队,1948年由上述两个军区的3个独立师改编为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
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万毅任军长,刘兴元任政治委员。
第42军下辖:第124师、第125师、第126师、第155师。
1949年12月,南下作战任务结束后,第155师转隶中南军区运输司令部建制,脱离第42军战斗序列。
1950年10月19日,第42军入朝作战,1952年10月30日凯旋回国。
1985年百万大裁军,第42军整编为第42集团军,第55军第163师转隶第42集团军。
1993年7月,第42集团军步兵第163师抽调4个步兵营、一个团机关,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步兵旅,进驻香港。
1996年,第42集团军步兵第126师整体转隶武警部队,成为武警机动师,直属武警总部管辖。
2017年4月,以第42集团军为基础,组建成立第74集团军,隶属南部战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
43军军长——诸传禹将军(开国上校)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43军隶属东线攻击集团,该军第129师及坦克团编入42军作战系列,其余部队在爱店方向作战,担负攻歼支马、禄平地区越军的任务。
43军共歼敌5269人,其中毙敌4991人,伤敌177人,俘敌101人。6个单位和8名个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在参战的9个军中,歼敌人数排名第五位。
第43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6纵,再要往前追溯的话,6纵这支部队是北伐时期“叶挺独立团”的血脉。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时,这支部队隶属叶挺的第11军25师,起义部队失利后,朱德率领25师在三河坝重创钱大钧部,此后转战闽粤赣湘边,直至湘南起义之后上了井冈山。
1928年4月,这其中大部分人被编入红四军。1932年底,红四军番号撤销,编为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第2师。1937年8月,红2师被改编为八路军115师第343旅第685团。
1940年10月中旬,改编为八路军115师教导第1旅。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在重建新四军军部时,八路军115师教导第1旅整体转隶新四军,番号改为新四军第3师第7旅。
1945年11月新四军第3师从苏北到达东北,随后以新四军第3师第7旅为基础,组建成立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
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洪学智任军长,赖传珠任政治委员。
第43军下辖:第127师、第128师、第129师、第156师。
1952年7月5日,第43军与海南军区合并为海南军区兼第43军。同年10月,第44军第132师整体转隶第43军建制。
1952年11月,第43军第129师师部与海南岛基地共同组建海军西营基地。
1961年8月,第43军番号撤销,部队转隶海南军区。
1968年9月,重建第43军,下辖第127师、第128师、第129师。
重建后的第43军调防广西桂林,隶属广州军区。
1969年10月17日,调防河南洛阳,转隶武汉军区。
1985年百万大裁军,第43军第129师一部和坦克11师44团合编成一个坦克旅,转隶第54集团军建制。129师番号撤销。
第43军第127师,以及军直高炮团、坦克团转隶第54集团军建制。
第43军第128师转隶第20集团军建制。
第43军的番号,随之被正式撤销。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军
54军军长——韩怀志将军(开国上校,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54军隶属东线攻击集团,该军作为整个东线攻击集团的战略预备队,被拆分开来,配属友军作战:
160师配属41军在高平北部地区作战;
161师配属55军在脱浪地区作战;
军部则率162师在高平东部、北部地区作战;
54军共歼敌4433人,其中毙敌4265人,俘敌168人。3个单位和4名个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在参战的9个军中,歼敌人数排名第六位。
1952年10月,中央军委决定,以第44军和第45军各一部合编为一个军入朝参战。
为避免因番号问题发生争执,第44军、第45军番号同时被撤销,以第45军的“5”,第44军的“4”,组成了第54军,丁盛任军长,谢明任政治委员。
1953年1月,第54军入朝参战。1958年5月至7月,第54军分批凯旋回国。
1962年,参加对印自卫反击战,全歼印军主力第4军。
1985年百万大裁军中,以第54军为基础,以被撤销番号的第43军部分部队,整编为第54集团军。
2017年4月,以第54集团军为基础,组建成立第83集团军,隶属中部战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
14军军长——张景华将军(开国上校)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14军隶属西线攻击集团,在河口以东方向作战,担负攻歼老街、铺楼地区越军的作战任务。
14军共歼敌4146人,其中毙敌3875人,俘敌271人。5个单位和6名个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在参战的9个军中,歼敌人数排名第七位。
1949年2月14日,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原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所属第11旅、第22旅、豫西地方部队,以及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军第110师一部,在河南漯河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隶属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
李成芳任军长,雷荣天任政治委员。
第14军下辖第40师、第41师、第42师。
1950年3月,第14军兼云南军区所属滇西卫戍区,归云南军区领导。
1985年,第14军改建为第14集团军,其辖下第42师撤编。原11军的31师、32师转隶第14集团军,并编入炮兵第4师、坦克旅、高炮旅等部队。
1996年,第14集团军步兵第41师整体转隶武警部队,成为武警总部直辖的机动部队。
1998年后,第14集团军步兵第32师与云南省军区预备役部队合并,共同组建成为云南省军区陆军预备役第32师。
同时期,第14集团军坦克旅改建为装甲旅。
2003年,第14集团军炮兵第4师缩编为炮兵旅。
2017年4月,第14集团军裁撤,番号取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
11军军长——陈家贵将军(开国上校)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11军隶属西线攻击集团,在金平方向作战,担负攻歼巴沙沙口、封土地区越军的任务。
11军共歼敌2901人,其中毙敌2826人,俘敌75人。4个单位和6名个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在参战的9个军中,歼敌人数排名第八位。
第11军的前身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是由晋冀鲁豫军区所属太行军区各军分区部队发展而来。
1949年3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原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在安徽省阜阳县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隶属第3兵团建制。
曾绍山任军长,鲍先志任政治委员。
第11军下辖第31师、第32师、第33师。
1950年1月,第11军移驻川东,军部设在万县,归川东军区领导。
王近山任川东军区司令员、谢富治任政治委员、曾绍山任副司令员。
第11军31师驻防梁平县,执行剿匪、筑路、改造起义部队等任务。
第11军32师兼川东军区大竹军分区。
第11军33师兼川东军区万县军分区。
第11军补训师兼川东军区西阳军分区。
同期,第11军从下辖各师抽调干部战士3000余名、骡马800余匹,支援第18军进军西藏。
1950年7月,奉军委命令,第11军番号撤销,军部及直属队转隶海军,移驻山东青岛,组建海军青岛基地。
其辖下各师仍然隶属川东军区。
第31师,于1951年1月整体转隶第12军建制,准备参加抗美援朝。
第32师、第33师,于1951年1月分别由大竹、万县地区开赴河北廊坊地区集结,准备重新组建第11军,入朝参战。
同期,第61军182师调入正在重组的第11军。
1952年10月,重组后的第11军再次被撤销番号。
军部及直属队转隶空军,调往浙江杭州组建空军第5军。
第32师整体转隶第16军。
第33师整体转隶第26军。
1969年11月,第11军第三次组建,部队驻防云南大理等地。
1985年百万大裁军,第11军再次被撤销番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
50军军长——张志礼将军(开国中校)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50军除149师划归西线攻击集团外,其余各部被拆分开,配属东线部队作战。
148师由广州军区前指直接指挥在东线板烂方向作战;
149师配属西线13军在沙巴地区作战;
150师配属东线41军在高平北部地区作战;
军部会同20军军长张福钰将军共同指挥20军第58师在东线越南重庆地区作战;
50军共歼敌2128人(不含149师歼敌人数,含58师歼敌人数。),其中毙敌1789人,伤敌331人,俘敌8人。
共有2个单位和3名个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在参战的9个军中,歼敌人数排名第九位。
1949年1月2日,长春起义的原国军第60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曾泽生任军长、徐文烈任政治委员。
第50军下辖:第148师、第149师、第150师。
1950年10月25日,第50军入朝作战。1955年4月,第50军从朝鲜凯旋回国。
1969年,第50军149师与西藏军区第52师对调防务和番号,第50军149师转隶西藏军区,番号改为第52师。西藏军区第52师转隶第50军,番号改为第149师。
1985年12月1日,第50军番号撤销,第149师转隶第13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第58师
20军军长——张福钰将军(开国上校)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20军仅出动第58师划归50军战斗系列,由张福钰将军亲率,参与东线攻击作战。
所以并未将20军列入战绩排行榜,仅单独列出58师战绩如下:
58师仅参战9天,共毙敌629人,伤敌209人,俘敌3人。
第58师师史最远可追溯至1932年9月的“蓝田暴动”的起义部队,后被编为红军闽东独立师。1938年1月,该师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3支队第6团,之后发展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
1950年11月,第58师随第20军入朝参战,血战长津湖。1952年10月,第58师凯旋回国。
1985年百万大裁军,第58师被保留下来,并增编了一个坦克团、一个高炮团。
1998年,第58师改编为摩步旅。
2017年4月,该旅转隶中部战区第83集团军建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