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取消补贴之后,最先反应的不是用户,而是车企,它们,涨价了。
涨价,也是从今年新能源销量第一的比亚迪开始的。去年11月23日,比亚迪就发了涨价通知,宣布从2023年1月1日起,相关车型指导价格上调2000至6000不等。
据不完全统计,在元旦前后,涨价的汽车品牌有15个,比亚迪、奇瑞新能源、长安深蓝、荣威、东风新能源、上汽大众、一汽-大众、零跑等品牌赫然在列。
当然,有涨有降,才是商业。
当别人涨价,自己保持原价,就相当于“让利”。
小鹏汽车就在1月1日发布通知,在2023年,小鹏汽车各车型的建议零售价将于2022年底综合补贴后的价格保持一致。
同样选择维持指导价格不变的,还有长城旗下的魏牌。
还有一部分车企选择的是一定时效内 “保价”,东风旗下的岚图汽车也宣布,从补贴政策延期90天,“2023年3月31日前,全国用户购买岚图FREE全系车型都可无门槛享受30000元补贴。”
五菱则发通知,说春节(1月22日)之前不涨价。
不过,如果说在这一波涨价潮里最显眼的,还是特斯拉,别的车企都在涨价、保价,或者限期保价的时候,特斯拉降价了。
伴随着新款Model X和Model S上市,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再次降价,在2022年10月24日降价之后,这已经是特斯拉近期第三次降价。
按照官方信息,降价幅度基本上是在3万左右:新款特斯拉Model 3起售价下探至22.99万元,原价为26.59万元,直接降了3.6万元;而特斯拉Model Y起售价降至25.99万元,原起售价为28.89万元,降了2.9万元。
总结一下,特斯拉的这一波操作是,人家都忙着涨价,只有特斯拉忙着降价,不花一分钱,就冲上了热搜。
热搜的结果,只能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在网上爆出了大面积车主维权的消息,比如流传甚广的,就是据说在特斯拉成都太古里店,斯拉车主们清空了门店的所有原本准备给进店用户的周边礼品、零食和饮料,甚至还破坏了一台玩具电动车。
除此之外,网上还流传着一份部分车主要求的补偿清单:10万公里的超级充电电量、100万车主积分、终身FSD(特斯拉自动驾驶功能,官方售价6.4万元)以及2到4年的整车延长质保。
讲完现在各车企的操作,问题回到了原点:为什么有的涨价,有的降价。
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因为销量。
最先公布会涨价的是比亚迪,在11月份就公布了即将涨价的通知:硬币的另一面,是比亚迪在2022年的销量高达1799947辆,12月223678辆。
只看12月销量的话,比去年12月增长了141.1%。
另一个数据则更能说明比亚迪2022年的表现:截止2022年底,比亚迪累计销售的新能源汽车超过337万辆,而就2022年一年的销量,就超过了前13年的累计销量。
在比亚迪一路高歌的销量之下,11月的“提前告知”,起到的作用,当然是促进了销量。
而在已经官宣涨价的多数车企里,大多是属于对自己的销量有信心的范畴。
除了销量第一的比亚迪,奇瑞新能源也属于这一类,只不过奇瑞的亮点不在国内。
奇瑞新能源的销量232814辆,同比增长112.9%,整个奇瑞集团年销量超过100万辆,其中出口45万辆,年营业收入突破了2000亿。
涨价的是因为销量,表示要保价的,也是因为销量。
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小鹏,这个2021年的销量第一,在2022年显然遇到水逆,销量一直起伏不定,新车型G9一上市就遭到了群嘲,内部的人事也进行了变动。
在11月仅交付了5811量之后,小鹏在12月终于找回了状态,交付了11292量,全年共交付了120757辆,总算没有被挤出一线。
但是距离小鹏汽车在年初喊出的25万交付量的目标,则只完成了48%,连一半都没到。
岚图汽车,这个东风打造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在2022年的表现更加不尽如人意,全年一共交付1.9万辆,显然不能撑起东风的“高端梦”。
降价的特斯拉,最直接的原因也当然是因为销量。
对于这个问题,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的说法是,特斯拉坚持以成本为定价,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促进经济发展,释放消费潜力。
话可以怎么漂亮怎么说,但是做事,还是因为以实际情况为准。
如果说之前特斯拉降价,确实是因为马斯克“由成本定价”的思想主导的,但是最近这三次定价,则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想要更多的销量。
12月末,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停产一周,另一个消息是,截至2022年底,特斯拉全球范围内共存有7.1万辆的库存车。
还有一个数据是,特斯拉12月在国内的销量是41926辆,是5个月的最低水平,比11月下降了40.6%。
三个消息得出的结论很简单,特斯拉在清库存,销量在下降的同时,也没有完成马斯克定的年度目标。
根据走访,在特斯拉公布降价消息之后,特斯拉门店除了迎来维权的用户,也迎来了想要订车的用户,据媒体报道,特斯拉中国在3天内已经获得了3万辆汽车订单。
另一个方面,,特斯拉Model Y降价前的提车周期为1-4周,降价后,官网显示提车周期变成2-5周,也说明了订车的消费者还在持续增长中。
从短期来说,涨价前的比亚迪得到了想要的效果,而降价之后的特斯拉也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在2022年年底的NIO Day上,李斌在面对媒体时曾说,“2023年由于补贴退坡提前释放了一部分需求,加上消费的信心还需要一段时间去恢复,我觉得上半年压力会大一些。五六月开始应该会逐渐恢复。”
崔东树则对媒体说,如果没有政策支持,预计预计2023年我国乘用车总体零售量为2060万辆,出现零增长状态。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对媒体说的是,“我们国家下一步汽车销量还能不能增长,关键取决于未来经济发展速度如何。”
无论是涨价还是降价,都是企业在面对2023年不确定的市场状况,所采取的手段,但是到底2023年各家车企的表现怎样,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