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以毒攻毒,意外研发出疫苗,看疫苗的前世今生

0
分享至

人类从呱呱坠地起,一直都在接种各类疫苗,以抵抗病毒入侵。一生接种了如此多疫苗,大家知道疫苗是如何研制而成的吗?

没有疫苗之前,瘟疫来袭如同人间炼狱

在地球生活了几百万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遇到最威胁生命的天灾之一,便是瘟疫。

中国古代,早在秦朝便有对瘟疫的记录,当时大家称之为“疫”。而瘟字一词原通“温”字,温则代表的是发热。国外瘟疫一词源于希腊语(plague),主要用于代表一系列毁灭性疾病。

公元125年期间,古罗马便出现了一次毁灭性大瘟疫。罗马时期的瘟疫是历史上最早记载的大流行病之一。

当时的古罗马文明传播并未普及,人类尚只求温饱。在这种背景之下,古罗马人大街上随地大小便、吐痰的随处可见。

特别是大街上的酒鬼、流氓们,他们更加无所顾忌,呕吐物直接吐到河中。街道上脏乱不易都是垃圾。

脏乱给瘟疫制造了一个得天独厚的繁殖、传染环境。瘟疫出现后传染性快,成千上百万人感染。因为瘟疫死亡的病人,倒在大街上无人安葬,尸体堆积成山,高度腐烂,恶臭的脓水从尸体内流出,空气中四处弥漫着尸臭味。

一次瘟疫,让古罗马死亡人数高达百万,尸横遍野!古罗马历史期间一共经历了四次大瘟疫,第四次大瘟疫更是波及整个欧洲!

欧洲也曾经历一次灭顶之灾,它被称之为黑死病,也是我们俗说的鼠疫。公元541年,埃及以及阿比西尼亚开始出现瘟疫(黑死病)。当时各地商人通过船只运输商品,病菌随着船来到了地中海周边各个国家。

短短一年时间,鼠疫全面爆发,快速席卷整个欧洲地区。一开始,大家对鼠疫并不以为然,以为就是普遍的生病。随着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大家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疫情最顶峰时期,每天都会新增1万多感染者,死亡超过5千余人。医生对于大流行病的到来无能为力,只能建议将死亡的人尽快埋掉,以减轻传播风险。以前繁华的街道,变得冷冷清清空无一人,可见疫情肆虐之严重性。

这场鼠疫席卷整个欧洲,东罗马帝国人口损失超40%,最终导致盛极一时的帝国逐渐衰落。

鼠疫陆陆续续半世纪才平息下去,致死人数超过两千五百万人,比二战中死亡人数还多!

历史上天花、霍乱、伤寒、骨髓灰质炎等多种病毒曾如鼠疫一般夺去了千万人性命。科学家们也一直未放弃研发药物,试图战胜病毒。

疫苗起源,以毒攻毒,中西合璧各显神通

其实人类本身自带抗体,人的内体存在免疫球蛋白。在人类内具备一套复杂的免疫系统,是人类健康的“守护者”。

人体的免疫器官,淋巴结、扁桃体、骨髓等器官都具备免疫功能,当病毒亦或者细菌入侵人体时免疫细胞将会“出手”,消灭病毒或细菌。体内的抗原一旦发现病毒的存在将会通过各种细胞合作将病毒扼杀在体内,并排除体外。

人类免疫系统反应较慢,“强大”的病毒入侵免疫系统无法识别或者反应慢人就会吃不消,出现重病或者死亡情况。

我国唐宋时期(公元10世纪)也曾出现过大流行瘟疫,天花便是其中之一。当时的医生一共研究出了四种预防天花病毒的方法,分别是痘衣法、旱苗法、水苗法以及痘浆法

在衣服上涂上痘浆给小孩穿;或者使用感染者的痘浆吹入塞入或者吹入鼻孔内。这便是记载最早的“感染免疫疫苗”

这种最原始的“疫苗”让人体免疫系统提前熟悉病毒,并产生抗体。等同样的病毒再次入侵时,免疫系统便能迅速反应杀死病毒。

渐渐地,中国这四种预防天花病毒的方法传到了印度以及欧洲地区。欧洲医生从这类预防方法上找到了新突破。

1796年,英国一位医生将已经感染了天花的一位病人身上的牛痘浆接种给一位小男孩,种痘的地方会在几天后留下一个痕迹,但小男孩从此之后便有了免疫力,不再惧怕天花病毒。

1870年法国一位名叫巴斯德的科学家,在接种牛痘上取得了新发现。

他这种原理也能被应用与鸡霍乱弧菌上,接种后的鸡不但不会生病还自带免疫力,第一个细菌减毒疫苗被发明成功。按照同种原理,巴斯德又相继研发出炭疽杆菌疫苗以及狂犬病毒疫苗。

减毒疫苗其原理上分析是活的病原体,通过“以毒攻毒”的办法将病原体经过甲醛处理,使其毒性减弱。不过这种接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那就是又治病危险。

1896年一位德国科学家在减毒疫苗基础上加以改进,将病菌通过加热杀死的方法研制成了灭活疫苗。新改进的疫苗,病毒已经死了,但还保留了抗原的完整性,效果好风险低。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们结合免疫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研发出了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以及DNA疫苗

对比其前几类疫苗,DNA疫苗具备更多优点,疫苗具备稳定性且更容易保存、输运,不仅能够达到预防效果还又治疗功效。

疫苗研制对人类的意义

疫苗从发展至今已经经过了数百年历史,疫苗这个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疫苗的发明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具备重大意义。

根据世卫组织统计,给人类接种疫苗,预计每年可预防超过300万人的生命!疫苗能够让地球上的人类都免于疾病困扰,不仅能够预防病毒,还能医治感染人群。

随着医学的发展,科学家们试图中疫苗的研发之中能够带来新突破,试图找到治疗癌症的方法。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宫颈癌的治病原因,并且经过长期的研发找到了预防宫颈癌的疫苗,HPV疫苗,这也是全球第一个可以预防的癌症。疫苗对于人类医学界有着重大意义,希望在未来能够更近一步,早日攻破癌症!

参考资料:
水痘疫苗发展历程-中国疫苗和免疫 2022-10-26

作者:怡君   校稿:川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025养老金最新调整细则发布!4月执行,全国各省排名差距有多大

2025养老金最新调整细则发布!4月执行,全国各省排名差距有多大

锤不倒的拖油瓶
2025-04-06 06:32:06
高歌猛进火箭下一场取胜或者湖人输球 火箭锁定西部第二

高歌猛进火箭下一场取胜或者湖人输球 火箭锁定西部第二

直播吧
2025-04-07 11:16:14
刘炜:今晚会针对林葳进行防守布置,赵睿和李炎哲没有随队来到南京

刘炜:今晚会针对林葳进行防守布置,赵睿和李炎哲没有随队来到南京

雷速体育
2025-04-07 11:48:09
4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贬91个基点

4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贬91个基点

证券时报
2025-04-07 09:33:06
媒体:特朗普加征关税后,欧盟准备采取措施防止中国商品大量涌入

媒体:特朗普加征关税后,欧盟准备采取措施防止中国商品大量涌入

风华讲史
2025-04-06 06:45:04
58岁男子阴茎癌晚期,私生活干净,妻子痛心:1件事,他改不了

58岁男子阴茎癌晚期,私生活干净,妻子痛心:1件事,他改不了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2025-03-15 19:35:19
“饿死”癌细胞:科学新突破还是天方夜谭?

“饿死”癌细胞:科学新突破还是天方夜谭?

猫大夫医学科普
2025-04-07 06:52:52
一报还一报:疫情对中国一毛不拔,却给美国捐了6亿,现在怎样了

一报还一报:疫情对中国一毛不拔,却给美国捐了6亿,现在怎样了

精英出鞘官方
2025-04-01 15:55:01
美国能熬死苏联!同样也能打败中国?李显龙说了句实在话,很中肯

美国能熬死苏联!同样也能打败中国?李显龙说了句实在话,很中肯

世界风云录
2024-12-03 22:22:17
缅甸、菲律宾、柬埔寨已经彻底臭了,整个东南亚一夜之间掉入地狱

缅甸、菲律宾、柬埔寨已经彻底臭了,整个东南亚一夜之间掉入地狱

橘色数码
2025-01-11 19:46:35
中国的出生率,永远都不会回来了

中国的出生率,永远都不会回来了

请辩
2024-04-23 13:50:49
加维为何没庆祝?加维10岁1万欧加盟拉玛西亚 此前正是效力贝蒂斯

加维为何没庆祝?加维10岁1万欧加盟拉玛西亚 此前正是效力贝蒂斯

直播吧
2025-04-06 15:40:39
澳大利亚突下狠手,华人中产一夜返贫,限购令竟成“割韭菜镰刀”

澳大利亚突下狠手,华人中产一夜返贫,限购令竟成“割韭菜镰刀”

春序史
2025-02-18 10:35:36
新版人民币已经发行!腐败分子要失眠了?

新版人民币已经发行!腐败分子要失眠了?

平说财经
2025-02-19 23:30:44
“末日博士”鲁比尼预测:为了美国GDP,特朗普最终可能退让并将关税减半?

“末日博士”鲁比尼预测:为了美国GDP,特朗普最终可能退让并将关税减半?

王爷说图表
2025-04-06 23:36:53
49岁杨童舒和70岁张国立演情侣,二人同框腻歪,画面就尴尬了

49岁杨童舒和70岁张国立演情侣,二人同框腻歪,画面就尴尬了

喵喵娱乐团
2025-04-01 16:41:53
装不成慈母了,S妈十字发声尽显“吃人”本质,大S当初给的太多了

装不成慈母了,S妈十字发声尽显“吃人”本质,大S当初给的太多了

星光看娱乐
2025-04-07 12:56:02
沈飞六代机高清图曝光,确定为肋部进气,设计理念让人惊艳!

沈飞六代机高清图曝光,确定为肋部进气,设计理念让人惊艳!

战争史
2025-04-06 12:37:37
“御用烂仔”澳州返港与林建明郭锋叙旧,神隐多年激罕露面变祥和

“御用烂仔”澳州返港与林建明郭锋叙旧,神隐多年激罕露面变祥和

粤睇先生
2025-04-07 05:34:03
射手榜第一!21岁“落选国脚”3场进3球:伊万该选他了!

射手榜第一!21岁“落选国脚”3场进3球:伊万该选他了!

邱泽云
2025-04-06 22:37:36
2025-04-07 14:16:49
求知百科 incentive-icons
求知百科
你身边的百科全书
2948文章数 287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在中国,到底哪些人在吃“伟哥”?

头条要闻

全球经济遭"特朗普关税"冲击 德专家:加强和中国合作

体育要闻

刷屏中文互联网,甲亢哥是怎么火的?

娱乐要闻

汪小菲身旁的朋友,对马筱梅的评价

财经要闻

创业板指跌9.74% 逾3700只个股跌超9%

科技要闻

大瓜来了!Llama 4 陷刷榜争议

汽车要闻

极狐阿尔法S6/T6售19.58万元起 搭华为三激光智驾

态度原创

本地
数码
旅游
教育
艺术

本地新闻

我在新昌当女主|大佛寺氛围感拉满 古偶顶流机位GET

数码要闻

外媒称苹果iPad键盘产品线混乱 选择过多且缺乏合理性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教育要闻

为什么父母越“优秀”,孩子越容易抑郁?背后的扎心真相是……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