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空降兵部队大规模使用的开始,无论是美军第82、101空降师,还是德军“绿色魔鬼”第一伞兵师,在当时都是赫赫有名的王牌部队。而在当时的中国,一部分人战略般的意识到了空降兵的重要性,随即在多方的帮助之下,一支专属于中国人的空降兵部队诞生了。
(一)
中国军队最早创建空降兵部队的实际行动,始于1942年。
时任空军入伍生总队长的劳声寰是当时的负责人,他在回忆录中写到:“我空军当局鉴于德国用垂直包围以战车席卷欧陆,而日寇空军正占极大优势,我大后方之安全需及早策划加强对空作战之部署。由士校将飞行淘汰之学生,改习跳伞,作建设伞兵部队之试验,演习防空及对空作战等,是项任务委诸我来负责。因此在我总队内设跳伞训练队,同时作对抗演习计划,以学校各种教练机假装敌机空袭成都、簇桥机场,将全总队学生演习伞兵占领机场,向成都进攻。防守部队为二十五补训处之步兵一团,航委会派大员监临,及请成都附近军事首长参观,是为我国垂直作战运用伞兵之嚆矢。”可见其战略眼光之长远。
随即于1944年,杜聿明在昆明组建了伞兵第一团。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伞兵部队,刚刚建立之初只有三个步兵营,共计1000余人,随后又于湖南、贵州、广西等地招收了一批热血知识青年,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体能和战斗训练。
但是当时我国缺少对空降部队的培养经验,而此时欧洲战场大局已定,在东西两线的包夹之下,德国法西斯再无翻盘的可能。
于是美国将重心移向东方,决定帮助我国整训这支刚刚成立不久的伞兵部队。在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的建议下,伞兵第一团被扩编为陆军突击总队,下辖四个大队和二十个中队,人数也扩大到了四千余人。
这支伞兵部队在美军的帮助下装备了清一色的美式武器,拥有伞具、伞兵帽、伞兵刀等装备,以及M-1911“勃朗宁”手枪、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M-1卡宾枪、M-1A1“汤姆森”冲锋枪、M-2HB型 12.7mm重机枪,M-1型60mm“巴祖卡”火箭筒等武器。
而同期的日军伞兵部队“挺身落下伞部队”,枪械装备水平远逊中国伞兵,其主要装备为94式手枪、可拆卸二段式的二式5发手动步枪,采用30发弹板供弹的92式重机枪等,火力和持续性都很有限。
这支部队也是当时国军中极少数的精锐之师,全军严格按照美国伞兵部队的标准作训和装备,战斗力非常强悍。
(二)
虽然这支伞兵部队成立时间较晚,但在高效的培训下很快就参与了抗战之中。
1945年7月12日,中国空降兵迎来了建军以来的第一次战斗。
当天凌晨,第一突击队180余人乘坐C-46式运输机,在美军第14航空队的掩护下,于昆明呈贡机场起飞,并在上午8时许,在广东开平县苍城镇空降着陆。随后第一突击队在敌后展开游击战,曾一度打到广州西南的新会县,7月底又进占罗足县。
1945年7月18日,陆军突击总队出动五百余人,乘运输机从昆明起飞,经过柳州,在广西丹竹进行空降,突袭了日军的丹竹机场。在这场突袭中,中国伞兵宛如神兵天降,在着陆后一举歼灭了日军160余人,并且成功占领了日军的补给基地。
1945年7月27日,空降兵进行了最后一次空降作战。突击队第2、3、4队一部,共108人于上午8时许在衡阳以西的洪罗庙一带跳伞着陆,随即开展游击作战。突击队在衡阳公路附近伏击了日军一支运输队,击毁敌军车3辆,毙敌6名。随后又在当地地方武装的配合下,袭击了台源寺的日军据点,歼敌数十人。
自此,中国伞兵三战三捷,打出了中国伞兵部队的该有的气势和实力。
抗战胜利以后,这支中国伞兵部队也开赴南京参加受降仪式。这些身材高大,配备清一色美军装备的中国伞兵战士们在受降仪式上大展风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伞兵部队的风貌。
(三)
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这支部队调往云南,成为蒋介石解决龙云问题上的得力助手。1945年底,突击总队扩编为伞兵总队,划归航空委员会(后改称空军总司令部)。其中部分伞兵还被空运至东北,组成了蒋介石东北行营的警卫部队。
全面内战爆发后,这支部队于1946年8月,移驻南京,参加全面内战。
由于内战期间,美国对华实行军事用品禁止售卖的政策,伞兵部队因为缺乏伞降器具、缺少伞降训练等种种原因,伞兵总队并未进行过空降作战,而是被蒋介石作为了一支机动力量使用。
不过这样一支拥有特殊技能的珍贵部队,蒋介石自然不会将其投入到大的战役当中,有时被用作保卫“京畿”,有时担任“清剿”,一段时间被派往津浦、陇海路一带进行“灵活机动反应”。
1948年3月,由于美国对华政策的改变,伞兵总队改编为空军总部的伞兵司令部,进一步加强了装备和训练。这支部队由黄埔军校第7期生张绪滋少将任司令,下辖3个伞兵团和4个直属营,每团官兵2500余人。
由于其装备训练和士兵素质都比较好,而且部队机动性强,因而深受蒋介石的宠信,国民党军政界视之为蒋介石嫡系部队中的“掌上明珠”。但是这支新改编的部队在随后的战争中,很快便受到了解放军的沉重打击。
1948年7月,伞兵第1、2团(当时称第3快速纵队,隶属黄百韬兵团指挥),在豫东睢杞战役中与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相遇,随即遭到重创。2个团长,1死1伤,6个营长,2俘1伤,连、排长大部分伤亡,司令张绪滋侥幸逃生,司令部一位姓罗的副参谋长在突围中也下落不明。
眼见这种惨状,张绪滋曾私下对人说,无论士气还是民心,这个仗再也打不下去了,只有寄希望于和谈。
在此情况下,1948年9月,伞兵部队被调回南京,按编制装备齐全,重新进行整训。
1949年2月,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人民解放军部队一路高歌猛进,蒋介石深知大局已定,随即下令伞兵按预定计划撤往闽、台,并准备将第3团第1营作为他的警卫部队。
不过让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新任伞兵第3团团长其实是中共秘密党员刘农畯,刘农畯在得知部队即将经海路撤往闽、台,3团将作为第3梯队这一消息后,立即向中共地下组织汇报了这一情况,并建议利用南撤时机,发动海上起义。
1949年4月11日,伞兵第3团乘坐中字102号坦克登陆艇开往福州。两天后,刘农畯与伞兵团内的其余几名共产党员假造了一封国防部电报,要求船长改航青岛。
船长起初不肯,后又说要先向招商局报告。共产党员李贵田掏出手枪,警告船长如不听指挥,贻误了战机,当以军法论处,船长被迫调头北上。15日,伞兵第3团顺利到达连云港,起义成功。
起义成功之后,这支部队在1949年6月依照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伞兵训练总队,并确定归华东军大领导。同年10月,部队调到南京,改编为华东军大伞兵训练总队。
经过一年的军政教育后,一部分队员随刘农畯,李贵田等去空军陆战第一旅参加人民伞兵的创建工作;一部分调去第9兵团参加了抗美援朝的战斗;其余部分改编为了华东军区教导总队。至此留在大陆的这支伞兵部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纵观中国历史,“鸿翔”这支伞兵部队的诞生对于中国空降兵事业的发展到了奠基的作用。
虽然在解放战争后,该部队的大部分人员均跟随国民党残部抵达台湾,但留在大陆的这批人马为新中国的空军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我们也不能忘记曾经也有这么一支由中华儿女组成的不畏艰险的空降兵部队,他们参与了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战斗,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白菜炒大葱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 地史馆 ]
地理历史不分家
用地理解释历史,用历史记录地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