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寝室与西河只一墙之隔,每天凌晨五时从乡下到城里来的手摇小船都从西河嘎吱嘎吱地过来。尤其是「螺蛳荷一分一斤」那清脆悦耳的叫卖声,成了我们免费的起床号。大家听了这欢畅的叫卖声,就自觉起床,整理被铺。然后欢快地步下木梯,穿过广场,出了横贯着「湘湖师范」四个大字的宿舍大门,跨过西河石砌小桥,到小南门孔庙湘师教学区。(59届学生李忠勤的回忆)
那里就是建国后湘师的本部,多少学子从这里走出,至今依旧活跃在萧山、杭州乃至全国的政治、教育、文化、艺术、商业舞台上,近百年历史的湘湖师范是他们的母校。但是这所学校已经消失了,甚至你问周边的人,很少有人知道杭州还有这样一所学校。
曾几何时,湘师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建成之后,就冠以省立之名,它是浙江省第一所面向乡村,培养乡村教师的学校。20世纪20年代,中国是一个大农村,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等有识之士,胸怀天下,走向中国深处。他们发起从教育农民着手以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的中国乡教运动,认为乡村教育就是乡村建设,唯有把农村教育做上去,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能复兴。
他们主张以乡村学校作为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在河北、山东、湖南、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开展各式各样的教育实践,而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湘湖师范恰恰是一面旗帜,在当时就和蔡元培先生创办的国立艺术院(国美前身)遥相呼应。1928年的杭州,西湖和湘湖,同时卷起时代的涟漪,成为特色教育文化的中心。
今天“城秘”带着大家走向湘湖深处,在市井中看见过去的湘师醒来。那是怎样的一所学校怎样的一群学子呢?在城市化浪潮席卷的当下,我们该怎么来认识这样一所面向乡村的湘湖师范?
如果您有湘师的任何印象,您还记得当年的那首校歌,记得一把锄头一架琴,那就在留言区来和我们讲讲您和湘师的故事,找一找熟悉的人吧!
萧山有一个神秘的湘师系。1928年创建的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再过几年就要迎来自己的百年诞辰。有句话说,百年上海看外滩,如果用在湘师身上,那就是百年萧山看湘师了。湘师学生多数来自萧山,学成又反哺萧山,跟萧山每家每户都有一点关系。要看懂萧山一百年的文化和变迁,湘师是一个绕不开去的话题。
湘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58届校友、曾担任杭州市委副书记的沈者寿在《湘师情愫难释怀》里写道:
湘师的模样,不像是个西装革履、派头十足但腹中空空的平庸之士,而是犹如一个不介意粗茶淡饭衣着过时,却能谈言微中的布衣;湘师的气质,不像是一朵艳丽热烈、满身富贵的牡丹,而是犹如一株释放淡淡幽香、沁人心脾的兰花;湘师的味儿,不像是一瓶昂贵烈性的茅台,而犹似一坛醇厚清香、且有后劲、适合大众口味的绍兴老酒。湘师在乡村办学,培养学生贴近农民兄弟,贴近普通百姓,是比较接地气的。
沈老家境清贫,1955年,从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毕业,班主任蒋一平老师说“浙江湘湖师范全国知名,食宿学杂费全免,适合你。”于是他在八百人报考中以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进入湘师,第二学年开始就做了班长,成了全校的领操员。白天在萧山小南门的孔庙里读书,晚上跑到五六百米远的祇园寺简陋宿舍里睡觉。
据沈老回忆,湘师的课程设置与普通高中大不一样。不仅有现代文学、古典文学、代数、几何、化学、物理、历史、地理,还有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人体解剖学,涉及范围广泛,让学生都要懂一些。除此之外,湘师特别重视体育、音乐和美术的教育。
名校有名师,著名校长金海观、理化老师尹日昌、数学老师周汉、音乐老师桑送青及班主任徐犹男、王清泉都给沈老留下至今难忘的印象。沈老说,现在想想,湘师教师们给学生传授知识多少深浅是第二位的,而他们认真负责、独立思考的敬业精神,谦恭朴实的风格,特别是与人为善,关心学生的爱心,却是第一重要的。
其实,沈老所说的就是当年金海观校长提出的湘师精神:苦硬,实干,研究,进取,注重情谊。
我们可以发现,湘师系的毕业生身上,多多少少有着这样的湘师精神:
曾经获得全国青歌赛大奖的“百灵鸟”吕薇回想起自己当年“北漂”经历,说,“人家说我苦,但我不觉得苦;人家说我太拼,但不拼怎会有未来?”
吕薇是88届的,她的同班同学王强,深受湘师音乐教育的影响,毕业后一直在中小学从事音乐教学和创作。他的老师是桑送青的儿子桑叶菁,王强说“音乐欣赏课上,李叔同、刘大白、刘半农等创作的学堂乐歌深深影响了我。记得我第一次把自己写的歌曲悄悄交给桑老师,没想到第二天桑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弹奏了这首曲子。旋律在优美的和声衬托下动听极了,同学们向我报以热烈的掌声,我的创作热情由此点燃。”三十多年来,他创作甚丰,深情为母校的纪录片《烽火湘师路》创作了主题歌《你是一面旗》。
德意电器的创始人高德康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社会主义者”,对此,他是这样诠释的:“如果我只是想着小我,就不必这样辛苦了;作为一个企业家,心中要有大我,应该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我不觉得这话有多大,人生在世,一定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做成事业,对社会有所贡献,尽自己之力多多帮助他人。”企业家聚会时,角落里有人弹钢琴,还弹得特别好,走近一看是高德康。他说自己本就是湘师的学生,当过音乐老师,茶余饭后弹钢琴就是一个爱好,一生不变。
创办了杭州理想中央空调有限公司的李忠良说,湘师对我们这些贫苦的农村孩子来说,就是增强自信心,脱胎换骨的过程,一直到今天,我所崇尚的敬业、诚信的品质都跟自己在湘师三年的学习和后面做老师六年的经历有关。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项海刚,湘师学生。从教后,“教好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位老师,办好每一所学校,幸福每一户家庭”是他孜孜以求的教育理想,他作为全国科研型校长,一直致力于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上城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数排名全省第一,创导的美好教育的“上城模式”广受好评。
曾担任过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杭州市总工会主席的郑荣胜在《我与湘师》一书的序里说,在人生的征途上,亲情、师生情、同窗情、同志情、战友情、同乡情至关重要。我们校友不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上,不论职位高低,只要提到湘师,就会缩短彼此的距离。
沈者寿1991年任杭州市委常委秘书长时,创新提出让娃哈哈兼并杭州罐头食品厂的思路。一个只有1500平米厂区面积的校办工厂娃哈哈,去兼并一个拥有5万平米厂房、100亩厂区、2200名职工以及欠着6700万元债务的国企大厂,“小鱼吃大鱼”的惊人之举,让杭州罐头厂成功地突破了困扰多时的发展瓶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条月产量250万盒儿童营养液的生产线就在原杭罐厂的车间里组建完成,从而取代运转了几十年的罐头生产线。当年底,宗庆后提前实现了让杭罐厂扭亏为盈的承诺,产值、利润均比上年翻了一番。三十多年前,杭州这个创举震动长三角,辐射影响全国。他多年来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不正是湘师实干、研究、进取的精神写照?
浙江省文化厅原厅长钱法成,是湘师50届校友。1956年,24岁的他曾带领浙江昆苏剧团赴北京演出昆剧《十五贯》,受到了毛主席与周总理的接见,毛主席还连看了两场,高举双手为演出鼓掌,使得昆剧《十五贯》一炮而红,轰动全国,演绎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神话。钱法成除了长期从事戏曲剧本创作外,还钻研书法,执着精神让很多著名书法家都动容,给予极高的评价。钱老说“练习书法,功利看淡一些,认真写好每一张纸,竭尽全力写。”这样的精神和湘师一脉相承。
1941年金海观校长提出的十二字湘师精神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教育本身,萧山区政协主席叶建宏去年在“百年湘师 薪火永续”公益项目发布会上总结:
苦硬实干,是我们扎实地做好当下工作的重要基础;研究进取,是让我们做好明天的事,未来的事,不断地去创新;注重情谊,可使我们凝聚团队的力量,从而走遍天下。
试问有这样的湘师精神在,不论是做老师,还是跨界做企业、做艺术、做决策,怎么能不成功,做出他人难以企及的成绩?
1928年湘湖师范的创建有一个中国乡村教育运动的大背景,这是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社会运动,一批怀抱教育救国理想的知识分子,挥别温柔乡走向中国深处,陆续去乡村开展“乡教运动”的实践,从教育农民着手以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如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派”、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派”、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派”等,其中以陶行知的“乡村生活改造派”最具影响力。
1927年,陶行知放弃月薪六百多银元的东南大学教授职位,去南京和平门外创办了晓庄师范,震动了全国教育界。他主张以乡村学校作为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强调要教育农民有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本领,能自立、自治、自卫,一时晓庄成为乡村教育运动的重要阵地。
▲陶行知创办的“南京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即晓庄师范,上图为晓庄师范的大礼堂“犁宫”。
湘湖师范被誉为“浙江的晓庄”,是陶行知先生亲自指导和参与创办的浙江第一所乡村师范学校。当时,浙江是实行大学区制的试点省,由国立第三中山大学监管全省的教育行政。校长蒋梦麟、秘书长刘大白等皆有意改造乡村教育,“鉴于浙大师范缺乏、及一时不能创办大规模的师范学校,爰拟先成立乡村师范一所,树立全省的模范”。1928年2月召开第一次筹备会议,3月,蒋梦麟、沈定一就到晓庄考察,并将创校之事委托陶行知主办,经费由浙江大学负责。学校最后择址湘湖,则是采纳了萧山衙前农民运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领导人沈定一的意见。
▲1929年创办的湘师校刊《湘湖生活》,大气开放,质量上乘,在国内公开发行,最高刊量6000份。
1928年7月3日一大早,陶行知与晓庄师范建筑师兼指导员朱葆初、学生操震球等一行人,从钱塘江北岸的三郎庙码头出发前往萧山湘湖勘察校址。当日气温很高,陶行知戴着草帽、吹着江风,仍挥汗不止。一个多小时后,小火轮抵达闻堰码头,为了更细致的考察,大家决定步行去湘湖。
当青山环抱、绿波荡漾的湘湖远远地出现在人们面前,陶行知忘记了炎热的天气,笑着对大家说:“学校一定要选在环境幽美的地方,这样读起书来不会受到干扰,心情也会很好。同时也要靠近农村,与农民进行广泛接触,以便今后改善农村教育。当然,交通方便也很重要,今后学校的发展会有很多潜在的机会,这三点湘湖全部符合,简直就是天然的教育基地”。
不久,几人到了松竹繁茂的定山,陶行知就带领大家对着地图边走边勘察,拟定了校舍和小学的具体位置后,陶行知和建筑师朱葆初讨论了校舍的建筑风格,而学生操震球则下山去树立界碑。值得一提的是操震球在定山脚下遇到了几位正在锄地的农民,听说这里将要建学校,都非常支持,纷纷表示要将山坡上的坟头无条件迁走……
考察工作十分顺利,在回杭的那班晚霞映照的小火轮上,陶行知回头望着湘湖的方向,说:“湘湖风景比西湖更富于自然美,这个学校会很有前途,我们一定要把它办好。”
湘师于1928年10月1日正式开学。首任校长操震球,第二任校长方与严,第一批教师(当时叫指导员)程本海、王琳、李楚材、董纯才都系晓庄师范毕业生。湘师初创时期,学校发展并不稳定。因为当时的教育厅主政者已经易人,学校的办学方针和措施受到了种种牵制,除首任校长操震球因操劳过度而病辞外,后续四任校长的任期都不长,直到1932年2月,受郑海沧推荐,陶行知在南京高师的得意弟子、“乡教运动”的先驱之一金海观临危受命,成为湘师的第六任校长。笃行老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理想,凝聚了一大帮优秀的老师,开启了湘师的金海观时代,也是湘师的黄金时代。中国人一世三十年,金海观的时代持续了25年,直到1957年被辞去校长职务为止。
据金海观大儿子金陵回忆父亲:生长在农村,从21岁考入南京高等师范求学起,在南京、上海等城市生活了14个春秋。到了35岁那年,他辞去大学教席,重返农村,接办湘师。这不是因为城市谋生无门,而是因为他无法割舍同农民的血脉般的感情联系。
父亲给金陵的印象,总是那样从容不迫,与友朋相聚谈笑风生时,颇有古时隐居山林的名士神韵。平实外表下蕴藏着无穷的精力,半旧的中山装或者三只口袋不带翻领的学生装,圆口布鞋(永远是布鞋,从没见他穿过皮鞋),同普通的教书先生没什么两样。然而就是这样的父亲,却自持甚严,有中国正直士大夫的傲骨,“不迎合,不献媚,”对官场钻营之道极为鄙视,耻于为伍,不因外界压力而为其所不屑为,“惟亦有讥其不识时务者,则受之而已。”
金海观仿效上海立达学园的工学主义,很快在校内推出了“工学制试验班计划”,虽然是仿效,但却有自己的创造。立达以工为主,湘师以农为中心,分组活动,兼工兼学,将职业与文化教育融于一体。湘师学生半天上课,半天参加科技活动、社会群众工作和农工劳动。人人荷把锄头去种菜。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一分二分地,自己种的菜,除上交的部分以外,多余的可以卖给学校食堂,所得收入归自己。金校长也有自己的菜地,亲自打理。
除几名厨工和技工外,全校仅用一位工友摇铃打钟兼杂务,其他工作均由师生担当。包括学校的一些场馆设施、场地的改造、以及农具、学具等等,都是学生自力更生完成的“作品”。比如非常洋气的工艺馆是学习木工后的工学班学生建的,位于压湖山山腰的篮球场是学生自己开辟,校内的饮用水井是自己挖的,课堂上使用的教具,小到毛边纸都是学生自制的。
到1932年底,师生们在压湖山开挖了长30丈、宽2丈、深5尺的荷花池一处,开辟了围绕压湖山共2里多的山道三条,修农场防水堤700米,开筑灌水沟100米,种植槐、桐、白杨约800株,压湖山四面环水,风光无限,但岛上已换了天地。
1932年上学期,刚上任的校长金海观邀请著名作家郁达夫到湘湖师范参观演讲,当天作家剃了一个光头,上身单穿一件老布材质浅灰色的旧罗衫,脚上一双布鞋。走上讲台,从容地将礼帽放在台桌上,进行了《教育要注意发展创造欲》的演讲。第二天,金海观陪作家游览了湘湖,问他风景如何?作家爬山爬得满头大汗,答道:景是好,可惜没有风。随行师生哈哈大笑。最后,郁达夫在闻堰坐从家乡富阳方向开来的小火轮离开萧山往杭州驶去。
如同郁达夫的演讲题目,湘师所处的时代,创造,是一个关键词。陶行知就被时人誉为“杜威在中国最具创造性的学生”;五四诗人刘大白作词、音乐教育家桑送青作曲的《湘湖校歌》,不到百字的歌词里两次出现“创造”:生活创造、努力创造。
湘师的音乐教育素来富有盛名,非常善于创造。1931年,28岁的桑送青到湘师任教,他要求学生每人有一把二胡,就像每人都有一把锄头一样,还教他们自己制作。在湘湖空旷的校园里,在碧波荡漾的湖边,歌声琴声不断。
郁达夫在演讲词里说:“人最难的是创造。创造是以自己的认识和经验来发明新的事物,为大多数人谋福利。如果中国人个个能把创造欲发展起来,中国就有生命力了。贵校能够以读书之力来求创造,而且各人又学得一种技术,自己去找出路,这实在是最好的方法。我希望贵校能够以湘湖为中心,把这种精神推广到外界去,由一县一省推广到全国,使整个的中国翻过身来。”
1932年郁达夫的演讲就像是一个关于湘师的预言,五年以后,1937年11月,在金海观校长的带领下,湘师师生和校工背负着图书仪器和行李,开始踏上流亡办学的征程。在浙西南山区和浙闽边界一带撒下了无数文化火种,连同其为抗日救亡鼓与呼的“喈喈歌咏团”“醒民剧团”“新闻讲演组”,以及“教育担”等,在抗战时期的中外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真的把湘湖精神“推广到外界,由一县一省推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抗战期间南迁流亡办学路线示意图
一路奔波,一路教学,湘师像小而弥坚的西南联大,不停地为民族的将来培育复兴的种子,不停地沿途教化民众,改造生活。八年烽火,七迁校址,多数都是在庙里。专题片《烽火湘师路》总结道:
从湘湖湘云寺,到松阳广因寺,再到福建中峰寺,最后回到萧山祇园寺,湘师师生犹如一群云游的苦僧,辗转于山林寺院间。没有一颗心怀众生的佛心,没有一种耐苦修行的信念,没有一身竹杖芒鞋的傲骨,无法点续风雨飘摇中的薪火。
湘师精神:苦硬,实干,研究,进取,注重情谊,是金海观校长在1941年建校十三周年时提出的,其中“苦硬”二字不啻为抗战生活的写照与心迹。金海观夫人陈秀如八十年代回忆,说得最多的是抗战时期的事:迁校运输出问题,粮食蔬菜接不上,师生营养不良,不少都得了夜盲症。金校长在无法中想办法,和总务处商量,定量供应,规定一只大碗作标准,每人一大碗饭,不够就互相调剂,食量小的分给大的,吃饱为原则,蔬菜没法解决,就派专人到福建松溪去采购干菜,量也不多,每桌就一钵干菜汤,八人同食,渡过难关。
闽浙交界全是大山,为了躲避日军的轰炸,全校师生往深山里走,无车无船,每天要走六十到八十里山路,每人除携带自己的衣物外,还为学校带公物三十斤。有的师生走得背不动了,宁可把自己的衣物丢掉,也要保全学校公物完整到达目的地。如此艰苦,却沉着激昂:“睡狮醒,长夜晓,莫久使天地寂寥,君倡予,我和汝,一声声激江涛”,师生们用歌声用戏剧,沿途传播抗日救亡的思想,喈喈之声,呼唤黎明。
桑送青老师回忆说:“我们每到一个小村庄办民校就教抗日歌曲,全靠随身带的二胡伴奏。有趣的是你到一个地方,本来农民在种田、砍柴时唱的是小调和地方戏,但我们去了不出一个星期,你就可以听见农民唱着抗日歌曲到田间、上山去了。”
▲1939年金海观校长(左一)与战时救护队在松阳学校总部所在地广应寺门前的合影。图自处州晚报2015-08-21第A04版面《湘湖师范(松阳)遗址:烽火湘师路,拳拳救国心》
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之中,一众师生没有忘记他们的实干、研究和进取的办校精神,最能体现的就是一副“教育担”。
如果湘师的工学制是一种创造,那么湘师扁担就是郁达夫所说的“以自己的认识和经验来发明新事物”。1943年,金海观校长受到平民教育家邰爽秋发明“教育车”送教下乡的启发,发动师生们共同设计“教育担”,像货担郎一样,将书报黑板收音机医药二胡等等挑在肩上,随时随地在山间田地给当地农民上课教学,将文化之光送到最偏僻的角落。
194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远东区基本教育研究会在南京召开,湘师的“教育担”在会上展出,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
1945年11月16日,抗战胜利后,金海观等从浙江松阳古市出发回到萧山,安排校舍和经费。其时压湖山的老校舍已在战乱中化作一片废墟瓦砾,在摄理萧山政务的昔日学生汪赞源的竭力相助下,金海观与祇园寺主持签下房舍借用合同。1946年春节,不过十来天的功夫,学校搬进了祇园寺。
▲旧时的祇园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2年),现存建筑多为清末光绪年间重建,是萧山现存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建筑之一。图自萧山博物馆
▲现在的祇园寺。抗战胜利后,祇园寺曾成为湘师办学的场地。湘师复校后,祇园寺东侧的一部分成为师范附小,后易名为体育场路小学。摄影@停香
湘师又开学了,新生经钱塘江来校在闻堰上岸,一些老师同学拿着扁担迎接。有位同学将行李交给一个中年人挑走,到校后问要多少脚钱。对方说,“脚钱是不要的,但愿你在这里学习一段时间,以后自己也会挑。”第二天的开学典礼上,才发现此人竟是台上讲话的金校长。
湘师注重情谊。有教员因病去世,全校师生会自发募集资金去庇护教员的遗孀,供其子女读书成人。金海观重视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儿子金陵引用父亲的话说,人格之完成,情感陶冶及理念培养二者不可偏废,且此二者每为意志决定之源泉,故情感陶冶,实未可忽视也。这样的精神传统在湘师由建校到抗战时期形成,一直从湘云寺到祇园寺,无论是定山校舍,还是湘师新校区,延续了差不多半个多世纪。直到学生们毕业离校几十年以后,依然山高水长,永续不绝。用金校长的原话说“每每如同故人,可以班荆道故,可以絮话家常。”(《金海观全集》156页,转引自《金海观教育生涯研习札记——纪念我们的父亲》59页)
89届丁晓梅回忆,三年湘师,难忘班主任陈红老师。陈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关爱都超过了自己的孩子。毕业后去乡下教书,多次去本已局促的陈老师家投宿和蹭饭,却从未有过任何回报。记得有一次,老师不知听谁说她患了胆囊炎,竟不期然敲响她的家门,专程送来精包装的小米、黑米和红枣,并授以熬粥方法,关照日后要重视早餐。事后才知道,这些东西是陈老师在宁夏的学生千里迢迢寄过来的。
▲曾位于西河路的原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图片来自萧山日报2022年4月刊载文章《湘湖教育 一条穿越千年的“上学路”》,原图出自《湘师春秋》,杨钧编著。
陈红老师也是高德康的班主任。他说,“于我本人而言,无论是在青春期思想偏激时陈老师给予的肯定和引导,还是在我最为潦倒、身无分文时陈老师揣测到我的窘迫而主动借我五块钱以供急需,亦或是这些年事业上有些成就,陈老师还在每年新年伊始时给我寄一张明信片给我谆谆教导,我都无时不被陈老师的大义、善良和恩爱所感动和鞭策。”
李忠良说,湘师的老师很多也是年轻人,对学生来说,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不只教给你知识,还关心你的生活。有一次一个临安的同学家里穷,冬天连垫被都没有,当时的班主任老师自掏腰包用工资给他买被子度过寒冬。李忠良当年毕业时,阙沛霖校长给了他三个选择,他第一时间没想到问父亲和兄长,而是去问自己的班主任章志良老师去哪里工作。如今,章老师和同为湘师老师的夫人汤建萍,住在富阳老家,李忠良和同学们少则一季度多则半年一定会去“骚扰”一下老师,女同学带菜,男同学带酒,汤老师会做一桌丰盛的富春江鱼宴招待大伙儿;同学们有儿女结婚,一般会给湘师的老师安排上两桌,能够叫来的都叫来喝上一杯喜酒。
▲2010年6月刊登于萧山日报的文章《湘师拆了 百岁香樟留下》中记录了湘师人读书时印象最深的两棵百年香樟树被原地保留了下来。90年代初湘师有风靡全校的文刊就叫做《大樟树下》。
注重情谊不只在师生之间,也在与学校的难分难舍之间。2002年,湘师并入杭州广播电视大学,被撤销独立建制,成为杭州电大湘湖校区。2009年,随电大搬迁至富阳并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2010年,湘师学校开始原址改建,曾经做过沈者寿班主任的王清泉老师,久久地站在自家阳台上,目睹旧校舍倒下,尘土飞扬;夏天,被迁移的桂花树枯萎了,他好心疼,催促门房赶紧浇水;一次,一个学车的人,驾着一辆重型卡车,在操场上一圈一圈地来回开,他连忙过去,好言相劝:这样会使塑胶跑道地基塌陷的,硬是把人家劝离操场。
湘湖师范迁了,王老师和部分原学校领导及校友,就“为萧山留点什么?”做了专题讨论,提出了建湘师纪念馆、陶研馆等建议。
北宋政和二年也就是1112年,杨时到萧山任县令,知道百姓强烈的筑湖愿望后,不畏困难和阻力,决定筑土为塘,经一年多的艰辛,3.7余万亩的新湖建成,灌溉了周边14余万亩田地。新湖,就是今天的湘湖。
在一个秋日的晚上,杨时夜游湘湖,写下了这首《新湖夜行》:
平湖静无澜,天容水中涣。
浮舟跨云行,冉冉躐星汉。
烟昏山光淡,桅动林鸦散。
夜深宿荒陂,独与雁为伴。
杨时可能不会想到,差不多八百多年后,他主导开挖的湘湖深处会有一个省立师范学校在那里落成。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杨时筑湘湖的事,可是很多人都知道“程门立雪”的典故,立在雪中的杨时尊师重教,虔诚求学,打动过千千万万的读书人。湘师建在湘湖之上,当年荐址的萧山人沈定一可能是想到了这段佳话,作为对杨时程门立雪的深深敬意。
湘湖有湘师,整个湖就仿佛有了珍宝在那里发光。1931年初胡兰成来过湘师教过半年书,他在《今生今世》里写过:
那时正是春天,十里湘湖一叶舟,四山开遍映山红,虽然晴天,舟傍山边行时,朝阳未照到的地方花枝露水犹湿。舟中即是我与玉凤,我抱婴孩,玉凤只端然挨我身边坐着。
2008年2月22日,89届校友董茶仙从体育路小学华钢校长那里了解到杭州电大湘湖校区即将整体搬迁富阳,湘师原址将由市政府用于房产开发。突然间,心里似乎重重地被剐了一下,十分沮丧。
2月26日的午后,她回到母校准备作最后的告别,西河路小南门的这所学校原来就是萧山的孔庙县学所在地,校园内古迹处处、古木森森,于是她从保护重点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和城市古树名木及传承萧山县学的角度,2天后以区政协委员的名义提交了《关于要求将湘湖校区置换调整为体育路小学校区的建议》(1946年,湘师在祇园寺复课,附小一部设该寺东厢,即为后来的体育路小学),区政协以“委员反映”上报区委区政府。两个工作日后,时任区委书记和区长都分别做了批示。随后不久,萧山区政府以一亿四千万成功回购湘师校区。用当时的萧山区长,也是湘师80届校友郑荣胜的话说,“区政府积极回应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萧山人民的期待,使得我们的湘师有了一个传承的地方。”2010年11月,湘师旧址教学楼被推荐列入杭州教育遗产19处校园内重点建筑群。1955年建成的教学楼仍旧保持原貌,湘师校史陈列室、陶行知、金海观纪念馆都在此设立。
▲湘师小南门本部,现在的湘师实验小学,学校由原体育路小学和人民路小学于2013年合并迁建而成。进校就有一尊陶行知像。摄影@停香
楼前两棵香泡树是金海观先生在湘师做校长时种下的,如今枝繁叶茂,春华秋实,如归有光《项脊轩志》所言: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金海观两位儿子,金陵金湘,在父亲的言传声教下亦成大才。1929年生的金陵曾是《世界知识》杂志主编,自称“在两个单位工作过,外交部和世界知识出版社;出过两本书:《张闻天与中国外交》、与金湘合著的《金海观教育生涯研习札记——纪念我们的父亲》”,认为湘湖师范治校之道,其秘在于:知行合一,言出必行;行之恒久,万难不辞。
▲2018年起,萧山启动保护性开发建设,修旧如旧,将定山岛改造成一座“院士岛”,如今中国美院湘湖校区(国学院)也将在此入驻。摄影@停香
1935年出生的金湘,名字里就有湘湖的湘;后来成为著名音乐家,中国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博士生导师,作品有《原野》《日出》等11部歌剧。2009年他特别创作了《湘湖情》,意犹未尽,写下题记,致敬父亲和校友们:
空蒙山色,潋滟水光;
儿歌清脆,书声琅琅;
布衣一身,清风两袖;
赤胆报国,呕心育人;
民族魂魄,湘湖精神;
融入历史,光照后人。
2013年,金湘来到湘师实验小学指导孩子们唱湘师校歌。如今,他生前用过的钢琴已从北京运抵学校,静静地在弦歌楼的大厅里迎接每一位走进艺术殿堂的孩子。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的茅佳清住在湘师家属区,每天晨曦初露,就会被熟悉的《湘师校歌》唤醒,在那激昂的旋律中起床,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一年四季,无论是晴日、雨雾,除了寒暑天学生放假,天天如此。久而久之,《湘师校歌》已融入了他的生活,成为每天开始工作的号角。即使后来搬出了家属区,仍可以不时听到这首催人奋进的歌——
波波相逐长滔滔,后波起伏前波导;人人相续长劳劳,后人生活前人教。教育引导,生活创造!努力引导,后波更比前波高!努力创造,后人更比前人好!不求相肖要相超,请看湘湖水、浙江潮!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湘师校歌》,传唱百年,余音绕梁。时光流逝,只要记忆还在;世界变幻,只要生活继续;创造之歌,永不止息,湘师精神,薪火永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