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度众慈悲愿,身似法海不系舟;
问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
2月5日,正月十五,天官赐福的日子,台湾省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圆寂,享寿96岁。星云大师一生不仅开创佛光一派,而且提出“人间佛教”,非常注重面向世俗宣讲佛法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星云大师俗名李国深,1927年生于江苏省扬州市,法名今觉,自号星云,为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星云大师一生坎坷,虽然高寿,却经常受到疾病的威胁,在他出家的80多年中,经常讨论到生死的问题,真正看透了生老病死。在他85岁时,曾留给弟子们一份《真诚的告白》,作为自己的遗嘱。遵照这份遗嘱,佛光山谨遵祖规一切从简,不设治丧委员会、不做佛事,婉拒香奠、花圈,仅于2月13日头七后举行一次圆寂赞颂典礼。
佛祖前修行,却多次游走于生死边缘
星云大师一生以弘扬人间佛教为职志,说好话是真,做好事是善,存好心是美,让真善美在社会里生根。人间佛教的事业如办大学、编辑出版、养老育幼等,凡有利于社会公共事业的,无不尽心竭力。
告白中说,星云大师数十年的人生岁月,在死亡的边缘来回走过多次,如:幼年时期在抗战的枪林弹雨中流亡,监狱的蒙难,心脏手术,半辈子的糖尿病,两次中风,骨头跌断……星云大师从小就对生死不在乎,对于人生的许多苦难也从不计较。或许正是受到这些磨难,到70岁的时候,身体还很硬朗,星云认为自己活到80岁就可以了,没想到又活了80好几,于是决定预立遗嘱,题为《真诚的告白》。这是星云大师的行事风格,说话务求通俗易懂、直达人心,并不拘泥于传统的佛家经典用语。
功德有成,却认为自己是“无产阶级”
很多出家人身体出家,内心却没有出家,对世俗的财物和种种美好扯不断、理还乱。星云大师在告白中说,自己一生以贫穷为职志,童年的家贫如洗就不用说了,到了老年,功德有成,佛光山的公益信托教育基金规模已达10余亿元,除了少数由信众发心捐赠,全由稿费和书法所得,自然比小时候富有多了,但星云却觉得自己仍然空无一物。他没有办公桌,没有橱柜,没有上过几次街,也从来没有存款,可以说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他因为寺院、基金会都是十方大众捐赠来的,不是他一个人的。财物要用于十方大众,不要保留,除了道粮需要以外,一律都布施文化、教育、慈善,取之十方、施之十方,让公益基金壮大,造福全民,成为国家社会的一股清流。
并不善于管理, 只是无为而治
大家认为星云大师聚众有方,事实上他的内心非常孤寂,没有最喜欢的人,也没有最厌恶的人,也没有把弟子和信众当作是自己的,而是把他们当作道友。星云大师说,佛教内部都有一定的标准,事业、学业、道业、功业,不是他个人所能左右。许多人以为他善于管理,事实上他只是“无为而治”。
从小没有受过教育,立志兴学立说
因为从小没有进过正规的学校读书,明白教育才能提升自我,他立志兴办各种教育,著书立说。他一生信奉“给”的哲学,总是给人赞叹、给人满愿,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一生奉行“以退为进,以众为我,以无为有,以空为乐”的人生观,生活要求简朴,不要积聚,不私自募缘,不私自请托,不私置产业,不私造饮食,不私收徒众,不私蓄金钱,不私建道场,不私交信者。
他对两岸视如一家,对世界都如兄弟姐妹。人类不能独居于世间,生活需要士农工商的供应,生存需要地水火风的助缘,要爱惜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要帮助地球上的一切众生,因为他们都是曾经给我、助我的人,对我们都有恩惠。
人的健康,主要在身心健全,而非勇武有力;人的长寿,主要指延续慧命,而非长命百岁。
——星云大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