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我们先停一下,该说说飞豹的技术设计了。飞豹的气动外形相比于另外三款可变后掠翼飞机还是落后一些的,总体的水平和美洲虎攻击机类似,也就是西方60年代中早期的水平。其整体气动设计较为简单平实,前三点式起落架,上单翼外加两侧进气布局,两台发动机位于机尾,垂尾是单片结构。这样的布局和80年代问世服役的双发中型战斗机比起来算是落后了一代。
先来说飞豹的起落架设计。前起落架使用了双轮结构,向后折叠收起。之所以设计成双轮,主要还是因为其重量接近30吨,需要更高规格的起落架。主起落架也使用了双轮结构,而且尺寸更大,向前折叠收回。
飞豹的进气口相当简单,为固定的二元进气道。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值得说的地方还是不少。首先,飞豹进气道的位置较高,对于这么一架战斗轰炸机来说,在较为恶劣的前线机场起降的时候可以有效保证异物不会进入发动机,这一点就和正职战斗机的歼10以及歼11系列不一样。为了尽可能地阻挡附面层进入发动机,进气口和机身是有距离的,而且使用了加强筋加固,但是没有像歼10那样充分利用加强筋创造升力,两者的气动布局差了一代不止,取向也完全不同。另外,飞豹两台发动机之间偏上的位置还有减速伞舱,可以减少降落距离。
在翼根的最前方下面,飞豹还设计了两个面积不太大的辅助进气口,可以在部分飞行情况下打开增加进气量。这种设计广泛存在于攻击机和战斗轰炸机上,比如美洲虎,狂风以及苏24。在右侧进气道的下方就是飞豹的固定武器,也就是国内战机常见的双23机炮,备弹量比歼10要高一些,达到了300发。
飞豹的机头设计很不错,空间够大而且下垂,前舱飞行员的视野相当好,铁师傅也夸赞说不错。当年我国飞行员飞的都是678这些老家伙,上了飞豹真有一种跨时代的感觉。早期飞豹用的是墨绿色雷达罩,后来则换装了黑色雷达罩,颜值提升了不少。飞豹没有像苏30那样使用整体开启的大型舱盖,而是两个小型舱盖,前后独立且都向上开启。早期型号的风挡还是古老的三片式结构,后期则换成了圆弧形的整体风挡,视野有所改善。座舱内部当然不要指望太先进,但是在脱离了苏式战机设计之后,我国明显更加倾向于人机工程设计,整洁而且规整,这可都是从西天取的经。
飞豹的机翼设计在不少人看来是有槽点的,但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幸亏它没有使用可变后掠翼,否则连老骥伏枥的机会都没有。飞豹的机翼是典型的的二代机机翼,早期型号甚至还有翼刀设计,锯齿设计也一直存在。机翼根部有类似边条的转角设计,能够改善气动布局,但是非常有限,更多还是增加强度。不过飞豹缺乏前缘机动襟翼和增升以及提高控制能力的设计,实际飞行性能有限,也就是大号攻击机的水平,所以网上流传的飞豹空战能赢歼8的说法,我们觉得还是段子居多。
除此之外,飞豹的襟翼也是非常简单的单片式结构,让整个机翼看起来朴实无华。相比之下,狂风战斗机有三段式前缘襟翼,后缘还有双缝式后退襟翼,增升效果高达30%,再加上可变后掠翼设计,低空性能和安全性显然要大大高于保守的飞豹。论气动布局,尤其是机翼设计,飞豹跟狂风差了半代还多。
飞豹本身是战斗轰炸机,而且几乎是全部国产,不能过多的堆积新技术,否则飞机的整体可靠性会直线下降。但也正因为大后掠角机翼设计,其他的方面较为普通,飞豹的低空飞行能力很一般。没有前缘机动襟翼会导致单侧机翼容易失速,所以在低空飞行的时候一旦出现单侧机翼失速,飞机大概率会迅速失去控制。
说到这里就多说几句,飞豹虽然是战斗轰炸机,整体的飞行能力有限,但是其空战能力在特定情况下也是不错的。飞豹在扔完炸弹导弹,仅挂载两到四枚近距离导弹而且载油量在一半左右的时候,综合机动能力算是二代机里中等偏上的级别。当然,高空高速肯定不如歼8Ⅱ,近距离格斗也不如虎式,但至少具备和二代机进行自卫空战的能力。飞豹真要执行任务的时候,前来拦截的最差飞机也得是早期的大黄蜂,但足够好的自卫能力使它遇见F4这类战机的时候生存能力大为提高。换句话说,要是对手不是这么几个世界顶尖的国家,那飞豹还真能做到射完导弹扔炸弹,打完机炮打空战,没准飞出去一次直接升星级!
早期的飞豹只有7个挂架,单侧机翼下各有两个,翼尖一个用来挂载自卫导弹。机腹挂架主要用来挂载大容量的副油箱。后期改进之后翼下各增加一个,机腹两侧还有两个用来挂载吊舱的挂架。别看飞豹体型稍小于美苏战轰,但载弹量和载油量很不错。飞豹的机内油箱能够容纳大约7吨燃油,外挂副油箱的时候载油量能够增加到10吨,外部挂载最大为9吨,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苏24的最大起飞重量高达43.7吨,但是最大外部挂载量为8吨,虽然极限挂载量或许会高一点,但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也就是8吨。这主要还是可变后掠翼的结构重量较大,而且挂点多集中在机腹,因此可变后掠翼真的不适合战斗轰炸机。狂风虽然更小,但是设计更合理,最大外挂重量也很惊人,达到了9吨。这么一比大家就会发现,在主要战术指标下飞豹可不怎么逊色于这两个,所以说这也是603的厉害之处。这要是技术都上来了,中国人真的要好好研制战斗机,那可真是让世界各国惊叹!
那么飞机的发动机是什么呢?这就是两台涡扇9秦岭。说到这肯定有人说,你错了你错了,是斯贝!所以咱们就来讲讲这个涡扇9的故事。
罗尔斯罗伊斯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设计新的涡扇发动机,既可以用于民用也可以装备给军机。1964年斯贝研制成功,而且衍生出一个较大的家族,以斯贝MK202为例,长度超过5米,干重1.856吨,最大推力54千牛,加力推力91.2千牛。这样的数据在当年相当不错,是非常优秀的军用发动机。著名的装机对象有部分F4战斗机和AMX攻击机等,但要真从各方面说起来,最著名的还得算是飞豹。有意思的是,我国最早引进斯贝并非针对飞豹,而是当时我国正在研制的多种飞机,不但有军用飞机还有民航机。
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访华,我国表达了希望引进新设备的想法。福特一想,嗯,我们和大英这父子关系反过来了,我都想卖,他们还能不给我面子!果然,在美国的引荐下,我国和英国很快完成谈判,引进全套技术和许可证,并且在三年左右的时间能够自行组装发动机,五年内完成全部的国产化,这样一来将会为国产飞机提供优秀的发动机。按照设想,当时最主要的使用对象居然是轰6I,也就是轰6的4发改进型。
这项合作虽然花了不少钱,但是后来的发展并不顺利。轰6I的下马让斯贝瞬间没了对象机。斯贝性能是不错,但是单发偏小双发又有点大,而且国产的涡扇9问题更大。于是斯贝连同涡扇9就成了被人遗忘的东西,再加上后来歼10和歼11带火了三姨夫,人们似乎对这个古老的斯贝没有太多好感。
当时的超7计划打算使用RB199发动机,也就是狂风的发动机。这台发动机肯定好于斯贝,但是以为多方面的原因作罢,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我们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关系的微妙变化,都1991年了,此后的30年可就指望不上西方了!好发动机无法引进,老发动机技术落后,那么不妨试试俄罗斯的发动机。林虎将军认为米格29的RD33不错,刘华清将军也觉得没问题,虽然推力小了点,但当个过渡还算行得通。研究人员提出了异议,RD33推力还是太小,使得飞豹性能只达到攻击机的水平,改动的复杂程度也远超想象。而斯贝虽然落后,推力数据和可靠性都不错,再加上去国外考察也有了新的收获,那就继续用斯贝。
飞豹的出现给了斯贝新的机会,这种战斗轰炸机对发动机的要求不算太高,而斯贝的动力几乎完美适配飞豹。就这样,斯贝成了飞豹的标准动力,而且在早期很长一段时间里用的都是库存的斯贝,甚至还买了不少英国的二手斯贝。
由于飞豹在问世之后很快便成为重点机型,因此持续购买发动机显然会受限制,再加上量产数量怎么着也得几百架,加上寿命周期的更换等等工作,说少了那得七八百台,多了怎么着也得上千台。因此继续国产化斯贝也就成了飞豹研制装备过程中的大事件。按照公开的说法,我国从1994年开始正式研制国产的涡扇9秦岭,到了2005年才定型,用了近12年。
但是,这个时候的涡扇9可不是简单的将斯贝MK202国产,还做了不少改进。相比于斯贝,涡扇9提高了涡轮前端温度并且利用新技术减轻了重量。如此一来,最大推力为55.8千牛,加力推力91.26千牛,单论推力数据其实已经比较接近F414发动机,只不过其他方面的性能要落后很多,对于飞豹这么一架战斗轰炸机来说倒也算合适。
研制涡扇9的过程可以说是工程界的探险,可以说涡扇9为我国自研新发动机提供了相当多的经验,飞豹也有了相对强大和可靠的动力之源。
使用两台斯贝以及后来的涡扇9也导致飞豹出现了不算合理的设计。众所周知,重型双发战斗机的代表是美国的F15,长度19.45米,这还包括伸出去的尾翼。后来问世的苏27家族直接将长度拉到了22米,翼展接近15米,高度也有夸张的6米多。飞豹作为一款战斗轰炸机,从数据来看这体型可一点也不小,机身长度达到了惊人的22.32米,翼展12.8米,高度6.22米。
怎么来说呢,只是因为外形设计风格看起来更加紧凑,导致飞豹视觉大小小于苏27系列,但论数据,这俩可实实在在是一个级别的。之所以这么长是因为斯贝太长太重,导致飞豹要进行配平,结构重量和尺寸都增加。还是那个例子,类似的狂风战斗机只有轻型战机的尺寸,长度足足比飞豹短出了一台斯贝发动机的长度,在重量类似的情况下,狂风的飞行优势显然更加明显,自然能够简直空战和拦截,成为低配版的F14。
比较好玩的是,首架飞豹的外观其实和现在的飞豹不太一样,虽然大体布局没变,但是进气口比较小,机头倒是跟F4战斗机类似,有些不够流畅,但威武感似乎能多点。
说完了这些不太先进的地方,再来看看飞豹先进的地方。飞机的雷达其他电子设备升级之后,设备互联这种最为简单的方式是无法处理大量数据的,这时候就要用到数据总线。飞豹使用的是美国军机标准的1553B数据总线,数据总线是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方式,越先进数据传输的速度和效率也就越高。关于1553B数据总线,那可是讲不完的,我们就简单总结,有了1553B,飞机内部的线缆会大幅度减少,节省空间和重量。当然最重要的就是1553B能够让飞机拥有大量传感器和先进的火控雷达,对于提升飞机的性能帮助巨大。尽管以电脑的眼光来看,这种问世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数据总线性能十分有限,最大传输速率仅为1兆每秒。但是对于军用来说,尤其是那就是年代甚至本世纪头十年,这数据总线真的没什么问题。
飞豹的雷达是232H雷达,这是一种单脉冲雷达,具备对空和对地模式,在当年的国产战机中可谓是众人皆按老年机,豹爷拿上了塞班机。话虽这么说,90年代初我国的雷达技术还不像今天这么夸张,232H雷达实际上的问题很多,甚至可以说是难堪大用,谁让你全国产呢?就是这么痛苦,搁今天不得一大群人劝你,我都说了外国货好,你偏不买么,活该!
其实当时也有建议买国外雷达的,那个时候西风走了北风又来,他们看上了米格29的甲虫雷达。不过,米格29的雷达交货至少得两年半,国产化、装机适配都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这几个两年半加起来,周边国家虎视眈眈,海军可等不起呀!所以这个想法最终被放弃。
又有人提出另一种想法,既然232H雷达不好还问题多,那咱就一口气整个更好的。这个想法没问题,十几万的车这不好那不好的,加钱上500万以内最好的保时捷,所有烦恼都没了。但是不继续搞这个232H雷达,飞豹连个能用的雷达都没有,这不成了期货么?
最终研制方决定还是继续完善232H雷达,哪怕是最初装备的时候有很多问题,自己儿子再怎么病恹恹的,你也不能指望隔壁村的首富儿子给你养老。232H雷达倒也有个优势,对于海军来说海面使用干扰很少,性能反而算凑活。但是别忘了,飞豹还没装备多少就赶上好时代,我国雷达电子行业飞速发展。前面说那个保时捷的梦想虽然暂时不能实现,但买个新红旗还是妥妥没问题的。这就是JL10A雷达,不过先别急,这个咱们到后面新飞豹的时候再说。
飞豹最早是给海军准备的,那么海军希望飞豹携带什么武器呢?这就著名的鹰击8反舰导弹。在那个没有高超音速武器的时代,大国之间的反舰只有两种方式,饱和攻击和超音速反舰导弹饱和攻击,指望一枚导弹击沉一艘军舰的超军旗行为,那也只会发生在中小国之间。上升到了真正的大国,这种小打小闹的行为堪比由奢入俭难。
飞豹当时要面对的最大对手就是某个不能说的舰队,按照设想,飞豹的载弹量可以保证携带四枚反舰导弹和三个副油箱进行空中反舰任务,一架飞豹能够发射4枚,两架8枚,一次出动5架飞豹,那么就可以给姨妈舰队来上一次20枚导弹的齐射。在那个年代,玩的起这种攻击的国家还真就屈指可数。
鹰击8导弹是我国研制的类似于飞鱼导弹的亚音速反舰导弹,空射版本是鹰击81,潜射版本则是鹰击82,北约给的代号叫做CSS-N-4沙丁鱼,广泛认为是抄袭飞鱼导弹的产品。实际上这种导弹外形和飞鱼很像,内部结构和工作流程它也很像。仔细看,这个男人叫大壮,他不也和屏幕前的各位长得很像吗?
其实鹰击8早在飞豹预研之前的1973年就已经开始研制,主要解决的就是鹰击6太大太重还不好用的问题。不过鹰击8跟飞鱼的联系还真有,甚至不少,和绝大多数人想的是完全不一样的。由于我国技术相当有限,研制了没多久那还得印度附体,直接买!我国原打算购买飞鱼的关键技术,法国人只卖产品不卖技术,属于唱曲儿的,我瞅你骨骼有点惊奇,说不定以后掀了我的巴黎街道臭豆腐摊子卖你的麻辣烤鱼。
不过法国人在交易谈判过程中犯了大忌!那就是亲切而友好的给我国展示了宣传小册子,其中就包括原理和部分设计以及工作流程。中方技术代表恍然大悟,一瞬间疑惑全部解答。都是老区人民,便宜点嘛,还不卖是不,不卖算了,我再转转!其实法国也颇为无奈,你让人家买就得让人知道有多好,那就得展示先进技术,这刚一展示,他怎么就原地给怀上了呢?法国人后来知道该项目的时候再次大吃一惊,连连给美国道歉,真不是我,这真不是我干的啊!我那天就给他看了一下大宝贝,手都没碰,更没进小旅馆啊!
从此以后,中国要是说买技术或者买一件试试看,外方立刻侦测到关键词,全身汗毛竖起,就俩字,不卖!但即便如此,还是架不住其他方面的疯狂猎食行为,直接解决了两性繁殖问题,所谓声学光学电磁波繁殖!
鹰击8基础版本的舰对舰型号长度约为5.8米,弹径0.36米,发射重量0.815吨,弹头重量165千克,威力较大,能保证一艘夕张级失去战斗力。导弹使用固体火箭助推器发射,巡航阶段使用小型涡喷发动机,最大速度为0.9马赫,飞行高度5到7米,最大射程仅有42千米。但是别忘了,在90年代这些数据可一点也不拉胯,即便你觉得拉胯也没关系,也就再过十几年,鹰击21都有啦!
鹰击81是空射版本,而且在早期就是飞豹的专用导弹。通常来说,一艘驱逐舰的反舰导弹数量大约是8到16枚,四到五架飞豹的火力就赶上一艘驱逐舰了,而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全部发射,小规模的舰队是不可能抵抗的。鹰击8家族非常庞大,至今依旧是我国最主要的导弹家族之一。鹰击83是鹰击8的增程型号,尺寸加大,射程120到180千米,空射版本被称作是鹰击85或者鹰击83K。除了反舰导弹,鹰击8还有KD88空地导弹以及一系列出口版本,比如著名的C802。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鹰击8家族速度太慢,射程也不是特别的理想,也很容易内拦截。不过鹰击家族现在都有大量的超音速甚至高超音速型号,儿孙满堂还学历超长,鹰击8就算差点又能咋样呢?
(下期我们继续讲飞豹的改进历史,不见不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