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富贵,勿相忘”这句话出自司马迁所著史记里的《陈涉世家篇》,说是的陈胜在和其他人在田间劳作时,对同样是人,有的人鲜衣怒马,锦衣玉食。而他们却低人几等,还在田里辛苦劳作,感到愤愤不平有感而发说出来的话,意思是如果有一天发达了,都不要忘记对方。大有有福同享的意思,但引来了其他人的讥笑。
人们往往总是批评这群发出讥笑的人,认为他们看不起有远大志向的人,没有陈胜的博大胸襟,是一群没有志向的永远只会下苦力的可怜人。但无数的事实和人物反复证明,他们才是最睿智最聪明最能看透人性的人,因为这世上共患难是可以的,但绝不可能同富贵。
我们得感谢那些用笔记下历朝历代故事的人们,是他们让后世之人见识了共患难同富贵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刘邦出身寒微,和家乡沛县的发小以及后来跟随的兄弟们经过难苦卓绝的共患难,终于迎来了同富贵的高光时刻,结果除了在沛县和他穿开裆裤一起长大的萧何、曹参、樊哙、周勃、夏侯婴等没事外,其他的像韩信、英布、彭越等全部被撸,死于刘邦之手或死于刘邦的授意。比较而言,刘邦不算心狠手辣的,除了杀掉几个大功臣外,其他的最多也是贬的贬,撸的撸,多少还是留了一条性命。
干得最彻底的当属明太祖朱元璋,这位朱皇帝也是草根出身,可以说是吃尽了人间的所有苦,尝尽了世间的所有辛酸。但取得天下之后,第一件干的事就是把同富贵的承诺撕得粉碎,当年共患难的兄弟还在巴巴地指望坐在金銮殿上的朱大哥和他们共享荣华富贵的时候,没想到朱皇帝却举起了从来就没有放下过的屠刀,把一班功臣杀了个遍。
要说历史上有没有共患难同富贵的人,还真有一个,那就是东汉创始人汉光武帝刘秀,其他公侯世家出身的皇帝如李世民、赵匡胤等,采取的都是较为温和的方式处理了同富贵的问题。
皇权威严,绝不允许任何人有染指的想法和行为,凡是影响到皇权的合法性和持久性的事都会被斩杀于萌芽之中,所以这共患难上来的皇帝第一件要紧的事就是看紧军队,坐上皇位后第一个不放心的就是拥兵自重的将领,这种天然的特性注定不可能同富贵。而普通人也是如此,在患难之时尚能肝胆相照,而一旦富贵后反目成仇的也多如牛毛。
秦末汉初时的张耳和陈余就是典型的例子,这张耳本是魏国人,信陵君的门客,后犯事逃到外黄,在此认识了一个名叫陈余的人,二人年龄相差较大,但极为投机,陈余奉张耳如父如兄,被称为刎颈之交,可见二人交情之深厚。后来在追随陈胜,武臣起义反秦的过程中,张耳怀疑陈余不肯发兵救他,二人产生嫌隙,在投靠项羽后,因为分封的问题,二人彻底决裂。甚至在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各自站在了对立面,为了利益的问题,曾经的刎颈之交,变成了战场上的仇人,最终结局是一死一封王。
看这些共患难之类的热血话语,全是在艰难困苦的时候说的,但一旦发达了,成功了,同富贵的事情提都不要提,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这陈胜说的苟富贵勿相忘实在是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再动听的话,也经不起事实的无情检验。那一群同样是在田里劳作的人发出的讥笑之声,几千年来从没有断过,甚至越来越响亮,里面的讽刺味道照样还是浓厚得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