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寒蝉效应
寒蝉效应是一个法律用语,一个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名词。特别在讨论言论自由或集会自由时,指人民害怕因为言论遭到国家的刑罚,或是必须面对高额的赔偿,不敢发表言论,如同蝉在寒冷天气中噤声一般。寒蝉效应的发生,将导致公共事务乏人关心,被视为过度压制言论或集会自由的不好后果,此况在国家戒严时期特别显现。
寒蝉效应源自于美国。虽然早在1950年美国已经在使用。然而,进一步明确使用,是在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小威廉·布伦南(William J. Brennan),用在司法判决中,作为一个法律术语。寒蝉效应是指对言论自由的阻吓作用 —— 即使是法律没有明确禁止的。在一般情况下,寒蝉效应经常以法律或不明确行动施加不必要的负担,来禁止合法的讲话。
2.寒蝉效应的案例
寒蝉效应衍生的道德困境
在南京,一位骑车老人深夜摔伤,为防过往汽车碾轧,十多位市民自发围成一圈对其进行保护,更有人取来手电筒,示意过往车辆避让。但直到20分钟后救护车赶到,始终都无人敢靠近老人对其施以援手。调查显示,仅7%的人会扶起摔倒老人,其余的人称担心惹麻烦。
面对摔倒而无助的老人,敢于施以援手将其扶起者竟不足一成!这不禁令人想起同样发生在南京的“彭宇案”,给人们内心带来了某种“寒蝉效应”的冲击波,更对当下之社会风气起到了一种消极引导。受“彭宇案”糊涂判决之“寒蝉效应”的影响,致使市民间的互信链条发生更为严重的断裂,以致人们一旦遇到类似情景,便变得临危而“惧”、见义“怯”为了。
骂学生“迟到大王”台湾一教师遭拘役40天
南投凤鸣中学,教师张永福训诫迟到学生,未料遭学生家长提告,南投地方法院简易法庭昨依公然侮辱罪判张老师拘役40天,可易科罚金新台币4万元。”南投县教师协会理事长王汝杰说:“听到此判决很震撼,恐引发寒蝉效应,让老师不敢管学生,实非孩子之福。
轻易兴讼恐出现寒蝉效应
孩子教养责任大部分在家庭一味指责老师不公平若形成不管不教氛围非孩子之福。报载小六女生公然对男导师讲黄色笑话,遭导师纠正并用手指夹她鼻子,还说“女生讲这种话,人家会认为你很色”,家长提出告诉,民事部分判决女学生败诉,刑事的伤害幼童罪部分,判处男导师拘役五十五天,公然侮辱罪部分无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