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在凤凰网对话栏目《非常道》提到:公众人物要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要有一种超然的心态,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但是在现实中,公众人物真的能做到这样吗?面对网络上的谣言和攻击,他们应该如何应对?该观点所述的方式是否能够承受?
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冯小刚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公众人物作为社会公众的焦点,难免会受到外界的关注和评判,如果他们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就会失去自己的主心骨,影响自己的创作和生活。而且,网络上的谣言和攻击往往是没有根据的,或者是出于恶意或者无聊的目的,如果公众人物跟他们计较,就会降低自己的身份和水平,也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和压力。因此,公众人物有时候需要忍耐一下,不要跟风争吵,保持自己的风度和气度。
但是,冯小刚的观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公众人物并不是神仙,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情感和尊严。如果他们面对谣言和攻击一味地忍让和沉默,就可能会让自己受到更大的伤害和委屈,也可能会让对方得寸进尺,变本加厉。而且,在一些涉及到自己或者家人的合法权益和名誉权等方面,公众人物也不能放弃自己维权和反击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在必要时候,公众人物也需要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尊严。
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尊严
在近年来,有不少公众人物因为遭受了网络上或者现实中的谣言和攻击而选择了走上法庭来寻求正义。比如说,在2022年2月份,有房产经纪人爆料说谢娜、张杰夫妇购买上海豪宅出现“跳单”行为,并发布了他们看房时候偷拍的照片等信息。这引起了谢娜、张杰夫妇很大的不满,并认为这是对他们名誉权、隐私权等权利的侵犯。于是他们委托律师事务所发布了声明,并起诉了涉事房产经纪公司及经纪人,要求其删除相关不实信息,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展示了公众人物在面对房产权益等方面的维权意识和能力。
另外,还有一些明星因为遭受了网络上的造谣和诽谤而选择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名誉权。比如说,在2022年12月份,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涉及张凯丽女士的不实信息,称其代言的足力健品牌涉嫌虚假广告欺骗老人,并用一些侮辱性的词汇对张凯丽女士进行攻击。张凯丽女士委托律师事务所起诉了该网友,并在北京互联网法院获得了胜诉,法院判令该网友向张凯丽女士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和维权合理支出共计30500元。这一案例也说明了公众人物在面对网络谣言和诽谤时,有权利也有义务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名誉。
公众人物面对谣言和攻击应该如何应对
公众人物作为社会公众的榜样,应该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不要过度包装自己的形象,不要故意炒作话题,不要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误导或者伤害他人。同时,公众人物也应该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不要过于敏感或者情绪化,不要轻信或者传播不实信息,不要与网络喷子或者黑粉争吵或者报复。当然,当公众人物遭遇到严重的侵权行为时,也应该积极地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尊严,比如说通过律师声明、律师函、诉讼等方式来制止侵权行为,恢复自己的名誉。
总之,公众人物面对谣言和攻击应该如何应对是一个复杂而又敏感的问题,没有一个统一而又简单的答案。我们认为,公众人物既要有超然的心态,也要有正义的行动,既要有忍耐的智慧,也要有反击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在网络时代保持自己的风度和气度,也能为社会树立一个良好和正面的形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