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文学作品大多都有其原型的故事和材料,经过艺术加工之后就成了文学作品。八十年代后期,港台电影一度成为内地比较叫座的电影,从林正英扮演的一眉道长,到后来猛鬼差馆中张学友和许冠英的表演,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就是从那时起,人们发现香港的警局供奉的居然有关二爷的神像,其实别看就是这么一尊神像,几乎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不同体现,在香港求神拜佛看风水都是合法的存在,于是为迎合观众口味,一些灵异类的电影开始大行其道。
在猛鬼差馆没有拍摄之前,就曾经存在一个相当邪乎的传说,1986年的时候,位于九龙城的警署接到了一个电传的调令,要把一批疑犯从法院大楼的羁押室移交到九龙警署关押,于是当值的警察就开始命令警员“清仓”,准备押解这批疑犯过去。
法院大楼的羁押室位于地下一层,总共有三道铁门和不同的人员把守,警卫级别自然不弱于银行系统的安保,普通人根本不可能知道也不可能进入到那里面,即使有人进出前两道值班的警员也需要识别并查验身份。
到地下室来提人的警员出示了相关文书之后,便开始按照要求逐个进行身份核对,这些业务流程并不复杂,很快就对羁押的十六名嫌犯完成了身份印证,然后就把这些人鱼贯的带出仓门到第二道铁门前站好,再次清点人数并进行核验,如果没有问题,就直接上车带走了,可奇怪的是人数居然变成了十七名,也就是说十六人变成了十七人。
警员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数错了,于是重新数了一遍,发现还是十七人,带队的警长认为可能是把出仓的人数搞错了,就去找管仓室的值班警察进行核对,说怎么多带出来一位?值班警察低头又看了一下人员和数字,不错呀,总共十六位。
于是两个人开始逐个对疑犯进行确认,看看到底是多出来的哪一位?喊到一个人就站在一边,很快十六个人确认完毕,唯独还有一个低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很明显多出来的就是这位。喊名字的法警感到奇怪,明明在里面确定的是十六个人,而且还喊了两遍,对于最后一名怎么混出来的大感疑惑,不自觉的就上前喊话,说:“你叫啥名字,哪个仓口的?”
也就是在法警问话的时候,头顶上电灯泡忽然间一明一暗的闪烁起来,法警肩膀上的对讲机也发出刺耳的电流声,貌似遇到了很强大的干扰,滋啦滋啦的声音不但让人感到不舒服,还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法警伸手把肩膀上的对讲机取下查看是怎么回事?这时候敏感的感觉到身后的队友传来惊呼声,法警的第一反应就是伸手掏枪,回头看到十六名疑犯惊恐的挤在一起看着他后面,旁边的队友手也都把手放在了枪套上,一副惊恐的表情。
这名法警再傻也知道最后的那名嫌犯出了状况,瞬即回头拔枪,谁知看到的却是一张并不是正常人的脸孔,那嫌犯惨白惨白的脸没有一丝血色,却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怎么看都不是一个正常人的状态,就在法警犹豫着是不是要开枪的当口,头顶上的灯泡又是忽明忽暗的闪了几闪,再看那名嫌疑人已经原地消失了。
嫌犯消失之后,法警的对讲机也没有了滋啦的电流声,灯泡也恢复了正常,这个变故一下子让在场的警员和那十六名的嫌疑人都懵圈了,法警愣怔了半天才明白应该呼叫支援,随后大批警员如临大敌般的赶来,就差通知飞虎队了。
于是在大批警员的配合下,又开始对所有仓舍进行清点和核对,但凡是能藏人的地方全部搜索一遍,最终也没有找到第十七名诡异出现又诡异消失的那名嫌犯。这些法警先把十六名嫌犯移交到九龙城警署以后,立马就开始了对关二爷的祭拜活动,随后又找到相关方面的专家进行指导,并对法院大楼的前身进行追溯,这才有了猛鬼差馆这么一档子的电影。
只是和电影结局不同的是,香港法院是通过大祭祀的活动,才了结了这个问题,这也是香港和内地面对灵异事件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和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