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星舰爆炸,马斯克到底失败还是成功了? | 京酿馆

0
分享至

NASA附和马斯克,多少有些无可奈何。

|陶短房

因动力阀被冻结而推迟3天后,当地时间4月20日上午,马斯克所属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研发的巨型星舰,在美国得克萨斯发射升空3分钟后爆炸。但是,马斯克、SpaceX及其支持者,却发出了“成功”的欢呼。

按照既定计划,星舰也并未打算在首飞中将任何载荷送入轨道,而是在点火后实施一二级分离,让推进器部分溅落在墨西哥湾预定水域,星舰继续飞行约一个半小时,在夏威夷以北某太平洋水域溅落。

这枚集火箭与飞船于一体的巨型星舰,如果发射成功,将是人类迄今推力最大、有效载荷最重的火箭。星舰满负荷推力高达15万公斤,与之相比,此前人类发射能力最强的火箭、为“阿波罗”登月计划服务的“土星5”火箭,推力不过11.8万公斤。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与 SpaceX签署为期5年、价值30亿美元的合同,计划将这款重型火箭用作美国将宇航员和无人载荷送往月球、火星的主打发射工具。

科技创新没有坦途,波折是难免的,走向星辰大海也是全人类的事业。但从此次星舰发射结果看,无论旁观者们看到的“失败”,还是马斯克们欢呼的“成功”,NASA的航天计划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都是确定的。

“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测试发射”

对于星舰,马斯克和 SpaceX 一如既往地热炒诸如“低成本可回收”等看点。

照马斯克本人的说法,因为采用了多助推器捆绑和上下级均可回收重复使用的新技术,星舰“总有一天”可以将单次发射成本降至200万美元。而“土星5”一次发射成本,则高达当时币值下的1.87亿美元,更相当于2020年的10.3亿美元。

正因如此,尽管4月17日最后关头,既定的发射被以“增压问题”为由叫停,诸多马斯克和SpaceX理念的支持者,仍然竭力为此次发射的“划时代历史意义”预热。

3天后,在一众现场支持者齐声倒计时下,首枚星舰轰然拔地而起。但仅飞行了3分多钟,星舰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万众瞩目之间,幻作了一团巨大的火球。

现场多家专业航天传媒观察员指出,星舰33个捆绑式助推器中至少有6个未启动,而按计划只应有3个不启动。也因此,星舰似乎从一开始就处于奇怪的飞行姿态中,且未按既定计划在升空一分钟左右实现上下级分离,随后进入明显的失控旋转状态。

最终,星舰在升空3分钟之后发生爆炸。目前,NASA和SpaceX 均未透露,此次爆炸,是星舰自毁装置(FTS系统)自动触发,还是由地面人员遥控完成。

有趣的是,星舰爆炸仍漫天烟花时,马斯克就在推特上欢呼,称星舰“激动人心的测试发射”,对SpaceX团队表达了“热烈祝贺”,并称其“为几个月后的下一次发射学到了很多东西”。

SpaceX官方账号也表示,星舰成功地从发射台升空并爬升至墨西哥湾上空约39公里远地点,表示通过发射学到了大量关于航天器和地面系统的知识,“这将帮助我们改进星舰未来的发射”。

一些支持马斯克和SpaceX理念的媒体人,也随声附和。比如,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科学记者阿莫斯,在第一时间就为此下了结论——“这是可被视为‘巩固成功’的发射”。

“伟大的科技创新都需要冒险”

此次星舰发射,不仅是马斯克和SpaceX的项目,也是NASA项目的一部分。

眼见大笔真金白银散成“漫天烟花”,NASA负责人尼尔森虽未像马斯克及其追随者那样给出“成功”结论,更未“祝贺”,而是表示将展开调查,但仍给出了积极的支持性基调。

尼尔森表示,“历史上的每一项伟大成就都需要冒一定程度的风险,因为风险越大,回报越大,期待SpaceX(从此次发射中)所学到的一切,期待下一次飞行测试——以及更远的未来”。

相比之下,欧洲航天局总干事阿施巴赫的态度更为积极。阿施巴赫声称,此次星舰发射是“令人深刻的一步”,称赞其升空点火阶段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可学到很多教训”,表示“相信SpaceX将迅速解决问题并尽快返回发射台”。

当然,马斯克的“黑粉”们也没闲着。比如,华纳兄弟探索公司旗下有线及卫星新闻网HBO,就第一时间通过其推特官方账号发布了一张由卡尔金所扮演电影角色罗曼·罗伊顾影自怜的照片,讽刺马斯克和SpaceX的又一次文过饰非和报喜不报忧。

英国《每日电讯报》科学编辑莎拉·纳普顿,则抓住现场提供发射直播评论的SpaceX工程师因斯布鲁克用于形容此次爆炸的“专有名词”——“快速计划外分离”冷嘲热讽。

纳普顿称,因斯布鲁克这个即兴蹦出的新词,意在让大家相信“这不是每个人一望而知的、普普通通的灾难性爆炸”,并语带讥讽地祝贺,“这个世界又多了一个用于粉饰失败的新辞藻,对此我们都应该(对马斯克)心存感激”。

“星舰也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可以看到,迄今为止,支持星舰“成功说”的理由,几乎全部来自SpaceX的口径,即此次发射最高点已超越所谓“Max-Q”临界点。而在该点上,火箭进入高层大气之前的空气动力载荷最高,因此“发射测试已达到目的”。

马斯克和SpaceX支持者还争辩称,马斯克发射前曾表示,“只要发射上天且不砸坏地面发射台就算成功”,并说过“第一次发射入轨概率只有50%,但年底就能提高到80%”,因此这就是“成功”。

但是,同样有很多专家和普通人对此不以为然。他们指出,星舰所需测试的远不仅限于推力,同样要测试姿态控制、气动特性、星箭分离等,而这些重要项目,在此次发射中大多未及展开就戛然而止。

不仅如此,星舰是一枚以载人项目为主的重型运载火箭-飞船集合体,不论50%或80%的发射成功率,都意味着搭乘这款航天器的人员将冒着有去无回的生命风险,这样的“成功”,当然令人难以接受。

正如许多分析家所指出的,本身是杠杆投资家而非技术专业人士的马斯克,从来信奉所谓“快速失败”模式,即不待技术成熟就进行接二连三的大量发射试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其猎鹰和龙飞船在研发和使用周期中也是“射多炸多”,且至今也都没有投入批量使用,因此,不必对星舰初期的失败大惊小怪。

更有人指出,马斯克惯用这种“快速失败”模式,是基于杠杆投资者的本性,希望借此快速募集资金。而在接受NASA合同后,也必须采用这一方法“阶段性汇报”,以免项目拨款因项目进度拖沓而出现“三长两短”。

至于NASA附和马斯克,则多少有些无可奈何。另一条NASA重型火箭研发线——走传统路线的波音SLS出现诸多项目管理问题,不仅单发成本高达41亿美元,且进度缓慢。更要命的是,波音SLS一期的额定最大推力仅95000公斤,还不如历史上的“土星-5”,当然也远不及星舰。

如今,美俄航天合作已然走进死胡同,在其他研发线更不靠谱的现实情况下,美国航天时间紧、任务重,NASA眼看着星舰爆炸,也只能附和马斯克,把更大的期待放到下一次了。

撰稿 / 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 / 何睿

校对 / 赵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救人变“袭胸”,谁在用龌龊眼光审视善举?| 新京报快评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上海立大功!一针干细胞治愈14年帕金森,患者可连打三套八段锦

上海立大功!一针干细胞治愈14年帕金森,患者可连打三套八段锦

科学认识论
2025-07-15 15:16:46
特朗普的要求前所未有,中美台海交锋之日,美国盟友只剩一条路

特朗普的要求前所未有,中美台海交锋之日,美国盟友只剩一条路

博览历史
2025-07-14 20:25:57
江苏一官员任上被查!曾任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四天前还在参加公开活动

江苏一官员任上被查!曾任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四天前还在参加公开活动

潇湘晨报
2025-07-15 18:28:13
百岁甲鱼?成都锦江暴雨后现巨物,被老人捡走,网友:吃了折寿!

百岁甲鱼?成都锦江暴雨后现巨物,被老人捡走,网友:吃了折寿!

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2025-07-15 09:00:13
从菲律宾手中夺回11年的黄岩岛,可能永远也不会填海造陆!

从菲律宾手中夺回11年的黄岩岛,可能永远也不会填海造陆!

芳芳历史烩
2025-07-15 18:42:59
波音787空难原因揭晓,确实很“印度”

波音787空难原因揭晓,确实很“印度”

观察者网
2025-07-15 09:17:16
30国将派兵基辅,局势变成3对30,普京终于想通了,派人来京交底

30国将派兵基辅,局势变成3对30,普京终于想通了,派人来京交底

Ck的蜜糖
2025-07-15 14:29:29
中方不再口头警告,南海实弹击落,菲律宾紧急撤侨

中方不再口头警告,南海实弹击落,菲律宾紧急撤侨

小笛科技
2025-07-13 19:29:39
朱拉尼下令,6大精锐师开火,以军狂轰叙坦克,中东火药桶又炸了

朱拉尼下令,6大精锐师开火,以军狂轰叙坦克,中东火药桶又炸了

千羽解读
2025-07-15 19:04:57
连续4年造假,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董事长已被立案,2天前开会号召“全员共破困局”

连续4年造假,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董事长已被立案,2天前开会号召“全员共破困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21:40:50
朱雨玲父亲一番话,说出夺冠真因!难怪国乒女队9大巨星赢不了她

朱雨玲父亲一番话,说出夺冠真因!难怪国乒女队9大巨星赢不了她

嘴炮体坛
2025-07-14 17:42:17
全红婵家建房最新情况:邻居拒砍树致施工停滞,法律专家支招解困

全红婵家建房最新情况:邻居拒砍树致施工停滞,法律专家支招解困

二疯说球
2025-07-15 13:30:52
张子宇的母亲于瑛在中国女篮的替补席后第一排观战

张子宇的母亲于瑛在中国女篮的替补席后第一排观战

雷速体育
2025-07-15 20:36:13
甘肃“铅中毒”再现,“血铅检测”造假才是提级调查的重点

甘肃“铅中毒”再现,“血铅检测”造假才是提级调查的重点

空瓶子
2025-07-14 13:32:32
最后12小时,泰国向中国紧急求援,王毅一锤定音

最后12小时,泰国向中国紧急求援,王毅一锤定音

小笛科技
2025-07-15 12:34:58
马斯克说,美国的稀土一点也不稀缺,但稀土却要到中国提炼加工

马斯克说,美国的稀土一点也不稀缺,但稀土却要到中国提炼加工

南权先生
2025-07-15 18:06:47
中国1-0中国香港,获东亚杯第三名,赛后评分:国足6号排第一

中国1-0中国香港,获东亚杯第三名,赛后评分:国足6号排第一

侧身凌空斩
2025-07-15 16:56:08
4名正厅履新

4名正厅履新

鲁中晨报
2025-07-15 15:49:04
河南连发82条高温红色预警!家中玻璃“热炸”,大鹅热死在水塘:十多年头一次见

河南连发82条高温红色预警!家中玻璃“热炸”,大鹅热死在水塘:十多年头一次见

潇湘晨报
2025-07-15 20:36:06
特朗普骗了全世界?沉默18天,美军终于承认,在伊朗手里吃了大亏

特朗普骗了全世界?沉默18天,美军终于承认,在伊朗手里吃了大亏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7-15 12:47:22
2025-07-15 22:23:00
新京报评论 incentive-icons
新京报评论
新京报评论唯一官方账号
22198文章数 1128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英伟达H20解禁,黄仁勋吓坏平替?

头条要闻

男子解锁"硬核通勤":花3小时划船回家 开车只需25分钟

体育要闻

在中国效力10年,45岁的传奇外援退役了

娱乐要闻

董璇自曝再婚了!二婚老公被扒是张维伊?

财经要闻

国货美妆能否脱下“平替”外衣

汽车要闻

六座布局/深浅配色 仰望U8L内饰亮相

态度原创

健康
艺术
教育
时尚
本地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混编组队!京藏疆青蒙五地“足球小将”同场切磋球技 | 研学日记⑥

从冯禧到石凯!《你好星期六》嘉宾更迭史,何炅如何力挽狂澜?

本地新闻

裤子那里鼓鼓的,当代都市丽人都被女装做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