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治疗不是骗术,但如果你不了解这些知识,很可能被忽悠

分享至

专家介绍:何日辉,广州晴日心身医疗创始人,拥有19年多学科诊疗(MDT)实践经验;曾任武警广东总医院心理科主任、学科带头人6年;国内首家青少年成瘾治疗中心创始人;广东省社会医学会心理咨询委员会委员

我在此前的文章中多次介绍我们晴日心身医疗的核心心理干预技术——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现时,因我们对病理性记忆的理解更加深刻,已经迭代为“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

而且,为了便于读者们更好地认识催眠,我们写了多篇文章介绍催眠治疗的历史、科学机制、分类和适应症等。所以,关于催眠治疗的一些基本知识就不再赘叙了。

在我们接诊过的患者中,不少人自称以前也接受过催眠治疗,有的说有用,有的说没用,甚至个别患者称也接受过催眠下创伤修复,但是没有效果。

再仔细一问,便发现他们所接受的“催眠”五花八门,有比较传统的、常规的,也有比较深入有效的,但也有非常荒谬的,比如说催眠之前要服用药片、催眠就是睡着了等等,令人哭笑不得。

而且,很多人对“催眠”的理解很单一,以为大家所说的催眠都是一样的,并未意识到催眠有很多种不同的流派和方式。

所以,虽然社会上很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也号称其使用的是“催眠治疗”,但其实并不一定真的是催眠,甚至有可能是偷换概念,有意无意地打着“催眠”和“创伤修复”的幌子欺骗患者和家属。

今天便想借这篇文章想谈谈很多患者、家属都很关心的问题:

社会上现存的“催眠治疗”主要有哪几种?

它们到底有没有用?

患者和家属如何理性选择?

如何识别有误导、甚至欺骗成分的“催眠”?

催眠的定义及常见治疗方法

在具体介绍常见的几种催眠之前,先与大家探讨一下催眠的定义,或者说必备的特性。

目前世界上并没有对“催眠”的统一定义,不同的机构和催眠治疗师的说法不完全一致。

比如,美国心理协会(APA)曾经将催眠称为“一种专注的意识状态,在该意识状态下出现对周围注意力的缩减,对暗示的增强”。但这个定义过于抽象和粗糙,无法整合所有催眠学派的内涵。

相比之下,我更认可现代催眠学大师艾尔曼对催眠的解释:催眠是一种绕过个人批评能力而产生选择性思考的心理状态。

所以,我个人认为,催眠状态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个体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二是其必须暂时放下或者绕过批判性思维。

知道这两个特性非常重要,这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临床催眠,以及怎样更好地进入催眠状态。

而催眠状态有分为好几个层次,有多种分类。现代脑科学早已证实,大脑处于不同的状态时,会产生不同类型脑波,按照意识清醒的程度依次为:Beta波,Alpha波,Theta波与Delta波。

Beta波属于意识层面的脑波,我们清醒时大部分时间都处于Beta波为优势波的状态,大脑活跃而警觉。认知行为治疗就是在这个层面进行的,此时接受治疗的个体具有明显的批判性思维。

Alpha波是介乎于清醒和催眠状态之间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深度放松,又或是浅度催眠的状态,身体放松而内心宁静。我们平时闭上眼睛,放松心身,或者进行冥想、发白日梦的时候,一般就处于这种状态。

在下一级Theta波,意识脑波的活动大量降低,个体处于更加深层的状态,已经属于真正的催眠状态,可视为中深度催眠状态。此时身体十分放松,大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对于外界的信心呈较高的受暗示状态,批判性思维已经非常弱。

最深的深度是Delta波,意识脑波的活动极低,大脑的接受性比上一级更加强,我们临床实践发现,这种状态下更容易发现其内隐记忆层面的记忆,脑海中甚至会出现画面像放电影一样,细节和感受十分真实而清晰。我们认为这是深度催眠状态。

有了以上这些关于催眠的基本认知,接下来就能介绍不同的催眠形式了。据我了解,以及结合大量患者、家属的详细反馈,目前国内外心理咨询或者治疗领域最常见的催眠治疗有4种。

第一种,催眠下暗示治疗。这是大多数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所学习的催眠方法,主要通过语言的引导或者肌肉的渐进式放松法等,把个案带到Alpha波的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这种状态,不同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的说法不同,有的说这就是催眠状态,甚至说这就是深度催眠,有的说这只是深度放松。

但根据我上面的介绍就可以看出,这种状态绝对算不上深度催眠状态,只能说是浅度催眠,或者说是深度放松的状态。

如果心理咨询师简称这就是深度催眠,那可能是故意误导,或者是因为其对催眠缺乏全面的认知。

接着,到达这种状态后,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会针对个体的具体问题进行暗示治疗,比如让其想象能够引发积极情绪的场景(比如常用的大海、草地),然后给予某些积极的暗示。

比如,如果想令个体增加自信心,以下就是较为常见的暗示引导词:

“你现在更加自信,你过去所有的恐惧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和的感觉,从现在开始,你每次的微笑都将增加你的自信,能自如地与别人交流……”

“你面前的黑板上,写着代表你过去的自我的字,愤怒,失败,恐惧,懒惰,我要你拿起黑板擦,擦掉这些字……拿起粉笔,写下自信、快乐,动力……”

又或者,针对有高空恐惧症的,有的治疗师会采取以下这样的暗示:

“当你身处高处时,你感到非常平静和快乐,对高空的恐惧已经消失了。想象你自己在飞机上,感到非常快乐和平和……”

还有流传很广的“下心锚”技术。比如针对情绪焦虑的患者,催眠治疗师可能会这样暗示:

“当你双手触碰在一起的时候(触发方式,即心锚),你会感觉很平和,很平静”

这样多次反复,希望令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再出现焦虑情绪时,这个“心锚”可以被激活,其双手触碰在一起,马上感受到平和的感觉,这类似于建立一个新的条件反射。

总而言之,这种的引导词有很多形式,各种各样的技术;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围绕着个体的问题设计不同的暗示场景,不断反复。

显而易见,这种催眠治疗的操作难度较低,可复制性强,很多人多加练习,多准备几个不同的脚本,基本都能学会了。

而且,因为这种催眠不涉及创伤修复,催眠程度浅,因此没有明显风险,安全性高,几乎对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于是便成为了最常见的、最普遍的催眠方式。

那么这有没有用呢?应该说还是有的。大部分个体在这种催眠中会感到很放松,做完后有轻松感,甚至有愉悦感,所涉及的问题确实有所减轻,比如马上感觉更加自信了,充实了。

可是,这样的效果往往不持久,多数人很快就消失了,尤其是对于精神心理障碍患者而言,效果十分表浅,就像是在伤口上涂了一层止痛膏,治标不治本。而且,反复重复多次以后,效果很可能逐渐减退,患者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第二种,催眠状态下认知治疗。

首先,也是把个体带到Alpha脑波状态,浅度催眠或者说深度放松,然后在这种状态下对患者进行认知治疗。比如,引导其识别自己的不良思维模式,学会觉察,改变对待事物的错误认知,从而改善情绪。

虽然说这个方法叫做“催眠下认知治疗”,但我并不认为这是真正的催眠,其本质上还是在意识层面上进行干预。因为在接受认知治疗时,个体必然需要思考,需要与治疗师讨论,也就必然会产生批判性思维。

我在前面说过,催眠状态的必备特性之一是暂时放下批判性思维,或者绕过批判性思维。可这种方法里,个体仍有批判性思维,这就决定其无法进入真正的催眠状态。

可以说,这种方法的“催眠”程度比催眠下的暗示治疗还要浅,更加像是一种放松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论如何,有学者认为这是第三代认知行为治疗的流派之一,认为这是传统认知行为治疗的升级迭代。客观而言,这种方法较传统的认知行为治疗更好一些。因为在身体放松的状态下,虽然个体仍有批判性思维,但相对较弱,更容易接受治疗时的观点,而且大脑形成新的认知记忆更深刻一些。

不过,很明显,这种方法还是与创伤修复没有直接关系。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