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家曾经说过:“年轻人,或者说青春期就是一个危险,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鲜花。”
到孩子进入到青春期以后,父母往往就要小心翼翼地陪伴,这一阶段的小孩,好像无时无刻不在“失控的边缘”,让人怀疑人生,不明白自己哪一句话得罪了他们。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敏感的青春期,父母越较劲孩子越叛逆
近段时间,收到一位家长的留言,她表示自己被14岁的儿子折磨到崩溃。
儿子正在念初二,今年下半年就要进入初三,正是学习的关键期,可他不知道怎么了,就是读不进去。
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刷视频,对着那些无聊的段子嘎嘎乐,你催促他学习,他便应付了事,不到半小时就用“鬼画符”的速度写完了作业。
拿起来一看,正确率不到一半,你再多说了几句,他便不耐烦地跑进房间,把房门一关,躲在里面玩手机,到饭点都不肯出来,要爷爷奶奶跑去请。
果不其然,这个学期,儿子的考试成绩一落千丈,连班主任都找过来谈话,表示继续下去,进入初三肯定比较吃力,升学有点悬。
这可把家长急坏了,可她是多说多错,小孩压根不听劝。
想必不少的爸爸妈妈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完全就像变了一个人,开始叛逆、厌学,又变得敏感多疑,你越是跟他们较劲,他们越叛逆。
这是为何呢?
儿童心理专家认为,主要与以下两点有关:
1、孩子自身因素:自我意识发展,渴望自由
我们都知道,小孩进入青春期以后,其实到了自我意识发展的巅峰时期,他们总是渴望成为真正独立的大人,不希望受到父母的管束。
可现实却是,没有足够成熟的条件来帮助他们实现独立。一没有经济能力,靠着爹妈接济;二又没有独当一面的魄力,遇到挫折还是要求助父母。
现实和理想的碰撞,导致小孩的情绪变得异常,他们一方面责怪父母管太多,又埋怨自己不争气,所以自然每天没有好脸色。
父母偶尔一句稍微超纲一点的话,在青春期小孩听起来都很刺耳,也许你只是想表达自己的关心,但刚好刺中了他们脆弱又敏感的自尊心,于是便开始反抗,与父母对着干。
2、父母的因素:没有转变心态,拿自己的眼光来对标小孩
现实中,有不少父母总是用自己的想法来养育小孩,你们给孩子的太多、太满,明明他们已经到了该独立自主的年纪,还要被爹妈当成小孩,这就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
再者,不少中国式父母,总会用强权来压过孩子,他们对子女的掌控欲望太强,只要子女提出一点不同的想法,父母就会发脾气、不断地给他们讲大道理。
甚至反复强调自己的牺牲感,来道德绑架子女们,这样就会拉远你们的关系。导致孩子明明心里有事,却不愿意告诉你们。
敏感的孩子们,没有力量去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没有合理地宣泄情绪的途径,自然就会耽误学习,甚至出现厌学的情况。
那针对这些,父母要如何解决,既能拯救亲子关系,还能及时拉子女上岸,让他们变得孝顺又争气呢?
教育青春期的小孩,父母要做好一件事
即“学会闭嘴和认怂”!
心理学家杜威曾经说:“教育并不是告知和被告知,而是父母和孩子主动建设的过程。”
身为父母,我们与子女的关系是平等的,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我们自然要尊重对方的想法和意见,不要去侵占他们的空间。
尤其是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本身就比较敏感,对“个人权益”和“私人空间”看得比较重要,父母就要逐渐退出他们的世界,学会闭嘴和认怂,把舞台交给孩子们,让他们自由发挥,舞出精彩人生。
作家三毛在散文《送你一匹马》中有一段描述她和母亲生活的经历,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三毛提到,在多年前第一次回国,单独上街的时候,母亲突然追上来,一再叮嘱着她,要等绿灯亮了才能过街,红灯亮起时要停步,并不停地强调其过马路的危险之处。
而当时的三毛心里想的却是,要被母亲烦死了,于是跑着躲掉母亲的唠叨,心中也在埋怨母亲为何不信任自己。
这段描写,估计不少父母和孩子都深有感触,当父母的,总是担心小孩在外面闯荡会受伤,于是不断地唠叨、讲大道理、约束他们的行为。
殊不知,子女终究是要走出家门,进入社会,他们已经有了独立的勇气,父母要做的不是把他们当成笼中雀,而是要主动放手,让孩子去蓝天中翱翔。
学会闭嘴和认怂,把主动权交到孩子手上,这是每位父母和小孩都要经历的过程。只有让他们自己闯荡以后,才会变得更加独立有担当,才能体会到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开始更加孝顺、爱护你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