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制”是给每个人配备单独的桌椅和餐具,再将餐食进一步分配。但随着历史发展,吃饭已经不单纯为了果腹,还跟人情礼仪联系到一块,承载着人们情感寄托的合餐制,正逐步取代过去的分餐制。
然而,自新冠疫情2020年1月起在武汉爆发后,封城封村、交通管制也相继开始。
在新冠肺炎的冲击下,人们纷纷响应号召减少聚餐次数,因此分餐制逐渐被人们所推崇。
但是,分餐制并不是现今才兴起的一种新型进餐形式,实际上它在我国实行已有数千年之久。
分餐制根深蒂固
史料记载,中国在周朝时,就已经实行了分餐制。
在准备宴会之前,会在地上铺设一块大的席子,叫“筵”。每个人坐的地方再放一块小的坐垫,叫“席”。筵席上放着食案,食案上放着盛放食物的器具。
宴会时,不分贵贱、宾主,大家各自享用一份食物。这就是标准的分餐制。
那时候,食物不多,品种有限,大家的食物几乎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身份尊贵而吃更好的食物。在汉朝时期,人们还是以分餐制为主。
与分餐制一样,合餐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礼记》记载:“饭黍毋以署,共饭不泽手。这是指老百姓吃饭时,是把黄米饭装在一个陶盆里,大家轮流用手抓着吃。只不过,这时候分餐制是主流,合餐制发展缓慢。
到了宋朝、明朝以后,虽然权贵们依然采用分餐制,但普通老百姓家庭逐渐流行起合餐制。以至于到了今天,合餐制成为了主流的做法,反而是分餐制成为了罕见的做法。
合餐制为何流行?
一是桌椅的出现,助推了合餐制的流行。
权贵们拥有的资源多,哪怕是使用桌椅就餐,依然能够采用分餐制。可普通老百姓就没有这么多资源,也没有那么多讲究。桌椅、碗筷以及食物的缺少,使得老百姓更愿意采用合餐制。
二是游牧民族的影响。
北方游牧民族,由于烹饪和进食条件的约束,一般都采用合餐制。在南北朝、五代十国、元朝、清朝时期,随着民族之间的不断交融,游牧民族的合餐制做法,得以进入中原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分餐制向合餐制的转变。
元朝时,习惯共饮共食的蒙古人将分餐制带进中原。哪怕档次高的宴会上,他们也会铺上一块兽皮,大家围拢在一起,喝酒吃肉。到了清朝时期,连权贵都倾向于使用合餐制进餐。
三是饮食文化的丰富。
在宋朝时期,经济高度繁荣,产生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各式各样的菜品相继出现在餐桌上。这些菜品,有的适用分餐,有的确实不适用分餐,而合餐制能够轻松解决这些问题。
执笔话史
分餐制的历史渊源中国一直都有,并且观念较为根深蒂固。
而西方人的分餐制属于是半路出家的。由于中世纪末期黑死病的出现,人们为了避免传染,才导致分餐制的促成。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饮食观念的变化,同桌饮食已然成为了连接情感的纽带,使我们习惯于用合餐的方式来联络感情。
但分餐与合餐并非完全对立,在特殊时期,人们依然可以通过使用公筷公勺的方式来实现分餐与合餐的交融,既卫生,还保证人们的情感需求。
您喜欢分餐制还是合餐制?欢迎留言。
点赞关注我,与你一同,穿越古今,品百味人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