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往事回眸:我经历的1994年高考

0
分享至

1994年黑龙江高考准考证

又是一个高考季。当我们的孩子摩拳擦掌,紧张应对这场人生的抉择时,我的思绪却已飘向遥远的1994年。

1994年,我就读于江西某市某中学的高考补习班。这样的班,现在几乎已经消失了,但当年却很普遍。当然,班上的同学不全是高考落榜生,也有部分是因为对录取的学校不满意,决定重新征战一年的高考。

1994年,高考试卷全国统一,单模式并不相同。江西实行了高考科目改革,由过去理科考7门,文科考6门,统一改为文理科全部实行"3+2"模式,即文科是语数英加上政治、历史;理科是语数英加上物理、化学。我选择的是理科。

不用像今天一样开誓师大会,也不用老师手持教鞭,如唐僧般唠唠叨叨,教室里每天从凌晨6点到晚上12点,都是勤奋复习的同学——我们大部分都是农村来的,不用别人鞭策鼓励,我们也深深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用一句诗就是:不用扬鞭自奋蹄!

当年的高考时间是7月7、8、9三天。因此,高考季也被俗

称为“黑色七月”。

7月7日,正式高考的这一天终于来了!我们怀着兴奋而又紧张的心情,走进了那神圣而又严肃的考场!这次高考,有几个意外至今记忆犹新:

1994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得少于700字。

其实,之前几年的高考作文流行给一段材料或者几个漫画图片,让考生从中提炼思想,写议论文。所以,一看到干巴巴的“尝试”,一时感到意外。

现在想来,“尝试”其实就是那个年代的特色,解放思想,敢闯敢试。

1994年,国家刚刚结束了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整个社会充满了“思想再解放一点,步伐再快一点”的氛围。“尝试”,大概就是那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吧。

网络上流传着九篇满分作文,其中一篇是这样写的:伴随着第一声啼哭,我们来到这个世上。自从乌润的眼珠迎来第一轮朝阳,我们便开始了尝试。我们尝试辉煌的成功,尝试惨痛的失败,我们尝试那寂寞的秋夜,尝试那明媚的春潮。

我们在尝试中长大成人,直到有天我这样对自己说:“我要尝试塑造一个新我!”

在一个压抑的家庭走出这样一个脆弱而又孤傲的女孩。从小便少言寡语,只知道将心事诉予天边那抹孤云。尽管灯下思如泉涌,慷慨激昂,人前却口讷嘴拙;尽管成绩可同任何一个男孩争色,但机会来临时,却只能怯怯走开。那时的我怯如一只鹭鸶,一点足,便会匆匆飞去。每天用那冷漠的神情掩住一颗脆弱的心,作茧自缚,将自己埋在深深泥下。终于有一天,我不堪重压,终于有一天我不甘寂寞,默默中立了这样的誓言:“一定要走出旧我!”

时代的每一个音符,都可能是生活中的一块巧克力,都可能成为渲染生命的底色。

我全然不记得自己的高考作文写了什么,得分大概很低吧,因为语文满分150,我只考了95,数学却考了130多分。只是,阴差阳错,最后我竟然考上了文科的院校!嗯,生活的确是一盒巧克力,谁都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滋味。

第二个出乎意料的事,是我的考试座位,竟然是在第一排紧挨着讲台的地方,也就是在监考老师的眼皮底下。一抬头就见到监考老师厚如瓶底的眼镜背后那冷峻的眼神,刚开始让我感觉很不自在!

后来一想,反正也不能商量不能抄,自己做自己的题,在哪个位置不都一样吗?这样一想,心态平和了很多。

还有一个出乎意料的事,就是那年的数学试卷实在太难了,我最后三道大题没有全部做完,因为根本没有思路解着解着已经完全混乱!

数学考完以后,我看到几个女生在学校院子里哭得稀里哗啦,都认为自己考砸了,因此非常伤心!

我过去劝慰女同学:难都难,又不是只难我们自己,下一科考好就行了!

真没想到,我的下一科英语考试真的超常发挥了,考了116分,学校第二名,这是我从来没有过的成绩,连英语老师都感到惊讶!我感觉这还是得益于我当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发挥。

轰轰烈烈的高考结束之后,紧接着就是估分填志愿!

那时候实行的是考完之后,发给你标准答案,你对照答案,估计自己能考多少分,然后按估分填报志愿。

应该说,这种形式有很多不确定性,有的同学自己估分过低了,有的估分又过高了,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己大学的录取。从2007年以后,从河北开始,实行成绩公布以后报志愿,这就科学多了,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偏差。

当时我们邻班有个同学,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前三名,那次自己估分650分左右,准备报考北京邮电大学,班主任知道后就希望他报北大冲一下,他自己犹豫,怕考不上,后来校长竟然亲自出马做思想工作,希望他报北大或清华,同学最后第一志愿报了北大,没想到竟然录取了,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我那年接受班主任的建议,报考了政法院校。本来没当回事,没想到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竟然被录取了,从此人生掀开崭新的一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徐向前当副师长,刘伯承过意不去,向中央提议:子敬当政委如何?

徐向前当副师长,刘伯承过意不去,向中央提议:子敬当政委如何?

玉涵文化
2025-04-21 13:59:33
中钢网董事长报案被敲诈,警方不予立案

中钢网董事长报案被敲诈,警方不予立案

现代快报
2025-04-20 19:52:15
好多在上海当兵,是直接奔着落户到上海去的,真有这么容易吗?

好多在上海当兵,是直接奔着落户到上海去的,真有这么容易吗?

高原一剑客
2025-04-19 21:38:29
51分惨败创G1历史纪录!雷霆打爆灰熊:不公平对决背后是实力差距

51分惨败创G1历史纪录!雷霆打爆灰熊:不公平对决背后是实力差距

罗说NBA
2025-04-21 06:24:41
伦敦保卫战!利物浦再拿3分肯定夺冠,后3轮连打热刺切尔西阿森纳

伦敦保卫战!利物浦再拿3分肯定夺冠,后3轮连打热刺切尔西阿森纳

直播吧
2025-04-21 09:55:11
轰满分147分,147-0,7-2:赵心童力压世锦赛亚军杰克-琼斯

轰满分147分,147-0,7-2:赵心童力压世锦赛亚军杰克-琼斯

全能体育柳号
2025-04-21 05:46:05
比开药店还暴利的3个冷门生意,年入25-40万,适合闷声发财

比开药店还暴利的3个冷门生意,年入25-40万,适合闷声发财

李舟
2025-04-03 18:36:47
科技巨头财报季:本周特斯拉、谷歌、英特尔等公司业绩大揭秘

科技巨头财报季:本周特斯拉、谷歌、英特尔等公司业绩大揭秘

Wind万得
2025-04-21 06:35:46
18岁德国女孩追求25岁中国男生,同居仅13天,见丈母娘就被催生。

18岁德国女孩追求25岁中国男生,同居仅13天,见丈母娘就被催生。

小毅说事
2025-04-16 21:21:37
周锡玮呼吁大陆对台零关税,国台办主任提三步走,传递不一般信号

周锡玮呼吁大陆对台零关税,国台办主任提三步走,传递不一般信号

阿离家居
2025-04-21 14:58:13
博主:广厦外援布朗拒绝100万美元的归化薪资

博主:广厦外援布朗拒绝100万美元的归化薪资

雷速体育
2025-04-20 20:51:09
萨巴乞求奥胖决赛手下留情,奥胖:我最完美的比赛还没打出来

萨巴乞求奥胖决赛手下留情,奥胖:我最完美的比赛还没打出来

网球之家
2025-04-21 13:25:26
洋媳妇奇娜还未火化!父母来华见最后一面,大儿子淡定奔丧引争议

洋媳妇奇娜还未火化!父母来华见最后一面,大儿子淡定奔丧引争议

泠泠说史
2025-04-21 09:57:36
吴绮莉拒绝回应小龙女近况!女儿离家8年,盼母女关系破镜重圆

吴绮莉拒绝回应小龙女近况!女儿离家8年,盼母女关系破镜重圆

探长影视解说
2025-04-21 03:19:31
当年掏空家底,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5年过去,吉利赚了多少

当年掏空家底,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5年过去,吉利赚了多少

毒sir财经
2025-04-13 19:25:48
林诗栋无缘世界杯冠军,邓亚萍:他也是尽力了,雨果打得尤为出色

林诗栋无缘世界杯冠军,邓亚萍:他也是尽力了,雨果打得尤为出色

懂球帝
2025-04-21 08:11:22
欧盟援乌开启“丹麦模式”,俄罗斯可能被耗尽血液

欧盟援乌开启“丹麦模式”,俄罗斯可能被耗尽血液

小马聊天下
2025-04-17 21:36:00
郭晶晶一家闪现山西,住1266元民宿,儿子戴棉帽79岁霍震霆老好多

郭晶晶一家闪现山西,住1266元民宿,儿子戴棉帽79岁霍震霆老好多

小娱乐悠悠
2025-04-21 10:47:56
我和陌生女人工地搭伙3年,直到她离开后,我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我和陌生女人工地搭伙3年,直到她离开后,我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白云故事
2025-04-19 15:45:03
缺情商!王博死里逃生,赛后嘲讽青岛队,球迷:险胜没必要装这逼

缺情商!王博死里逃生,赛后嘲讽青岛队,球迷:险胜没必要装这逼

南海浪花
2025-04-21 06:47:08
2025-04-21 17:04:49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
熙熙攘攘皆为名利来来来往往
2313文章数 132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云南红河:“汉语桥”红河营顺利结束

头条要闻

领导许诺帮员工提高收入 结果骗光手下13人50万血汗钱

头条要闻

领导许诺帮员工提高收入 结果骗光手下13人50万血汗钱

体育要闻

不爱踢球的巴西人,成了乒乓球世界冠军

娱乐要闻

关晓彤鹿晗疑似分手,中断7年生日祝福

财经要闻

特朗普还没炒掉鲍威尔 就把美元吓崩了

科技要闻

宁德时代双发:新锂电充电5分钟跑520公里

汽车要闻

与众06 新的命名方式意味着新的产品序列即将到来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时尚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云游湖北 | 七仙女都爱的山水,双峰米酒一口上头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初夏穿裙子也太好看了,这些裙装穿搭好优雅,显瘦又高级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 先谈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