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是古代“宗”字庙号之中的极品庙号,一般王朝二代皇帝之中有作为者,多是上太宗庙号。
在历朝历代之中,基本上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太宗皇帝,但明朝却并没有太宗皇帝,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明朝最开始是有太宗皇帝的,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驾崩,上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是为明太宗。
不过没想到的是,114年以后,在嘉靖十七年(1538年)明世宗嘉靖帝改了朱棣的太宗庙号,将其升级为成祖,并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所以明朝是有太宗皇帝的,不过明朝的情况特殊,拥有太宗皇帝的时间只有114年,之后从太宗皇帝,成为了成祖皇帝。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纳闷了,朱棣只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不应该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宗吗。
这其实很简单,因为太宗庙号,是王朝二代皇帝之中,有作为的皇帝才可以上的庙号。
像建文帝朱允炆,他压根没有什么作为,在位仅仅4年,明明拥有碾压性的优势,却使得燕王朱棣造反成功,自己还被赶下皇位,是不知所踪,可谓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这样的失败皇帝,别说上太宗庙号,就是连庙号都不能上。
这点可以参考汉太祖刘邦死后的帝位传承,先是嫡长子刘盈继位,刘盈是一个仁慈平庸的皇帝,萧规曹随7年以后驾崩,因为刘盈并没有什么大作为,所以死后没有庙号,而且只是得了“孝惠”的谥号。
西汉是以孝治天下,除却太祖高皇帝刘邦,皇帝谥号都是2字,并且第一个字都是“孝”,所以刘盈的主谥号是“惠”。
这个谥号怎么说呢,有点明褒暗贬的意思,字面意思是柔质慈民曰惠,是一个好谥号,但是重点在于肯定皇帝个人的品德,而非皇帝的功劳,因为一般上这个谥号的皇帝,往往是比较平庸,是碌碌无为,但他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过错,所以出于安慰心理,给予其一个好的谥号。
汉惠帝刘盈之后,是吕后临朝称制的时代,期间有着前少帝和后少帝两位傀儡皇帝,吕后死后,大臣陈平和周勃联合西汉宗室,扫平了诸吕势力,废了后少帝,迎立刘邦的第4子刘恒继位为帝,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登基以后,是励精图治,颇有一番作为,和儿子汉景帝一起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所以死后不只是得到“文”字的上好谥号,更是被上庙号太宗。
所以以建文帝朱允炆的作为,是得不到庙号,得到一个“惠”字谥号,已经是很不错。
而朱棣虽然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但他是开国皇帝的第4子,又颇有一番作为,因此可以上太宗庙号。
同时太宗庙号,对于朱棣的意义太重要了,意味着他不是乱臣贼子,这是对他的最大肯定。
奈何114年以后,任性而心机深沉的后世子孙嘉靖帝,出于私心,对于朱棣的庙号升级,本来朱棣是太宗,按照嘉靖帝大伯明孝宗在位时期的定制,朱棣在太庙之中是百世不迁的,也不会因为嘉靖帝想让生父兴献王追封为皇帝,再上庙号进入太庙时被“挤出来”。
但嘉靖帝害怕阻力太大,所以进行了捆绑销售,下诏将朱棣的太宗庙号升级为成祖庙号,同时连带着将自己生父兴献王追封的明睿宗神主进入太庙,使得大臣们没法反对,因为一反对,等于也是在反对朱棣的庙号从太宗升为成祖,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嘉靖帝这么一操作,朱棣若是泉下有知,恐怕会气得棺材板都压不住,让他称祖的话,变相是在说他重新打天下,是乱臣贼子,这对努力了一辈子,证明了自己一辈子的朱棣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最后说起来,如果建文帝朱允炆上太宗庙号的话,不说符合不符合,就说最高兴的,莫过于宋太宗赵光义。
因为历数各个主要朝代的太宗皇帝,宋太宗赵光义,不说是水分最大,也是差不多,先是大哥宋太祖赵匡胤突然死去,他不明不白的继位,再是加大重文轻武的程度,使得武将受到各种掣肘,军队战斗力直线下降。
最后这位“高粱河车神”,更是两次北伐惨败而归,打光了宋太祖赵匡胤留下的家底。
宋太宗赵光义唯一的长处,也就是在政治上炉火纯青,加强巩固了赵宋皇室的统治,使得政权平稳交替下去。
但即使如此,他上太宗庙号都有些勉强,在主要朝代的太宗皇帝之中,宋太宗赵光义也的确是有些上不了台面。
所以如果建文帝朱允炆可以成为太宗,那么最高兴的莫过于宋太宗赵光义,有着这个水分最大的太宗在前面挡着,赵光义的太宗庙号的含金量也可以高大上起来,不过可惜的是,建文帝朱允炆只能是明惠帝,而不是明太宗。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中国大历史,更多独特视角,请持续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