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伟向孩子们介绍气象设备。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台州6月15日电(傅飞扬)“我外婆是一名老垦荒队员,16岁时就在团中央的号召下投身建设大陈岛。历经青春与辉煌的年月,如今80岁高龄的她仍然坚守在岛上。”近日,浙江台州首届“最美垦荒青年”、大陈国家基准气候站气象观测员孔庆伟受访时说。
13日,第七届大陈岛垦荒精神研讨会在台州举行,与会专家学者、政商人士共同解码大陈岛垦荒精神“不老”的内涵,“孔庆伟们”的故事也得以被更多人了解。
如孔庆伟所言,1956年,467名青年响应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号召,登上大陈岛,用一个又一个扎实的脚步,让“海上荒岛”成为“东海明珠”。而作为“垦三代”,孔庆伟成为“岛上观云人”,续写祖辈与大陈岛的故事。
2009年,他从南昌气象学院毕业,选择前往大陈气象站工作,从此开始了与风雨雷电打交道的气象人生。彼时,孔庆伟也拥有其他就业选择。但他坦言,坚守在小岛上,是因为从小就种下的“垦荒梦”。
第七届大陈岛垦荒精神研讨会现场。 傅飞扬 摄
“我出生在大陈岛,这里有我从小吃到大的姜汤面,家家户户晾晒的鳗鱼鲞,课后嬉戏的大陈岛青少年宫,军民共建的淡水库,巍然挺拔的甲午岩……一切都熟悉而令人心安。”孔庆伟说。
除了习惯的生活环境,外婆口中有关“岛上观云人”的故事,也常常令年幼的他心驰神往。
“1956年,大陈气象站还称作‘大陈海军气象站’。当年,一群刚刚从北京气象学校毕业的十八九岁的小伙子来到这里,他们的任务是新建气象站,地点是大陈岛望夫礁山顶。”孔庆伟说,这群年轻人和驻岛官兵干了整整两天才开辟出一片观测场地,“随后又花了一个多月用于安装仪器设备、测量海拔高度、制作专用图表等工作。”
孔庆伟介绍,1957年4月1日,海军下大陈气象站正式成为国家基本气象台站,从此中国天气图上多了一个“58666”(下大陈气象站的站号),填补了浙江中部沿海近海气象资料的空白,为渔民出海捕捞安全提供了保障。
回忆起“岛上观云人”的故事,他如数家珍——1961年10月4日,当年第26号台风正面袭击大陈岛,处于台风中心的气象站风力在12级以上,时任观测组长的王宝源带领4名战士坚守在值班岗位上10多个小时,测得台风中心最低气压为910百帕的宝贵资料;2004年,台风“云娜”席卷台州,损坏了自动气象站,李银来等3名值班人员用绳子把彼此绑在一起,匍匐着爬过10米的天桥,艰难完成1小时1次的加密人工观测和发报工作……
寒来暑往,四季更迭。在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指引下,大陈岛气象人薪火相传,先后获得国际台风业务试验一等奖、全国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工作中的孔庆伟。 受访者供图
在常人眼中,气象工作似乎很浪漫,与大自然相处的朝朝暮暮,听风、看雨、观云,怡然自得。
但孔庆伟告诉记者,气象站工作是单一甚至枯燥的——年复一年对大陈岛气象站的观测场进行巡查,每天8次人工观测气象数据,24小时持续观测。
如果遇上台风天,便是每一位气象人同风雨的赛跑。2019年9号台风“利奇马”,给孔庆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台风登陆前,大陈岛出现了60.3米每秒的大风,但一到观测时间,我们还是出去检查了设备。”孔庆伟说,当时他们几个观测员穿着雨衣、打着手电筒,大家绑在一起向前,风雨打得脸生疼,眼都睁不开,只能抱成团,一步步挪到观测场,再一个个检查过去。
14年气象生涯转瞬而过,孔庆伟不曾后悔。他说,虽然很少有机会能享受城市的繁华,但每次看到甲午岩的日出,每当邂逅大陈岛的“蓝眼泪”,或是抬头看向垦荒纪念碑时,他内心的坚守就更加笃定。
“垦荒人的后代,血液中都是垦荒的因子。我爱大陈岛,更爱我的气象事业。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青年选择回到海岛,建设我们最美的大陈岛。”(完)
(中国新闻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