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武/钱德兰)二O二三六月四日,农历癸卯年四月十七,我们带着美好愿望,踏着祖先朝圣的脚步,离开省城,驱车寻找定远县蒋集镇“竹培堂"钱氏宗祠原址。
远离了大都市的繁华,打开车窗,迎面扑来的是新鲜的空气,花木的香味随着流动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到达了目的地。
原址,一块五千多平米的空地上长满了杂草荆莿遍地,难以行走,老祖宗留下的古井依然如初,水清如镜,映照着我们的脸庞,见证着历史沧桑,人间悲欢离合。
由于历史原因,“竹培堂“宗祠在文革中被毁了,几十年来,纯朴的乡邻怀着对神灵的敬畏,从未占这块地一毫。几十年来一直空着。
相传,“竹培堂"始祖兆基公之子旺公在元末明初的鄱阳湖大战中,当时两军对垒,两败俱伤,残不忍睹,旺公一人侥幸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
大战前,旺公为求平安归来,亲自去了龙虎山,向髙僧说明来意,高僧被旺公的精神所感动,亲赠一张神仙画,并嘱咐旺公一定要背在身上,方可性命无忧,旺公遵照髙僧嘱咐照做了。
果真灵验。
战争结束,旺公打算从湖口至九江一路北上,到全椒去山东,无奈饥饿难当,留在了安徽,随后把父亲、叔父也接来了,定居在了定远…旺公的九世裔孙如容公建立了钱氏宗祠,起名“竹培堂”世人称“金斗”钱氏。后来,旺公回到军中,由于战功卓越,封都督佥事一职(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助理,从三品),神仙画后来一直保存在“竹培堂",在“三反”“五反"期间被毁了,画虽然被毁了,画上的神仙一直依然在我们的心里,护佑人们的平安,永享康泰。
话说在一九三八年,日本扫荡期间,曾经到张洼路七里塘钱大郢村,一把大火烧了整个村庄,当时村里全是草房,奇怪的是大火烧到村中间的一间时,两边的墙火自动灭了,日本疑惑不解,推开门见有神仙神位,立马敬香磕头,后来乡里人一直都敬拜这位神仙。
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多少动人的故事变成了一个个传说…
二0二一年农历六月初二,我们从长江之滨翻越武夷山脉驱车一千三百公里,来到大海边上的惠安崇武古镇,戚继光炮台哨所巍然屹立在大海之边,全国人民无一不知戚继光这位民族英雄,可是又有几个知道在崇武古镇还有一位从"竹培堂"走出来的英烈。
——无祀祠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穿越时空,钱储在崇武古镇家喻户晓,一座崇武城,一部英雄传。
钱氏“竹培堂"钱忠授任崇武任正千户(正五品),堂号是姓氏迁移中永远不变的符号,从钱忠开始入崇武,时刻践行忠孝节义,爱兵恤民,建设海防,组织军人训练研究战术,正确处理好地方与军队关系,赢得了朝廷信任和军民拥戴,后来他的六世孙世袭了崇武千户一职。
明嘉庆年,东南沿海倭寇最为猖獗,卅七年(1558年)三月,倭寇大举围攻崇武减,钱储率领全城军民紧闭城门,严阵以待,还拿出了自己的奉金向富户购买粮食分发给缺粮士兵和居民,军兵严防死守十几天,倭寇死伤很多,只得退却。
第二年,倭寇又再一次次的来犯,在钱储的带领下,全城军民同仇敌忾,奋力坚守,打退了倭寇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嘉庆卅九年四月初二,倭寇又卷土重来,利用大雾天气,在士兵戒备松懈的凌晨攻陷了崇武城。此时钱储己六十一岁髙龄,按朝廷规定退休在家,子孙们劝他带着家眷妇幼暂避锋芒,,他却十分冷静,对家人们说:我家世代固守崇武一百六十五年,拿国家俸禄,是为国为民尽忠的时候了,于是就披上战袍,率领全家男丁与百户王铁一道与倭寇进行了殊死的巷战拼杀,不幸殉职,全家全部殉难。
这场惨烈的战斗持续了四十多天告终,倭寇为报复,对钱氏家族的府邸家庙等进行了烧掠,没留下一片瓦,一扇门。钱储走了,他率领全家抵御外敌入侵,誓死保卫家乡与民众的英雄事迹一直活在人们的心里,朝适追封为“靖江侯”!人民尊他为“老爹”,并为他雕塑了横刀立马的雕像,建立一座无祀祠。
钱储走了,留给我们后辈的是爱国爱家的情怀,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感叹,无限的凄楚,我们拿什么回报英烈?真想为他再建“竹培堂”宗祠,恭迎英烈亡灵回家,教化子孙后代!
向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独立英勇奋斗的的英烈们致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