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市场上的流行词“成分党”已经火了蛮久啦!成分党指的是特别关注化妆品或护肤品成分的人。特别当某些大V安利产品时说「里面添加了xx成分,具有xx功效」,感觉专业度蹭蹭蹭往上涨!
但只要产品里面含有某种网红成分就效果卓越吗?成分堆料越多就对皮肤越好吗?今天小茉莉就带大家了解下活性成分添加量的那些事~
目录/contents
●有效添加的评判标准?
●各成分有效添加浓度是多少?
●浓度越高就越有效吗?
●成分种类越多越有效?
有效添加的评判标准?
并不是有添加就有效果
化妆品成分多达上千种,有些需要高添加才能达到起效浓度,有些哪怕添加百万分之一就有很强的功效。
很多集美误认为“含量0.1%”就是辨别“概念性添加”的标准,但实际上有些成分含量高于0.1%并未发挥功效,仍是“概念性添加”;而有些成分含量低于0.1%发挥功效了,是真实有效添加。
所以辨别“概念性添加”的重点是起效浓度。不管含量高于0.1%,还是低于0.1%,只要达到起效浓度就能发挥真实的功效,这才是评判的标准。
各成分有效添加浓度是多少?
成分不同,有效添加浓度不同
常见护肤品各成分的浓度:
玻尿酸
(起效浓度:0.02%)
玻尿酸是目前自然界中保湿性较好的物质,被称为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
添加量0.02-0.05%左右就有保湿效果,如果是玻尿酸原液会添加到0.2%以上。
A醇
(起效浓度:0.08%)
A醇是经典的抗老成分,能加速胶原蛋白生成、增厚表皮层、加速表皮代谢等等。
因为A醇能够轻易被皮肤吸收,所以0.08%的添加量就足以让维A起到抗老效果。
维C
(起效浓度:5%)
维C可以抗氧化,也有促进胶原蛋白生成功效。
5%的维C就能够起到上述说的两种效果。维C浓度越高越刺激,到达20%后,即使再增加浓度效果也不会有提升,可以理解为20%是皮肤吸收维C的上限。
维E
(起效浓度:0.1%)
维E主要功效也是抗氧化,浓度在0.1-1%的维E均能起到抗氧化效果,也是浓度越高抗氧化效果越好。
烟酰胺
(起效浓度:2%)
烟酰胺渗透力也不错,浓度在2-5%就可以改善色素沉着。3%的烟酰胺更能抵抗蓝光照射对皮肤产生的伤害,5%烟酰胺提亮肤色的效果会更强。
377
(起效浓度:0.1%)
明星美白成分377(苯乙基间苯二酚)一般0.1- 0.3%就可以起效,浓度过高也容易出现刺痛、红肿等不良反应,典型添加量一般是0.2- 0.5%之间。
活性肽类
(起效浓度:几十个ppm)
活性肽类只需要微量添加就可以起到作用,其添加量可以低至十万或百万分之一(即10ppm-1ppm)。
例如乙酰基六肽-8起效浓度几十个ppm,主要用于减少动态纹和表情纹。蓝铜胜肽起效浓度几十个ppm ,主要功效是刺激胶原再生。
浓度越高就越有效吗?
浓度越高并不是越有效
很多刚入门的「成分党」均会陷入酱紫的迷思吧……浓度高的才是良心?含量太低的均是唬人的?
浓度和效果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美白成分「烟酰胺」。
3% 的烟酰胺添加量能达到美白效果,5%烟酰胺添加量的美白效果或许确实能稍好些,但是添加量再往上调…
浓度越高,带来的刺激也越强,因不耐受而引起泛红刺痛的几率就更高。
成分种类越多越有效?
成分种类越多并不见得有效
有些成分适合单打独斗,有些成分需要团体作战。
比如美白和抗氧化的产品,通常需要借助许多路径才能实现功效。简单而言,如果你只堵截了它的一条「路径」,能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当然搭配其它成分的「团体作战」也有许多模式,也并非均能「打胜仗」。为了便于理解,将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列为 3 种情况:
A四两拨千斤
微小的的成分或技术加进产品,会让主成分的功效发生倍数的提升,从而更大可能地节省成本、改善肤感、提升效果。
比如将「乙酰化玻尿酸」和「小分子玻尿酸」科学配伍,能有效抚纹、减淡纹路。
B一山不容二虎
顾名思义,辅助成分对主成分具有负面的影响,也就是拮抗作用。
C和平共处
成分之间没有什么太激烈的反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