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大放水,老百姓该如何正确看待M2,破除货币贬值恐慌

分享至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广义货币M2在2008年是47万亿,到2023年2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达到275.52万亿,增长486%。

现在网上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拿广义货币M2来说事,贩卖焦虑。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我觉得有必要出来说一下,这巨量的M2到底怎么回事,是否真的能引发网上贩卖焦虑的那些人所说的那些严重后果。

贩卖M2的焦虑,无非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鼓吹央行在大量凭空印钱

二,鼓吹M2增加多少,就同比例地让货币贬值多少

三,鼓吹这巨量M2,未来一定会涌入房地产和股市,引诱你去炒房炒股。

总之,怎么能让你恐慌就怎么说。

下面,我就一一来反驳。

央行是否真的在大量凭空印钱

答案是不可能,也没必要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现代货币的产生原理。

现代货币的产生早就摆脱了单纯印钞的方式,主要就是靠信贷派生,那么信贷是如何派生出新钱的呢?

我们知道,银行最主要的作用之一就是放贷,吸收一些人的存款,然后再放贷给需要贷款的人。但央行规定银行的存款必须扣除存款准备金,所以,比如你存进银行100元,假设存款准备金率是10%,银行扣除存款准备金10元后,剩下90元可以用来放贷给别人。有人贷款拿到这90元后,只要他把这些钱花出去,那么宏观来看,这些钱兜兜转转还是会回流到银行系统。此时,银行系统就新增了90元,于是银行再次把这90元扣除存款准备金后拿出去放贷,比如扣了10%元还剩81元,然后别人拿到这81元贷款后花出去,这些钱兜兜转转还是会进到银行系统里,然后银行再扣除存款准备金后拿出去放贷,这样循环往复,直到被存款准备金扣到可以被忽略的程度。

你仔细思考下,是不是这个过程中,最原始的基础货币只有你刚开始存进银行的100元,其他的都是银行通过循环贷款给凭空制造出来的。这每一次的贷款都是在产生一次新的货币,货币就这样被创造了出来。而这个循环的过程叫做货币乘数

在当下的存款准备金利率下,货币乘数大概是8左右。也就是说,你存进银行的100元,差不多可以被银行通过反复信贷派生出八倍的钱来,而这些被贷款出去的钱只要不压在箱底,最终兜兜转转还是会流回银行系统,变成银行账上的存款,最终变成成广义货币M2的组成部分。

所以,这些钱都只是银行账上的数字,此过程中,央行并没有直接印钱出来。而M2的定义就是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各种类型的定期存款,基本上躺在银行账上的绝大部分数字都可以算进M2。

所以,你明白没,大量的钱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被信贷给创造出来的,是因为有那么多人去贷款,所以才产生了那么多的M2,根本不是阴谋论说的央行故意凭空印了那多钱,导致产生那么多M2,这可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也是为何,我国的M2如此巨大,但绝大部分普通人手里却没几个钱的根本原因,因为这巨量的M2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根本不是现金财富,而是巨额债务,你欠的每一笔债,都会变成银行账上的M2。

为何我国过去这些年,M2增长这么快?也正是因为过去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房地产和基建的繁荣,创造出了巨量的信贷,随之创造出了巨量的广义货币M2。

来看个具体的数据。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