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600多年建城史,文化底蕴深厚,城市文脉绵长。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济南文化,既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今天的济南,充满精气神,为更好展现城市文明底色与人文底蕴。为全面、立体、生动展示济南泉之美、城之美、人之美和深厚文化积淀,“济南市软实力展示平台”已于2023年2月9日上线。该平台最新制作的“解码软实力•济南范儿”系列双语微纪录片第十期正式上线,并同步在全网发布,让“魅力泉城”踏上新征程,让济南声音越来越洪亮,助力提升济南城市软实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吕剧,原名“化妆扬琴”、“琴戏”,是山东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也是全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济南吕剧是由山东琴书吸收民间艺术花鼓、小曲、沌腔等发展演变而来的曲艺形式,现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其曲调富于变化,语言淳朴生动,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朴实无华、优美动听,题材多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近日,爱济南新闻客户端记者走进济南市吕剧院,近距离感受这一传统戏曲的魅力。
济南市吕剧院成立于1951年,前身是济南市鲁声琴剧团,是山东省建团最早的吕剧表演团体。剧院几代吕剧艺术工作者创作、移植、改编、演出剧目共230余台,获全国、省市各级专业比赛数百项,演出足迹遍及全国十余个省市,并曾走出国门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多年来,济南市吕剧院不断重视强化青年人才培养,始终将青年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传承发展吕剧艺术的前提和支撑。
何瑞雪是济南市吕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她于2001年进入济南市艺术学校学习吕剧表演专业,2005年进入济南市吕剧院工作至今,主工青衣、闺门旦,拜国家一级演员王淑芝为师研习林派艺术,成为吕剧林派的第三代传人。她嗓音高亢甜美,扮相俊美大方。工作中兢兢业业,常年坚持在演出一线,每年参加送戏下乡、社区、部队、校园等各类形式演出百余场,在剧院新创演、移植的十余部大型吕剧中担任主要角色。从艺20多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次在全国、省市各级专业比赛中获得荣誉。
来到剧院以后,何瑞雪先后排演了很多的传统剧目和新编的现代剧目,比如有《借年》、《闹房》、《姊妹易嫁》、《半夜夫妻》、《莫愁女》,现代戏《生命日记》、《长歌尽美》、《刘胡兰》、《江姐》等。
这些剧目大多都是讲的老百姓身边的故事,以家庭伦理剧为主,还有一些比较凄美的爱情故事,以及红色题材的现代吕剧,特别深入人心,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非常符合大众老百姓的审美和品味。同时,剧中的念白采用的是济南官话,也就是济南人的方言,生动亲切,非常具有地方特色。
作为一名戏曲演员,真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何瑞雪坦言,要想更好地在舞台上表现,就需要日常反复地排练、修习。“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管是唱腔、台词,还是人物角色的状态,都需要反复地练习、琢磨。做到熟能生巧,然后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努力都是放在背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在背后默默地去学练,这一过程相当漫长而枯燥,只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最后才能非常完美地绽放在舞台上。
从艺20多年,何瑞雪一直坚守在这条路上,回想早年在艺校的时候,每天早上5点就要起来上早工,不分寒冬酷暑;送戏下乡的时候,即便下着大雪大雨,哪怕底下只有一个观众,演出也不能停;夏天天气炎热,户外演出的时候穿着三四层厚厚的戏服,再加上舞台灯具的照射,一场戏两个小时坚持下来真的是不容易。
虽然要克服很多困难,何瑞雪说,观众一直以来是她最大的后盾,对于演员而言,最开心的是得到观众的认可,他们的掌声可以治愈一切艰辛,当自己塑造完一个人物,演完一部剧,台下瞬间响起掌声的时候,是对演员最大的安慰和鼓舞,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激励自己的一个动力。
吕剧作为一门传统艺术,走到今天不容易,一代一代一辈一辈的老艺术家的精神,激励着年轻的戏曲人。未来,济南市吕剧院将持续提高队伍的艺术水准,不断培养有潜力的艺术人才,为青年演职人员搭建更好的事业发展平台,提供更多、更好的展示机会,为广大观众献上更多高质量的戏曲作品,展现吕剧非遗艺术的魅力,为戏曲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策划:卞思杰李永
执行策划:张锋王常胜陈博文
记者:陈博文
摄像:张齐耀陈博文
剪辑:陈博文
包装:蓝传鑫
设计:唐天慧(实习)
翻译:李潇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