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祐元年(904年)八月的一个夜晚,内心苦闷的唐昭宗正在借酒浇愁,宫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有人高喊:“皇帝在哪里?”
唐昭宗警惕地竖起耳朵,就听传来女人凄厉的叫声,以及昭仪李渐荣罕见的吼叫:“宁可让你们杀了我,也不许你们伤害皇帝。”
唐昭宗暗叫一声“不好”,他腾地站起身就想寻找宝剑。可惜来不及了,蒋玄晖和史太率领一百多手执兵器的士兵气势汹汹地闯进大殿。
唐昭宗无处可躲,只好单衣薄衫、光着脚,绕着大柱子跑。史太迅速追赶上来,手提刀落将他砍翻在地。
李渐荣也追了过来,一头扑倒在唐昭宗身上,试图用自己娇弱的身体保护皇帝的性命。史太等人毫无顾忌地乱刀齐下,将李渐荣和唐昭宗一起砍得血肉模糊。
大唐帝国的皇帝唐昭宗李晔,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38岁。
自古皇帝被杀不是什么稀奇事,隋炀帝说过,“皇帝有皇帝的死法”,要有尊严,哪怕是亡国之君,野心家们也会给他们一个体面的结局。像唐昭宗这样被人公然追杀的场景,历史上独一无二。
唐昭宗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何落得如此下场呢?
唐昭宗李晔是唐懿宗的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文德元年(888年),21岁的李晔在宦官杨复恭的操弄下登上了皇位,也迎来了他苦命的一生。
大唐在唐武宗、唐宣宗的努力下,曾经有过短暂的复兴势头,可惜唐懿宗、唐僖宗两代皇帝的荒淫怠政,再次将大唐推向深渊。此时天下烽火连天,各地强蕃自立,朝内宦官当道、文臣勾心斗角,大唐已经奄奄一息。
作为高祖、太宗的子孙,唐昭宗“攻书好文,尤重儒术,神气雄俊”,很有唐武宗的气质风范。即位当年,他便任命贤相、礼遇大臣,致力于改革,意图恢复先朝气象。
但历史没给他机会,大顺元年(890年)发生的一件事打断了唐昭宗的计划。
那年,李克用在与赫连铎、李匡威的战争中落败,朱温借机跳出来向唐昭宗提议:应该乘胜追击,干掉李克用。
李克用这个人很复杂,他曾经帮朝廷打败黄巢,是大唐重生的大功臣。却又勾结王重荣等人兵围长安,害得唐僖宗二次流亡。
宰相张濬义愤填膺:这种逆臣贼子,必须除之而后快!另一位宰相杜让能则坚决反对:李克用曾经有功于社稷,朝廷何必介入藩镇之间的恩怨,为人所用?
在这件事上,文官集团与宦官罕见地达成了一致,神策军中尉杨复恭也认为:如今国破家亡,咱手上就这点兵力,千万不能惹是生非了。
但张濬收了朱温的贿赂,信誓旦旦地保证可以轻松消灭李克用。唐昭宗本来就痛恨这些强蕃,又担心惹怒朱温,于是便同意由张濬主持讨伐李克用。
结果表明,这是一个灾难性的决定,张濬连战连败,朱温袖手旁观,大唐禁军损失大半,最后只好向李克用低头才逃过一劫。
一场危机刚刚结束,内斗又开始了,唐昭宗无法容忍杨复恭的跋扈,发起了对杨氏宦官集团的歼灭战。
这场战斗表面上唐昭宗赢了,杨复恭父子被彻底荡平,实际上最大的赢家却是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这家伙借机扩大地盘,占了45个州。
李茂贞远比李克用更难对付,野心膨胀的他不断威逼唐昭宗,稍不如意就进京“探视”唐昭宗。
自中唐以来,藩镇军阀们担心挨刀,打死也不进京,如今都变彬彬有礼了,随时可以跟皇帝亲密互动。尤其是李茂贞,他的领地与长安近在咫尺,伸腿就到。
唐昭宗为了拔掉这个钉子,下旨李茂贞转任山南西道节度使。李茂贞一口回绝,还回一封极具侮辱性的信:老子离开凤翔,万一哪天你当了流浪汉,谁收容你?
唐昭宗忍无可忍,决定对李茂贞挥拳头。杜让能赶紧阻止:不行啊陛下,咱肯定打不过人家,到时候人家以“清君侧”为名打进长安,您恐怕学汉景帝“诛晁错”,也不能阻止灾祸。
唐昭宗早就被怒火烧昏了头,押上所有的赌注对李茂贞开战了,结果正如杜让能所料,禁军几乎全军覆没。
这场灾难性的战争,让朝廷失去了仅有的武装力量,从此大唐帝国的皇帝就成了案板上的鱼肉。
李茂贞率领大军大摇大摆地进了长安,唐昭宗被迫按他的意愿,接连诛杀了三位宰相,其中就包括杜让能。
李茂贞觉得还不过瘾,试图废了唐昭宗,拥立吉王李保。万事俱备时,李克用出手了,晋军从太原一路杀奔河东,准备大干李茂贞。
李茂贞见势不妙,裹挟着唐昭宗逃离长安,真的尝到了当流浪汉的滋味。
李克用确实够生猛,他接连打败李茂贞,逼得李茂贞杀了干儿子向李克用求和,并乖乖地撤回到凤翔。再次回到长安的唐昭宗,从这一刻起开始倚重李克用。
乾宁三年(896年),李茂贞再度卷土重来,唐昭宗自知无力抵抗,第二次踏上流亡之途。而李茂贞则再次光顾长安,又将京城洗劫、焚烧了一遍。
眼看着唐昭宗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局势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朱温拿下洛阳,关东悉数落入他的手中。
人们都认为朱温能战,其实他的政治才华远在军事能力之上,这家伙从黄巢义军的一名降将开始,一路做大,靠的就是政治手腕。他不断挑动各藩镇之间,以及藩镇与朝廷之间的战争,而他自己则悄悄吞并周边的武装,闷声发大财。
朱温的崛起终于惊醒了李茂贞、李克用、韩建等人,他们竟然达成了一致意见:合力对抗朱温,送唐昭宗回到长安。
就这样,唐昭宗奇迹般地再次重生。然而,大唐已经是朽木不可雕,唐昭宗才缓过一口气来,却再遭劫难,宦官刘季述发动兵变囚禁了唐昭宗,并拥立年幼的小太子为新皇帝。
唐昭宗被废后,刘季述将他囚禁于少阳院,还用铁水灌死了锁头,只在墙脚挖了一个洞给他送一点尽可维持生命的食物。冬季来临,缺衣少食的唐昭宗一家饥寒交迫,小公主冻得整日哇哇大哭。
一年后,朱温率军冲进长安,杀了刘季述等宦官,重新复立了唐昭宗。不过朱温审时度势,他并没有留在长安,而是选择了回撤洛阳,静候大唐这个烂桃子继续腐烂。
果然,朱温刚刚离开,李茂贞又开始蠢蠢欲动了,他再次来到长安,企图控制朝政。他介入,让朝廷再度撕裂,朱温二次兵发长安,李茂贞则将唐昭宗掳掠至凤翔。
这是唐昭宗的第三次流亡,作为李茂贞的俘虏,他活得形同乞丐。
彼时,朱温围困凤翔,与李茂贞展开了大决战,一年多时间的恶战,导致凤翔城内弹尽粮绝,出现人相食的惨状。据史书记载,那时候城内明码标价:人肉100钱每斤,狗肉500钱每斤。
史书用了很隐晦的方式表达,唐昭宗应该也被迫吃了那东西。即便如此,李茂贞哪里舍得供应唐昭宗?绝大多数时间里,唐昭宗只能自己架一口锅,熬豆麦粥喝,长期的营养不良,让他走路的力气都没有。
天复三年(903年),李茂贞再也撑不下去了,他被迫向朱温求和,一边杀了投靠他的二十几名宦官,一边将唐昭宗移交给朱温。
朱温也没跟李茂贞纠缠,带着唐昭宗回到了长安。
经历了一场噩梦的唐昭宗,对朱温感激涕零,他册封朱温为梁王,授予天下诸道兵马副元帅。
唐昭宗真的幸福了吗?呵呵,只能才脱虎口又入狼窝,朱温一点不比李茂贞可爱,这头“瘟猪”先将所有的宦官屠杀殆尽,然后又将唐昭宗的最信任的妃嫔、大臣杀了个光光,最后他一瞪眼:跟我去洛阳。
唐昭宗哪里有反抗的能力,他被迫第四次离开长安,从此就成了朱温的阶下囚。一年后的天复四年八月,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朱温派蒋玄晖、史太公然杀害了唐昭宗。
唐昭宗在位16年,历史上很少有像他这么窝囊的皇帝,他这一生被宦官欺凌、被藩镇欺辱、被大臣玩弄,一次被废黜,一次被废未遂,四次流亡,最后又被公然追杀,连死都没有一丁点儿尊严。
其实唐昭宗的开局虽然很糟,但至少要比汉献帝强得多,下场怎么就比汉献帝还要惨呢?
抛开历史大势不谈,唐昭宗自己确实也犯了太多的错,北宋思想家胡寅就直言不讳地批评唐昭宗水平拙劣,远不如汉献帝。
盘点唐昭宗的一生,这位志向远大的皇帝确实存在先天缺陷,并犯了一些大错。
首先,唐昭宗受限于成长环境,个人能力确实不足。
自唐玄宗开始,皇室子弟就过上了“大集体”的生活,他们被集中居住于“十王宅”、“十六王宅”、“百孙院”,应该生活起居都由宦官负责,同时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严格限制和严密监视。
这种严防死守,确实让他们失去了勾结外部势力干预朝政的能力,但圈养式的环境,也让他们沦为与外界隔绝的动物。因此,晚唐的皇帝能力呈现堕崖式下降的趋势。
唐昭宗也一样,没经过任何历练的他,做出了太多低能的决定,导致在与藩镇的博弈中越来越被动。
其次,唐昭宗的个性缺陷太明显,常常因怒兴兵,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晚唐的政局极其复杂,皇帝需要极大的耐心,而唐昭宗却很任性,他不顾自身实力的限制,先后发动对李克用、杨复恭、李茂贞的军事行动。
正是这三次因怒兴兵的举动,让朝廷的禁军丧失殆尽,从此他这个皇帝就成了人见人欺的傀儡。
再对比一下朱温,唐昭宗连给他提鞋的资格都不够。
最后,在连连挫折之下,唐昭宗性情大变,沦为昏君。
在第二次逃亡生涯结束后,唐昭宗变得刚愎自用,拒绝所有的进谏,甚至忠奸不分,胡乱杀害大臣。
他还沉溺于酒精的麻醉,醉酒后又大发淫威,随意杀害身边的宦官和宫女,搞得人人自危。刘季述废黜唐昭宗就跟这件事有很大关系,也正是这件事,引发了更大的危机。
唐昭宗死后,朱温立他的第九子李柷为帝,是为唐哀帝。三年,朱温又杀害了李柷,大唐彻底灭亡。
虽然唐昭宗不是亡国之君,但事实上唐朝在他手上已经脑死亡了。对这样一位皇帝,您怎么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