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9日,第二届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全球技术创新发展峰会在湖北武汉成功举行。本次峰会以“链上荆楚,积厚成势”为主题,汇集了来自政府、学术界、产业界的众多海内外嘉宾,围绕区块链基础设施、底层技术在金融、贸易、文化、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展开了交流,共同探讨区块链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
峰会上,多位国内外权威专家带来了多场高水平主题演讲,内容涵盖对前沿领域的探索、对新业态发展潜力的展望以及对分布式技术发展成果的总结等各个方面,分享了他们的成果和经验,也为国内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接下来,我们将为所有关注分布式技术和下一代分布式可信互联网发展的读者呈现这些精彩纷呈的主题演讲。本期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信息技术中心副总经理陈国的分享,题为《创新、开放,BSN中移链赋能新发展》。
演讲全文整理如下,为便于阅读,有所编辑修改: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非常高兴能有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下,作为 BSN 的整个核心底链技术之一的中移链,我们的一些推进和想法。
我们一直在协同整个 BSN 的发展,一直在大力的不断演进,不断升级,不断推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坚信安全、创新、开放是推动整个区块链进一步发展的根基,这也构成了区块链信任架构的基础。
从创新方面来看,我们认为涵盖了技术、应用、融合。技术创新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我们在会上讲了很多关于技术的创新。区块链自身的技术演进已经超越单纯的技术或专业,已成为一项国家政策和行业共识的基础设施。
作为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不能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更需要从设施层面考虑,使技术成为可运营、可运维、可管理的基础设施,这将带来创新和价值变现的更大空间。
区块链作为基础设施,核心的自我掌控也非常关键,虽然很多方面仍源自国外。然而,随着国内对核心技术的掌控,尤其是密码技术的融入,我们的自主掌控能力越来越强,为满足中国自身需求带来了更好的差异化技术发展。
在应用创新方面,我们认识到区块链对许多行业来说似乎很近,但实际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更深入了解行业特点和应用场景,将区块链技术与各行各业更好地结合,为不同行业提供更有价值、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释放区块链的价值。
融合的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应用技术需要结合在一起,孵化新的业务形态和模式。这也是我们在中移链推动中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
另外,区块链作为技术支撑手段,需要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更好地融合,产生新的创新领域和支撑。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创新,推动区块链更好地发展,实现安全、创新、开放的信任架构。
开放是中移链作为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特点,涵盖开放的设施、开放的治理和开放的生态。开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开放的治理架构、模式和手段来支持区块链作为基础设施的运营。
开放的生态也非常关键,区块链本身源于开放技术。在推进区块链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开放技术进步,让更多人能够简单获取技术并与应用匹配,是区块链落地和支撑创新应用的关键。最简单的一点就是打破技术封闭,让更多人参与和获取技术,共建共享生态体系,实现开放创新和安全。
中国移动从2016年开始打造区块链,历时7年。最初并不是要销售产品或对外输出能力,而是源于我们自身的需求。中国移动拥有近10亿移动客户、超过10亿物联网用户和接近三亿有线宽带用户。我们需要实时监控每个用户的信息状态、订单状态、计费状态等,并实现信息交换和同步。过去,信息的一致性和无损性一直是难题,区块链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解决方案,改善了内部业务的往来和结算。基于庞大的用户规模和网络基础,中移链在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上与电信级网络要求保持同步。
在中移链发展过程中,我们积累了有效的支持手段和丰富的运营经验。在可靠性、可维护性和稳定性方面,我们在业界和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突破,并有信心为各方客户提供服务。
目前,我们已为超过百家客户提供服务,涵盖金融、医疗、工业等12个行业,我们持续推进中移链的演进,从技术、规范、安全体系和自主可控性等方面不断提升。同时,我们对国民算法进行了全面适配,并通过了相关测试。
为保障数据安全、系统安全和运维安全,我们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面向未来的发展,我们积极探索更大的应用空间,通过创新提升区块链的价值,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融合也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已经在实践中不断推进。
我们致力于适应新的场景和业态,融入国内外双循环大环境,扩大区块链应用服务的范围。为了更好地支持各方,近期我们计划对BSN中移链进行开源,开放底层代码、增强技术和基础应用。我们将提供基于开源框架的专业技术服务,并提供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培训体系,以帮助大家掌握相关技术和框架。相信通过这些举措,我们的区块链服务能力将得到提升,与各方建立更好的合作与连接。
下面,我将简要介绍几个面向新发展和场景的解决方案。
首先是面向数据要素流通场景的区块链应用,尤其是发挥大数据的作用方面。许多中央到地方到行业一直在做非常多的解读并发布政策,去年的数据20条为整个大数据应用开拓了新空间和制度框架,使大家有更多实验、推进、创新和总结的空间。
许多地方政府建立了大量数据交易所,但真正运转起来的很少,主要问题在于数据交易完成后如何交付和使用。结合中国移动在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我们提出了支撑整个数据交易流通的一个综合设施的数据互联网的解决方案。
我们将运用通信网络的云计算计算能力、网络能力,以及基于大数据构建的隐私计算能力,并嵌入区块链的能力。通过区块链技术,对整个交易过程进行可查、可证、可管,采用数字身份和通证技术实现数据要素分类、授权确权和分支化管理,利用智能合约增强数据要素流程的全流程合规。记录整个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计价规则,实现收益可分配、可计量和可验证。
关键是对数据进行更好的基于统一框架的治理。我们采用联盟化的管理方式,共享数据治理规则,为整个数据要素流通奠定基础。通过记录全数据要素各环节的流程和时间关联,为数据流转中的发送方、接收方和监管方提供全方位的穿透式监督能力。目前,我们已经与许多地方的数据交易所合作,有些已经开始试用我们的解决方案。
在大模型方面,近期尤其在ChatGPT发布后,涉及算力、数据、模型和参数等方面的协同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数据的流动、模型的部署和应用都牵涉到安全性和可信性的因素。
目前大多数大模型是通用的,不论是国内的阿里、百度还是国外的,但我们认为大模型的广阔应用空间在垂直领域。对于特定领域的应用,我们需要在通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增强性的训练,进行参数调整和进一步处理,甚至进行针对具体场景的增强训练。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数据的流动和模型的协同训练与共享,同时也涉及到数据的所有权问题,因为训练数据可能与模型的拥有方和平台的拥有方分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解决信任问题和监管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区块链技术来实现训练过程中数据交换的安全、透明和可追踪,同时提供大模型训练任务的可信编排能力,以保障大模型的安全部署和合规运行。在上面提到的数据要素流通中,我们也利用区块链技术提供了全方位的穿透式监管能力。
第三个方面是多域的协同职责点解决方案。中国移动作为一个总分结合的公司,拥有总部、20多家专业公司和30多个省公司。在区块链的框架下,我们需要统一协同好各个层级的管理、运营和数据要求,实现数据的互通和各种应用的全网开发与部署。
为此,我们在内部应用的基础上开发了主子链的解决方案,兼顾了不同层级总分架构下的管理运营、数据共享和创新推广的需求。这个方案也适用于政府部署,例如在建设省链和地市链时的融合与结合。
目前,我们涉及到十几个行业,推动相关应用,部署的节点已超过500个,覆盖了十几个领域,业务量已经超过250亿,8年来平稳运行,保障了通信网络和客户业务的安全平稳运行。
非常感谢这个机会与大家简要分享我们在中移链发展中的考虑和期望。未来,我们希望能够与大家一道,以创新赋能产业,以开放推动发展,共同围绕数字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欢迎转发评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