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领略瑶乡厚重的历史沉淀,请点击美丽恭城公众号快捷阅读并关注
恭城九板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有个“洞藏银砖”的民间传说
有历史记录以来,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镇白燕村委会九板自然村古人世居在交椅村(九板村包含交椅、界头两小村),为瑶族人从千家垌逃离分居至此后的唐氏瑶人后裔,全部为瑶族人口。
交椅村后山形如交椅故而得名,后又人口增多再发展到界头村即现村委所在地。因九板村居古荆东路线上,古代,湖南商人途经广西均在九板歇脚,来往的人多了,部分商人就在九板建立商铺既现在的九板街。所以现代人还以九板街上人和村上人区分,其中新屋村是以交椅村人陀绍民在村北面修建新堂屋而得名。
(九板挑水岩)
在交椅村的后山脚有一个天然的山洞,洞中有一潭清泉延伸至大山之中,泉水冬暖夏凉,交椅村人历代取此泉水饮用,从地面至潭水处壤有石阶,古人取水均以桶装肩挑故名为“挑水岩”。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村民把石阶用水泥浆混凝土沏平。2023年7月份,村民又将村子到洞口的弯曲小路扩宽硬化,现岩洞口冷气扑面而来,实为村民修闲纳凉的好地方。至于洞中是否是传说中的九板桥存放银子的岩洞就不得而知了,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访,但是“九板”村名的来历与银子有关,请看以下本文作者在2019年采集的民间传说:
“九板”村名的来历
为何叫“九板”?九板又称“九板桥”,村名的来历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在古时候,九板村后背山有一个山洞,在山洞里面有一条狭长的暗河。在暗河上,有十块石板架起的桥。在最里面的石板桥尽头,四壁有十八板银子墙,每板墙有十八块银砖,每块银砖有十八斤。
话说兵荒马乱的古代,某天,一小股落荒而逃的叛兵来到交椅村,他们被朝廷的军队追得无路可逃,叛兵们纷纷逃进一个隐蔽的山洞躲藏。叛兵沿着山洞进入到洞中深处,一位受伤的士兵把刀放在地上,哭丧着脸说,当官的叫我们造反,说有好处,反造不成,命快丢了。大伙纷纷附和,为首的军官为了安抚他们,拿出身上仅有的银票,遣散大家。
叛兵们陆续走出洞外逃命了,只剩下军官一人在里面躲藏。他白天龟缩洞内,晚上出来到附近百姓家讨吃。一天,他回到洞中生活取暖,发现洞壁在火苗的高温下有点变形,他爬开火堆,用刀一划,发现墙壁是银色,开始以为是钟乳石,但是仔细一看,竟是银子的。原来银子常年在洞里,表面微微有些发黑,没仔细看,是看不出银子的。
那个军官赶紧拆墙,墙壁全是一层银砖,数量多得令人瞠目结舌。不久后,银砖被堆在一起,层层叠叠像小山一样。那些银砖每块都是八寸长,三寸半宽,两寸厚,也不知道在墙壁里封藏了几多年。军官抱起一块看了看,觉得那银砖有些沉手。
人心贪念起来“蛇吞象”,军官一个人挑起两百斤的银砖就想出洞中,哪知才走出里面第一板桥,就踩断石桥,跌下深深的暗河里死了。
银砖继续封存在里面。很多年以后,一位乞丐在山洞里栖身,他孑然一身,深入山洞里安顿下来。随着时间一长,他也发现了银砖,他用竹篙搭桥,慢慢滑到了银砖边。不过这位乞丐不是贪心的人,他只取了三块银砖做生火架灶煮饭用,就是这样,他慢慢从洞中腾挪拿出三块银砖出来。后来他靠着三块银砖起家,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这个秘密直到他临死时告诉了他的儿子。
乞丐的儿子觊觎这些银砖,很快带人找到这个山洞。他们把所有银砖撬开打包,准备带走。这时,天崩地裂,山洞整体坍塌了,里面的人都被埋在下面,至今连洞口都找不到了。这之后,九板石桥洞里银砖的故事就流传下来。古人口口相传,故事版本演变就多了,后来九板石洞慢慢演变为“九板”村名的由来。
作者 郑智敏 文/摄 宋族民对本文亦有贡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资讯请您点击以下标题阅读:
1、 2、
3、
4、
5、
6、
7、
8、
了解恭城最新资讯,请及时关注“美丽恭城”“小区业主团结号”公众号
茶江风 系列全媒体
欢迎投稿各类作品,代发各类正能量信息
投稿邮箱:gcbs123@163.com
报料电话:13114735773
法律顾问微信号:143453911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