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五年的税延养老险正式落幕,将与个人养老金并轨。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通知,整个衔接工作在年内完成。
自个人养老金制度于去年横空出世以来,税延养老险就陷入“撞车”的尴尬境地,税优相似,但购买便利性和国民认知度远远不如前者,而且试点五年人气不足,因此及时“退出”,也是及时“止损”。
税延养老险的使命告一段落,其在试点过程中暴露的手续繁琐、税优不足等缺点,应该被后来的制度所重视和借鉴。事实上,税延养老险购买不自由问题,在个人养老金制度上得到了很好的矫正,账户制的设计,使得购买个人养老金,不必像购买税延养老险那样令人望而却步。
但税延养老险税收力度偏小的问题,从扩容的税优健康险到个人养老金制度,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当然,涉及税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协调不易,如何用好“免税”这个优势,如何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养老投资需求,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为什么不行?
税延养老险截至2021年10月末,累计实现保费收入6亿元,参保人数超过5万人。 之后的数据没有再公布。
数字不会说谎。
税延,本来是赋予保险的先发优势,结果试点遭遇堵点,最后买方意兴阑珊,卖方偃旗息鼓。于是,税延直接跃进,在个人养老金制度里扩大“普惠”至银行、保险和基金,使得起大早的保险养老产品没有将优势转化为胜势。
归根结底,产品没有变成商品,没有洞见客户需求,再大的价值主张没有载体,也会变成无根之木。税延养老险作为一个市场化的产品,不能提供便利和比较优势,其步履维艰,也就不令人奇怪了。
首先说便利性,税延养老保险产品程序繁琐,投保人要先去指定平台注册,然后去保险公司投保,再每个月登录前述平台打印扣税凭证,然后再去单位抵税。这样的购买体验匪夷所思,充满着前市场化时期的古早气息,在线上化、移动化和智能化的今天,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不言而喻。个人养老金制度显然吸取了这样的“经验”,让人跟着账户走,而不是跟着单位走,至少,在便利性上从负值变成了1.0。
再说税收优惠力度,最高1000元对于有着养老保险需求的中高收入群体而言,聊胜于无。随着个税免征额的提高和专项税前扣除的增加,个税缴纳人数大幅下降,这样的税延并不能引发骚动。
便利性和税收优惠双双不足,导致税延养老险覆盖人群有限,同时也使得保险公司销售动力不足,局限于团险一端,最后彼此拉扯着螺旋下降,愈发籍籍无名。
要怎么才行?
个人养老金制度形成了对税延养老险的强替代,也在市场和舆论场掀起了声浪。 截至2023年6月底,根据人社部的数据,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超过4000万。
一年多的时间,这样的成绩不可谓不斐然。但4000万账户对应的缴存资金只有200多亿元。显然,按照12000元的人均缴存资金上限来算,观望者众多。
激励不足。作为一款产品,个人养老金产品比税延养老金更像个商品了,但距离爆款尚远。惠民保和3.5%增额终身寿险能成为爆款,前者胜在花小钱办大事,后者则基于纯粹的收益比较优势,都是触及了需求痛点和国民心理,所以席卷市场。而目前的个人养老金产品,简言之,风险不高,期限不长,收益率有优势但并不惊艳。金融机构求稳为主,先“占坑”,再说怎么占领心智。
税收优惠,是养老产品的最大优势,也契合长期和长钱的内在要求。但是目前的税优力度,很难成为护城河。无论是新近扩容的税优健康险2400元的个税优惠,还是个人养老金每年12000元的缴存上限,都只能说是师出有名,而难以打开激励阈值。其既限制中高收入群体抵扣的热情,又加重低收入群体在领取时的3%个税负担,承受着夹心压力。
囿于现实情况,与税相关的统筹,已经超过了金融监管一家的权责范围,而涉及到多个部委之间的协调,特别是在财政吃紧的当下,更不容易。因此,个人养老金产品的突围和爆发,与其等待税收力度的从天而降,倒不如发动自下而上的“底层革新”,从产品设计创新思路,更加契合人们的需求焦虑,进而提供解决方案。
一周回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