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孙子放学,老师却说查无此人,得知真相婆婆将家产给大儿子

分享至

温馨提示:本文为付费内容,前1/2免费阅读

接孙子,查无此人

陈阿姨清晨的心情如同一汪宁静的湖水,它泛着温和的涟漪,充满期待。今天,她早早地离开家,前往接她的掌上明珠,小孙子李浩,放学。

陈阿姨一直以来都将李浩当成她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贝。虽然她有两个儿子,但自从小儿子和小儿媳给她带来了这个小生命后,陈阿姨的世界就彻底改变了。她爱怜地看着李浩成长,每一个进步都让她感到无比的自豪。

但今天,当她到达孙子李浩所在的幼儿园时,陈阿姨的内心被一种奇怪的不安所笼罩。她看着那些孩子们,希望能在其中找到自己亲爱的孙子。然而,孩子们的面孔似乎都变成了陌生人,没有一个是她期待中的那个可爱的李浩。

她走到一位幼儿园的老师面前,试图冷静地询问:“我来接李浩,他在哪里?”老师皱起了眉头,疑惑地看着陈阿姨,像是听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

“李浩?”老师反复摇头,“这里没有叫李浩的小朋友,只有一个名叫孟浩的。”

陈阿姨的心开始怦然而动,她的脸色变得苍白。她再次坚定地说:“不可能,李浩一定在这里上学。”

老师也感到为难,他们学校的记录是清晰的,没有任何一个叫李浩的学生。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大部分的小朋友都被家长接走了,只留下了陈阿姨和老师在孤独地对峙。

绝望的泪水差点涌上陈阿姨的眼眶,但她知道不能束手无策。她取出手机,打电话给自己的小儿媳,希望她能解释这一切的谜团。

没过多久,小儿媳匆匆赶到,脸上带着一抹焦急。她试图向老师解释孩子的身份和来历,希望能解开这个令人困惑的谜题。

那天,小儿媳接到了一个紧急的电话,通知她陈阿姨要去接李浩,她急忙放下手头的工作,冲出了家门,匆匆来到幼儿园。她与老师耳语着,试图解释这个令人困惑的局面。

老师眼睛一亮,顿时明白了一切,然后热情地叮嘱陈阿姨:“阿姨,您的孙子名叫孟浩,下次您再来直接说叫孟浩,咱们班上确实没有叫李浩的小朋友。”

陈阿姨听着老师的话,愣住了。她的小儿子明明姓李,小儿媳姓孟,怎么会有这种混淆?更令她感到不安的是,她一直以为孙子的姓氏是李,但现在却听说孙子改姓孟了。更令她愤怒的是,她竟然被蒙在鼓里,不知情地继续为他们提供每个月的金钱支援。

回到家后,陈阿姨终于忍不住了,她质问小儿媳为什么改了孙子的名字。她记得当初,小儿子曾向她保证,孙子一定会随着李姓,绝不会跟随小儿媳的姓氏。她觉得被背叛了,甚至连个通知都没有。

小儿媳则怒气冲冲地回应:“姓孟又怎么了?你要是不来接孙子,就别抱怨。我请了两个月的假,这个月的全勤又没了,你就会看不起我们。”

事实上,陈阿姨和小儿媳之间的关系一直都不怎么好。如果不是因为孙子的缘故,再加上她和老伴都对小儿子格外宠溺,陈阿姨根本不会选择与小儿媳共同生活在一起。

这一场争吵只是他们长期积压的不满情绪的爆发。家庭的矛盾和复杂性,有时候比外人看到的要深远得多。在这一刻,他们的争吵只是表面,更多的是彼此心中的痛苦和无奈,扭曲了亲情的本质。

背后的故事

小儿媳的话语如刀刃一般,直刺陈阿姨的心。她一直纠缠着小儿媳,试图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最终她被彻底击垮,只能匆匆地收拾行李,连夜离开了这个家。在她临走之际,小儿子试图挽留她,劝说她不要冲动,告诉她现在孩子跟随母姓很常见,只要孩子是他的亲生儿子,就已经足够了。

陈阿姨听着儿子的话,心头更加沉重。这些年来,她和老伴对待小儿子一直是宠爱备至,不惜付出金钱和精力来支持他。然而,最终她没有得到一句感恩的话,甚至连孙子的姓氏都被小儿媳改了。这一切都让陈阿姨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和痛苦。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