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寺院礼佛的时候
会发现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
菩萨眉眼低垂,似合未合
慈悲的目光俯视众生
眼中蕴含无尽的智慧
于是便有人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佛菩萨为什么不睁大眼睛呢?
随大乘佛教之兴起,佛像之雕刻始盛行,故诸大乘经典中有甚多关于造像因缘及其功德之记载。
佛像面相多圆润丰满,敦厚温和,慈祥,不怒自威,色彩鲜明,轮廓清晰,精致细腻,栩栩如生。
菩萨为何都是眉眼微睁
据说佛祖成道后,眼睛是二分开八分闭的,二分观外八分观内,二分观世间八分观自在。
佛门中常说的菩萨低眉,追溯起来则跟隋朝时期一个典故有关。
隋朝时,史部侍郎薛道衡有一天到钟山开善寺参访,正巧一位小沙弥从大殿向庭院走来,薛道衡突然动念头想考考这位小沙弥,于是趋前问他:“金刚为何怒目?菩萨为何低眉?”
小沙弥不假思索立即回答:“金刚怒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此话一出,薛道衡一脸错愕,惊讶于小沙弥的才思敏捷。此后,“金刚怒目、菩萨低眉”成为大众所熟识的用语。
佛教主张慈悲主义,能给予他人乃至一切众生之乐称为慈,能拔济他人乃至一切众生之苦称为悲。
佛菩萨为了普度众生现慈悲相,“低眉菩萨”是形容菩萨的相貌慈祥,以慈悲摄受众生。
半睁眼是佛的外像慈悲代表
「不舍六道众生,同时又不忍全睁看到六道众生的痛苦」。佛教导我们用心眼去观世界,就要达到“禅”的境界。简单地讲,就是要“外不着相,内不动心”的一种静止状态。
另一层含义是指:众生之病,不是昏沉,就是散乱,所以半闭眼睛,有助于禅定。
菩萨、佛祖半闭着眼睛,寓意“常观己过,不盯人非”。意思就是为了告诉世人,做人一定要多关照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去找客观原因,佛菩萨的心是谦下的,永远都是低着头找自己的问题。
而佛菩萨的造像永远半闭着眼,微低头的塑像风格也很契合朝拜者的处境。试想一下,你拜完佛,许完愿,佛菩萨也正慈眉善目地看着你,是不是忽然有种很开心、很踏实的感觉?
菩萨见众生一切苦,心生悲悯,外相上则不拘一格。所以,慈眉善目,何尝不是是慈悲无量呢?
菩萨为什么低眉?她不愿意让众多的人来叩她,而愿意我们自己把自己修炼成她的样子。
最美的风景在自己心里,何苦去求别人?
图文 :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