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孙矿玲:让苹果成为陕西“土特产”的金招牌

0
分享至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这为做优做强乡村产业、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作为陕西最大的“土特产”,陕西苹果带动200 万农户、近千万人从业,一头连着农民的好就业、高收入,一头连着农村的生机和活力。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已经成为陕西省农业领域覆盖面最广、从业人数最多、收入增长贡献最大的朝阳产业,成为富民强省的支柱产业。陕西苹果产业的发展可谓“土特产”实践中的一篇生动文章。

发展乡村产业,天时地利极为重要。做好“土”字文章,关键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依托当地的资源禀赋、条件优势,选择适合种养的类型、发展的方向。就陕西而言,历经近百年发展,陕西与苹果,互相成就,已然一体。陕西渭北黄土高原是世界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

依托于此,历届陕西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抓苹果产业发展,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优质苹果集中连片种植基地。同时,依托资源禀赋与市场需求导向,拉动产业向优生区布局、在优势区聚集,构建了渭北南部、渭北北部、陕北山地三大苹果产业带。特色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

做好“特”字文章,不是简单地发展哪项产业,而是要结合实际,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把特色资源转化为致富一方的特色产业。只有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科学发展的道路,才能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树立自己的品牌。

陕西山地干旱,劳力紧张,便大力推广发展旱地无支架密植节水高效栽培的“3332”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矮化密植+短枝型”栽培;品种一家独大,导致优质不优价,便开展新品种和新技术研发,先后培育出“瑞雪”“秦脆”等新优品种,实现质优价高……陕西苹果一路发展,数量与质量双双提升,离不开陕西人对苹果的一路精心呵护与改造。

如果说“土”是乡村产业的本色,几乎与生俱来,“特”则是基于本色的提升与初加工,有了更大的市场属性和竞争力。但乡村产业要发展壮大,终究要在“产”字上深耕,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推动产业全链条升级,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陕西的苹果园区,随处可见的一棵苹果树、一个苹果园,涉及的已经不仅是种树、育果和采摘,还有繁育、分拣、包装、物流、销售、电商等环节,背后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截至目前,陕西省苹果全产业链产值更是接近1300 亿元。

时至今日,我们完全有底气说,苹果是陕西“土特产”的金招牌。面向未来,我们将抢抓部省共建战略机遇,发挥“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擦亮这块陕西“土特产”的金招牌。(作者系陕西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农产品市场》2023年第20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陕西乡村振兴融媒体平台
陕西乡村振兴融媒体平台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与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陕西省乡村振兴局共同建设的新型专业化涉农主流媒体平台。
2194文章数 20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