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 ,流失海外百年的圆明园西洋楼石柱回归故土,首次在圆明园遗址公园正觉寺 的 “最上楼”一层 同公众见面 。
历经百 年辗转 , 7 根石柱终于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成为继原位 于西洋楼海晏 堂的马首铜像后,又一批回归原属地的圆明园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此次回归的石柱共7件,均为汉白玉材质,通高约80—92厘米,立面有雕花造型,品相较好,推测均来自西洋楼遗址区。
这些石柱正面纹饰以西式番花、贝壳纹等西洋雕花为主,侧面花瓶内花束则以具有吉祥寓意的牡丹、玉兰、荷花、菊花等中国传统花卉为主,圭角卷云纹、开窗的海棠线雕刻方式等亦与中国古建望柱、栏板相同,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文化内涵。
圆明园西洋楼建筑主体仿西方巴洛克风格建造,常在建筑上设立石柱作为望柱或栏杆连接物使用,同时还具有装饰的作用。两侧没有雕花的石柱应为建筑上的联排装饰物,两侧饰有花瓶或花纹的石柱则用于楼梯或楼层平台栏杆部分,花瓶的样式则是配合栏杆形制雕刻而成。
专家介绍,该组文物原存于挪威科德(KODE)博物馆,该博物馆旧藏中有大批民国时期文物。原持有者于民国时期曾长期在中国工作,该组文物应为其在此时期获得并流出中国。
漂泊海外百年,经多方10年间密切合作努力,这批石柱最终回到原属地。盼更多流失海外文物回归祖国!
来源:央视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