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22.1个月!贝福替尼实现mPFS超长续航。
近日,贝达药业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正式批准其旗下第三代EGFR-TKI甲磺酸贝福替尼(商品名:赛美纳)新适应症上市,即用于“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L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作为一款中国原研的国家1类创新药,贝福替尼此次一线治疗适应症的获批无疑为EGFR阳性的NSCLC患者再次带来了长期生存获益的福音。
图1 甲磺酸贝福替尼一线适应症获批公告
无惧EGFR突变难题,
贝福替尼强势破局
早在1959年,有学者首次分离并确定了EGFR的作用,并在医疗界随后的研究中逐步发现EGFR突变与一些全球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癌症发病机制直接或间接相关,包括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头颈癌等[1]。过去的20年里,EGFR靶点的药物研究蓬勃发展,随着药物的数据更新和迭代上市,临床诊疗观念也不断革新。目前对于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抗癌能力更强、入脑能力更好的三代TKI已经成为优选治疗方案。
然而,临床上仍面临着一些诊疗难题。与19del类型不同,EGFR-TKI对21 L858R突变患者的疗效较差,临床预后受到影响;此外,EGFR-TKI的毒性谱各不相同,安全性也是临床选择用药的重要考虑因素;易发脑转移是EGFR突变人群的特点,临床对于EGFR-TKI的颅内病灶治疗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这些问题,三代EGFR-TKI贝福替尼应运而生,通过多项临床研究验证,以优异的PFS和安全性数据证实了其在EGFR阳性NSCLC患者中非同凡响的优异疗效,为广大患者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预后的改善。
打造超长一线治疗PFS,
颅内疗效显著
此前发表于《胸部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JTO)的IBIO-102的研究结果已经显示出,75-100 mg贝福替尼在经EGFR-TKI治疗进展并伴有T790M突变的NSCLC意向治疗人群中长于其他第三代EGFR-TKI的优异mPFS(IRC评估mPFS 16.6个月)[2]。在一线治疗中,贝福替尼再次展现出惊艳成绩。
本次一线适应症获批基于一项随机、对照、多中心、开放性的III期研究(IBIO-103)[3],由上海市胸科医院陆舜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周建英教授牵头,其结果于2023年5月在全球顶尖学术期刊《柳叶刀· 呼吸医学》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发表。
入组患者为患者年龄≥18岁,患有组织学证实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IIIB、IIIC或IV期不可切除NSCLC,并证实存在19 del或21 L858R突变。以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贝福替尼口服给药(每日1次,每次75 ~ 100 mg),对照组接受埃克替尼口服给药(每日3次,每次125 mg)。自2019年12月24日至2020年12月18日,共568例患者参与筛选,其中362例随机分配至贝福替尼组(n=182)或埃克替尼组(n=180)。贝福替尼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0.7个月(IQR: 10.2-23.5),埃克替尼组为19.4个月(IQR: 10.3-23.5)。贝福替尼组由IRC评估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22.1个月(95%CI 17.9-NE),埃克替尼组为13.8个月(95%CI 12.4-15.2)(HR 0.49 [95%CI 0.36-0.68], p<0.0001)。
图二 IBIO-103全分析集中IRC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
在基线有CNS转移的人群中,两组之间的mPFS存在显著差异:贝福替尼组19.4个月[95% CI 12.5-NE] vs埃克替尼组13.7个月[10.4-15.2]; HR 0.48 [95% CI 0.28 - 0.84],p= 0.0086)。
根据IRC评估,基线时发生脑转移的患者中,贝福替尼组中位颅内PFS 为24.9个月,对照组埃克替尼为15.2个月,且两组间颅内客观缓解率差异显著(92.3% vs 55.6%),进一步展现出了贝福替尼良好的颅内活性,或可为脑转移患者带来更多临床获益。
安全可控耐受,
胃肠道毒性较低
在安全性上, IBIO-102和IBIO-103研究结果皆显示,绝大部分患者可耐受贝福替尼治疗。最常见的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症、头痛、ALT升高等,大多数为1级或2级。值得注意的是,贝福替尼通过在奥希替尼的吲哚氮原子上引入三氟乙基基团进行了分子结构优化,避免产生AZ5104代谢产物,从而减少腹泻等胃肠道副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对于有胃肠道疾病,或其他EGFR TKI治疗过程中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患者,贝福替尼无疑是更合适的治疗选择。
中国原研,国际品质,
缔造属于国人的民族好药
作为一款中国原研药物,贝福替尼的研发之路遵循国际严格标准,其研究结果不仅多次刊登国际顶刊,也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世界肺癌大会(WCLC)等国际学术会议上亮相,受到国际学界认可。并且,贝福替尼的一二线研究纳入人群均为中国患者,更贴合国内肺癌诊疗情况,研究结果对中国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下,贝福替尼凭借着22.1个月的超长mPFS和优异的颅内疗效,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三代EGFR-TKI新星,正式进入到中国临床应用。相信贝福替尼作为国际品质的中国原研药物,能够助力更多的中国患者实现活的更长、活的更好。
探索的脚步没有停止,贝福替尼进军辅助治疗的研究也在进行中。癌症“慢病化”的时代正在到来,未来,贝福替尼将会改写更多EGFR阳性NSCLC患者的命运。
参考文献:
[1] Wee P, Wang Z.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Cell Proliferation Signaling Pathways. Cancers (Basel). 2017 May 17;9(5):52.
[2] Lu S, Zhang Y, Zhang G.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efotertinib (D-0316) in Patients With EGFR T790M-Mutated NSCLC That Had Progressed After Prior 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herapy: A Phase 2, Multicenter, Single-Arm, Open-Label Study. J Thorac Oncol. 2022 Oct;17(10):1192-1204.
[3] Lu S, Zhou J, Jian H, Wu L. Befotertinib (D-0316) versus icotinib as first-lin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EGFR-mutated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randomised phase 3 study. Lancet Respir Med. 2023 May 24:S2213-2600(23)00183-2.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