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四十二章经》原文+译文+白话语音

0
分享至

佛教经典,共一卷。一般认为此经典是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中国现存最早的佛教经录《出三藏记集》记载:“《四十二章经》一卷,《旧录》云:《孝明皇帝四十二章》,安法师(指东晋道安)所撰录阙此经。”并于其补充说明中提及明帝遣使者赴西域求法,“于月支国遇沙门竺摩腾译写此经还洛阳”。

《佛说四十二章经》,简称《四十二章经》。据历史记载,《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第一部重要经典著作。迦叶摩腾、竺法兰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集了四十二段话,编集成了这部《佛说四十二章经》。又绘画释迦牟尼佛像供养,由是东土佛法僧三宝具足,是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始。

《四十二章经》内容涉及佛教义理、戒律、修道之途等,辞极简炼,义极精富,文极古朴,叙述极平易。读之可见佛教之概貌。

第一章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辞亲出家的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本心,认识到一切事物本质的虚幻性,能够悟解佛理佛法,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作沙门。沙门如果能坚持奉行二百五十戒,无论干什么事,或不干什么事,都能做到清心寡欲,勤修四谛圣道,这样他就可以修成阿罗汉。达到阿罗汉果位的人,能够在天上飞行,随意变化,他的生命无限量之长;他住的地方,都有天地鬼神予以卫护。沙门修行次一等的是达到阿那含果位。达到阿那含果位的人,他寿命终了之后,灵魂便上升到十九天上,即到无烦天,便能证得阿罗汉果位。沙门修行再次一等的是达到斯陀含果位。达到斯陀含果位的人,再经历往生一次天上,返回往生一次人间,就能证得阿罗汉果位;沙门修行再次一等的是达到须陀洹果位,达到须陀洹果位的人,还要经历七生七死,便能证得阿罗汉果位。能把贪欲除了,才能成道。而要断绝贪欲,就不能忧虑,不能想断而不断,就像断除四肢之后,就永远不能再用了,下决心断绝贪欲,就不要再贪恋了。

第二章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出家的沙门,只要断绝贪欲,认识自己的本性,领会最深的佛理,了悟无为无不为的佛法,内心不贪恋妄念,身外没有什么贪求,心境不执着在修道上,而实际却处处在奉行佛道,不要做恶事,造恶业,没有妄念,没有虚妄的行为,修到极点无可再修,已经得道,不需再证,不需要再经历成佛的各个阶位,而自己自然就达到最高的果位,这样的沙门就叫做成道了。

第三章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一个人剃去了胡须、头发,而出家当沙门,他遵依佛教道法,抛弃世间的资产财富,拿上饭钵出门乞食,只要能吃饱就行了,每天只在中午吃一顿,一棵树下只睡一宿,很谨慎地不再求其他的享受了。人之所以会因愚痴而受蒙蔽、犯下过失,就是由于执着地贪求和欲望所造成的。

第四章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众人以十种事情行善,也以十种事情作恶。是哪十种事呢?属于行为方面的有三种,属于语言方面的有四种,属于意识方面的有三种。行为方面的三种是:杀生、偷盗、邪淫;语言方面的四种是:挑拨是非、恶语骂人、说谎骗人、秽言乱语;意识方面的三种是:嫉妒别人、怨恨他人、愚蠢糊涂。这十种事,不合乎佛家圣道,叫做十恶行。这十种事如果改正不再犯了,就叫做具备了十种善行。

第五章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如果人有许多过错,而他自己不觉悟,不悔过自新,这就顿然失去了改过之心,那么罪业就会向他奔来,就好像河水流向大海一样,越积越深越大。如果人有过错,能自己知道错了,从而自己改正解脱,能改恶行善,那么,他的罪业自然就消除了,就好像病人出了一身汗,渐渐地疾病就会痊愈或减轻了。

第六章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挠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当恶人听到有善人在做善事时,就故意来找麻烦,打扰破坏行善。这时,你要自己心平气和,做善事不动摇,也不要恼怒责骂打扰你的那个恶人,不理睬他。那么,那个恶人,就是自己给自己添恶业,暴露了他自己的做恶行径。

第七章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原文: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有人听说我在信守佛道,修持奉行大仁大慈,就故意来骂佛,佛听到骂声,也不回答。等到那人骂声停止了,佛就问他:“如果你用礼貌仁义对待别人,别人不接受,那么,这个礼貌仁义是否还是回到自己身上来?”骂人的人回答说:“是的,是回到我自己身上来了。”佛又说:“现在你骂我,我不接受、不理睬,那么你自己就招祸了,恶业就回到你自己身上了。这就像发出声音就会有回声,影子是紧随着物体一样,永远也不会分离的,你骂我招祸造成恶业是永远也不会免除的。所以,要言行谨慎,不要做恶事。”

第八章

佛言:恶人害贤者,如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无德的恶人要加害有道德的贤人,就好像面朝天唾口水一样,口水并不能唾到天上去,还会落到自己脸上;迎着风扬灰尘,灰尘并不能扬到别处去,还会反转来撒落自己的身上。贤人是不可以毁谤的,毁谤陷害贤人,自己必然招祸而遭毁灭。

第九章

佛言:博文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只是广博地闻听佛法,产生爱佛法之心,这并不能真正修得佛道;只有一心一意奉行佛法,你自然就会得修佛道的极大成就。

第十章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原文: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看见别人在布施,要跟着欢喜、支持,就会得到很大的福报。有个沙门问道:“随喜的人都有了很大的福报,那么,布施的人应得到的福报是否会没有了呢?”佛回答说:如像有一支火炬,成百上千的人拿上火把来分取火种,也点燃火炬,用这火煮饭照明。但是原来的火还是存在的,并不因他人取火而消失,布施所得的福报也是这样的。

第十一章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施舍饭给一百个恶人,不如施饭给一个善人;施饭给一千个善人,不如施饭给一个修持五戒的人;施饭给一万个修持五戒的人,不如施饭给一个修得须陀洹果位的人;施饭给一百万个修得须陀洹果位的人,不如施饭给一个修得斯陀含果位的人;施饭给一千万个修得斯陀含果位的人,不如施饭给一个修得阿那含果位的人;施饭给一亿个修得阿那含果位的人,不如施饭给一个修得阿罗汉果位的人;施饭给十亿个修得阿罗汉果位的人,不如施饭给一个辟支佛;施饭给一百亿个辟支佛,不如施饭给一个三世佛;施饭给一千亿个三世佛,不如施饭给一个达到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佛教最高境界的圣者。

第十二章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人有二十种难以做到的事:贫穷的人要想布施是很难的,自己尊贵而富有的人要想学佛修道是很难的,要下决心结束生命是很难的,要想看到佛经是很难的,想生在佛在世的世界里是很难的,要想忍得色和贪欲的诱惑是很难的,遇到好的东西不贪求是很难的,受到侮辱而不愤怒怨恨是很难的,有权势而不仗势欺人是很难的,遇到事情能泰然处之是很难的,要广泛地学习深刻地研究事理是很难的,要破除高傲自负是很难的,要不轻视尚未学得佛法的人很难的,要想具有平等慈悲之心是很难的,要能不说是非是很难的,要想遇到有真才实学的有知识的人是很难的,学佛的人要想明白真正的佛理、明心见性是很难的,随缘分来教化众生是很难的,遇到任何环境、处境都能安然处之是很难的,要想明白世间各种行为方法的实质是很难的。更多内容,请关注修行圈公众号。

第十三章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翻译】

有位沙门向佛问道:“用什么因缘,怎样修行,就能得知前世的生命是什么样子,以及能弄明白真正的佛法佛理的?”释迦牟尼佛说:“清净你的心性,坚定你的志向,一心学佛,便可明白真正的佛理。譬如擦镜子一样,把镜子上的污垢擦去了,光明就显现出来了;你把欲念断除了,没有什么贪求了,便能知道自己前世的生命了。”

第十四章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翻译】

一个沙门向佛问道:“什么是善事呢?什么事情是最大的善事呢?”释迦牟尼佛回答说:“奉行真正的佛法,按佛法去做事就是善事,你的志愿与你所修的道相一致就是最大的善事。”

第十五章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翻译】

有一位沙门问佛:“什么力量最多最大?什么是最光明最有智慧的呢?”释迦牟尼佛回答说:“如果能够忍受耻辱,那力量就是最大的,因为能够忍受耻辱的人,他不怀恶心,而且又能使自己平安无祸,身体健康。能忍耐的人,一定不会去作恶的,必然受到人们的尊敬。他心里那些不洁净的杂念消除尽了,心地清净得一点儿瑕疵和污染斑点都没有,所以说这才是最光明、最有智慧的。从很久很久还没有天地以前直到今日,古往今来各个时期,东西南北各个角落,具有最明智慧的人是无所不见、无所不知、无所不闻的。他具有一切智慧,这才真正叫智慧!”

第十六章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人如果心怀贪求的欲望,就不能得到佛家真理,不能进入佛门。这就像一池本来很澄亮透净的水,你用手去搅浑它。众人都来到这池水前,没有一个人能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影子。人就因为对色财的爱欲交替缠绕着,利令智昏,把心中水搅浑浊了,所以就不明白道理,无法证得佛法果位。你们这些沙门,应当舍弃爱欲,爱欲如尘垢一样洗除干净后,就能明心见性,见道证果了。

第十七章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修持得佛道的人,就好象人手持火把,进入黑暗的房间中,那黑暗就自然没有了,而只有光明存在着。你修习佛道就能得到佛法真谛,你心中的愚痴黑暗就立即消灭了,而聪明智慧就永远存在你心里了。

第十八章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我的这个佛法就是,在意念方面,就是没有意念,连没有意念这个念都没有了;在修行方面,不要执着修行,就和没有修行一样;在语言方面,也不要执着,不要说执著的言语;在修证方面,也不要刻意修证,和不修证一样。你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说明你与佛道相近了;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就意味着你与佛道还远着哩!这其中的道理,是用语言也难以说出来的。语言没有了,不为一切物体所拘束,这就是我的佛法。修行这个佛法要是差一毫一厘,就会很快地失去佛道。

第十九章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观察天地,要看到它是变化着的;观察世界万物,要看到它们都是变化着的;观察自己的心性,从而获得断除烦恼的智慧。这样来认识探究万事万物,明白这个无常变化的道理,你就能很快地得道了。

第二十章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应当想到,身体中属于四大部类的各部件,都各自有自己的名字,没有叫做“我”的地方。“我”既然都不存在了,“我”还不是虚幻不实的吗!

第二十一章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人随着自己的情和欲去追求虚妄的声名,但是当声名显赫的时候,自己的身体也就快要死了。贪图在世上留下自己的名声,而不去修习佛法,则是枉费功夫,徒劳身心而无益于自己。这就像烧香一样,虽然人可以闻到香气,而这香自身却已烧完了;或许香火燃烧太大,引起火灾会危及自己生命,这危险在后边跟着就要发生了。

第二十二章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财和色这两样,对于人来说,是人人都舍不得丢开的东西。这就像锋利的刀刃上粘有一点点蜜糖,蜜糖很少,不够美餐一顿。小孩子看见用舌头去舔吃蜜糖,那么就有割断舌头的危险。

第二十三章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人都被妻子、儿女、家庭房舍捆绑住了,甚至比牢狱捆绑还厉害。牢狱还有刑满释放的时候,而妻子、儿女却永远没有远离的可能。对于这亲情、爱欲和色,难道人不怕被它们驱驰支配而不能自拔吗?虽然这就好像在虎口上一样,但心里宁可被老虎吃了,也心甘情愿。这简直就等于把自己投进烂泥潭中淹死,所以这就叫凡夫俗子。如果能从情欲、爱欲、色欲这道门中钻过去,那就能超凡脱尘,修成罗汉果位。

第二十四章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情爱和色欲,最厉害的莫过于女色。色这种欲望,没有比它更大更厉害的了,幸亏只有色欲这一种最厉害的东西。如果再有同色欲一样厉害的东西,两面夹攻,那么,普天下的人,就没有能够修成佛道的了。

第二十五章

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贪恋爱欲女色的人,就好像手里拿着火把,逆风而行,一定会有火把烧手的危险。

第二十六章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翻译】

天神给释迦佛献来了一位美女,想借此来动摇释迦的成佛决心。佛对天神、美女说:“这些都是皮囊装着的污秽之物,你们来干什么?走开,我不需用你们。”天神见释迦对于美女都无动于心,便更加崇敬释迦佛,就问佛如何修道,佛就给他讲说佛法,于是,这位天神(天魔波旬)即刻之间就证得须陀洹果位了。

第二十七章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修道的人,就好像木头放在水中,只要顺着水流向前漂行,不被河两岸的土石所阻碍,不会被别人取走,也没有鬼神的阻挡,更不会被水中的旋涡冲回来,也不腐烂,我敢保证这根木头,一定会漂到大海中去。修习佛道的人,只要不被情欲迷惑,不被各种邪见扰乱,只要勤奋地修习佛理佛法,我保证这个人一定能得道成佛。

第二十八章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千万谨慎不要相信你的意念,你的意念是不可信、不可靠的;千万谨慎不要堕入色情之中,堕入色情之中必然立即招来祸殃。如果你证得了阿罗汉果位,那才可以相信自己的意念。

第二十九章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千万要谨慎,不要接近女色,也不要同女人一起说话。如果要与女人说话,也要心地纯正,不存邪心。要想到:我是出家的沙门,处在这浊世之中,应当像莲花那样,出于污泥而不被污泥污染脏。见到老年妇女,想到她就同自己的母亲一样;见到比自己年长的妇女,就想她像自己的姐姐一样;见到比自己年轻的妇女,就想她同自己的妹妹一样;见到小女孩,就想她同自己的孩子一样。要有一种引度她们脱离苦海的善心,这样自己对女色不应有的邪淫恶念自然就消除了。

第三十章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修习佛道的人,就好像干草一样,火来了,就必须远远避开,否则必然遭到大火焚烧。因此,修习佛道的人见了各种物欲色欲,都应当远远地避开它。

第三十一章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原文: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有人有淫欲的毛病,一直无法除掉。他想要将自己的男根割掉。佛对他说:如果你想割断自己的男根,不如把自己的淫欲之心割断。心就好像当官的一样,当官的如果停止了,他的随从们也都就停下来了。你的邪淫之心如果没有停止,那么你割断男根又有什么益处呢?佛就对他说了一首偈语:“淫欲生于你意念,意念全在思想间。淫心不起思想静,色欲顿失行端正。”释迦佛说:这首偈是过去迦叶佛所说的。

第三十二章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人因为有爱欲,便从此生出许多忧愁烦恼,从忧愁烦恼又生出许多恐惧害怕之心。如果断除了爱欲,那还有什么值得忧愁恐怖的呢?

第三十三章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修习佛道的人,就好像一个人与一万个敌人作战,你披上铠甲,出门迎战,或者意志胆怯畏敌如虎,或者半路退回,或者与敌人战斗而死,或者打败敌人,得胜而回。沙门修习佛道,就应当有坚定的信心,勤奋勇敢,一往直前,不要害怕前进道路上的种种敌人,定要消灭一切障碍修道的业障恶魔,从而修得佛道正果。

第三十四章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翻译】

有一位沙门夜间诵读迦叶的《佛遗教经》,他的声音很悲恸、紧张,自己很惭愧,想停下来。释迦牟尼佛问道:“你以前在家时,曾经做什么事情?”沙门回答说:“爱弹琴。”佛便对他说:“弹琴时,琴弦如果松缓了,会怎么样呢?”沙门回答说:“那就弹不响了。”佛又问:“如果琴弦太紧了,又会怎么样呢?”沙门回答说:“那琴弦就会断了,声音就断绝了。”佛问:“琴弦松紧适中,不紧不松,怎么样?”沙门回答说:“那么,琴的各种音调都有了,就会很和谐悦耳。”释迦佛说:“沙门修习佛道也是这样的,你的心境如果能调整合适,不紧不慢,不急不慌不懒惰,那么就可以修成佛道了。在修道时,如果急躁暴烈,身体就会疲倦;身体如果疲倦了,意念就会生出种种烦恼来;意念如果生出烦恼,在行动上就会退步,不修行了;你的行动如果退而还俗,那么你的罪业就必然会加重。只要你清净自己的心境,心安意乐,佛道就不会失去,就必然会成道。”

第三十五章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好像人炼铁一样,只有把铁的渣滓去掉了,制成器物,那么这样的器物才会精美结实。修习佛道的人,只有去掉心中的贪欲杂念,你的道行自然清净了。

第三十六章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人要从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中解脱出来,超生为人是很难的;虽然超生为人,自己要想成为一个男人,完全由不了自己,是很难的;虽然已经超生为一个男人,要想自己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完备、一切健全完好,由不了自己,是很难的;虽然六根完备了,要想自己往生到中央大国,由不了自己,是很难的;虽然生到了中央大国,要想正好生到佛在世的时代,由不了自己,是很难的;虽生在佛在世的时代,要想遇到真正修得佛道的高僧大德却是很难的;虽然遇到了得道的高僧,自己产生信仰佛法的决心却是很难的;虽然自己产生了信仰佛法之心,但要真正悟道、具备佛家无上智慧之心却是很难的;虽然修得了佛法智慧之心,但要达到最高佛位的无修无证境界却很难。

第三十七章

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佛家弟子虽然远在数千里之外,但如果能一直记着我的戒律,切实奉行,那么他一定能修成佛家正果;在我身边左右的弟子,虽然他们经常见到我,但是如果他们不按照我的戒律办事,那么他们最终也是无法修得佛家正果的。

第三十八章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曰:善哉!子知道矣。

【翻译】

释迦牟尼佛问一位沙门:“人的寿命有多长呢?”这位沙门回答:“人命只有数日时间。”佛说:“你还不明白佛家的道理。”佛又问另一位沙门:“人的寿命有多长?”这位沙门回答说:“有吃一顿饭那么长的时间。”佛说:“你不明白佛家的道理。”佛又问第三个沙门:“人的寿命有多长?”这位沙门回答说:“人的寿命只有一呼一吸这么短的时间。”佛说:“好啊,你明白佛家的道理了。”

第三十九章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修习佛道的人,对于佛教所有的经典言教,都应当相信奉行。就好像人吃蜂蜜一样,不论是中间的蜜糖,还是外边的蜜糖,都是一样甜的。我的各种经典也是这样的。

第四十章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沙门修行佛道,不要像推磨的牛那样,只在行动上转圈子,而不用心。身体行动上虽然在修道,拜佛念经,持斋执咒,但内心并不注重修行。如果能真心修道,按佛法奉行,行为上不用修持也是可以的。

第四十一章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古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修习佛道的人,就好像一头牛背驮着很重的东西,在很深的泥里艰难地行走,疲倦到了极点,不敢向左右看一眼。只有走出淤泥道路之后,才能稍微休息一会儿。沙门应当看到,色情物欲比淤泥还要厉害。只有一心一意思念佛道,按佛法奉行,才可以免除人生之苦。

第四十二章

佛言:吾视侯王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盘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我看那国王和诸侯大臣们的官位,就如同飞过墙缝的灰尘一般微不足道,而且转瞬即逝;我看金银玉石宝物,就如同瓦片砖块一样;我看高贵华丽的丝绸衣服,就如同破布一样;我看三千大千世界,就如同一颗诃子一般大小;我看浩瀚阿耨达池水,就好像涂足的油一样少;我看佛教的各种修行方法,就好像变化着的许多金银珠宝聚在了一起;我看无上乘的佛法,就好像在梦里看见的金帛一样虚妄不实;我眼中的佛道,就好像空中的花一样,并非一成不变,人皆成佛,佛道自然就不存在了;我看佛众的禅定,就好像须弥山柱一样,出于海而毫不动摇;我眼中的涅槃,就像白天或晚上仍然醒着一样;我看世间一切事物的颠倒与正立,就像六条龙在乱舞一样,随时在变化无定;我眼中的平等之法,就像一块真实存在的大地;我看弘扬佛法,就好像春生、夏长、秋衰、冬枯的花木一样,生生灭灭,时兴时衰,随缘而定。

来源: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倪海厦《扶阳论坛》合集(视频字幕版+文字实录)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不惯着!两女子澳门马路直播跳舞,大客车不避让撞倒一人!

不惯着!两女子澳门马路直播跳舞,大客车不避让撞倒一人!

星光看娱乐
2025-05-27 11:04:36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光辉榜样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光辉榜样

金台资讯
2025-05-29 10:31:42
视频:温州惨烈车祸!人被碾死太恐怖了

视频:温州惨烈车祸!人被碾死太恐怖了

温百君
2025-05-28 21:06:53
联合国规定中方不能拒绝蒙古稀土过境?没那么简单

联合国规定中方不能拒绝蒙古稀土过境?没那么简单

大道微言
2025-05-29 00:30:03
4-2,37岁梅西飙世界波+惊艳挑射+无敌摆脱妙传,率队终结4轮不胜

4-2,37岁梅西飙世界波+惊艳挑射+无敌摆脱妙传,率队终结4轮不胜

侧身凌空斩
2025-05-29 09:39:14
大模型玩不好数独?排行榜:o3 Mini High变异数独正确率仅2.9%

大模型玩不好数独?排行榜:o3 Mini High变异数独正确率仅2.9%

量子位
2025-05-28 13:51:26
凌晨!美联储,重磅发布!

凌晨!美联储,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5-29 08:04:03
徐新为中国球员去欧洲留洋首次支招,直接提出两个建议,引发热议

徐新为中国球员去欧洲留洋首次支招,直接提出两个建议,引发热议

懂个球
2025-05-29 15:38:45
15年前把狼当儿子养的四川女孩,10年后与它相认,结局却无比唏嘘

15年前把狼当儿子养的四川女孩,10年后与它相认,结局却无比唏嘘

苏星河
2025-05-21 20:06:25
58岁郭冬临现状:定居北京,身体消瘦脸颊凹陷,无儿无女很孤单

58岁郭冬临现状:定居北京,身体消瘦脸颊凹陷,无儿无女很孤单

墨印斋
2025-05-29 06:14:21
布拉德·皮特首次谈及与朱莉离婚:和解后并没感到如释重负

布拉德·皮特首次谈及与朱莉离婚:和解后并没感到如释重负

小椰的奶奶
2025-05-29 13:56:47
YU7到店!“几乎每个北京小米汽车门店都在播” 何时能试乘试驾?

YU7到店!“几乎每个北京小米汽车门店都在播” 何时能试乘试驾?

北京商报
2025-05-29 12:51:52
特朗普叫停所有学签申请,严查社媒记录! 大批华人10年准备全白费

特朗普叫停所有学签申请,严查社媒记录! 大批华人10年准备全白费

17谭
2025-05-28 10:58:09
朝鲜驱逐舰侧翻第六天,终于把船扶正了,换成中国一两天就够

朝鲜驱逐舰侧翻第六天,终于把船扶正了,换成中国一两天就够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5-05-27 20:19:38
决赛两送助攻,帕尔默:我受够了拿球后只能回传或者横传

决赛两送助攻,帕尔默:我受够了拿球后只能回传或者横传

懂球帝
2025-05-29 07:32:12
日本打炮一小时,俄罗斯的沉默震耳欲聋……

日本打炮一小时,俄罗斯的沉默震耳欲聋……

家传编辑部
2025-05-27 14:59:24
美国已驻军台湾:解放军雷霆反制,已做好速战速决准备!

美国已驻军台湾:解放军雷霆反制,已做好速战速决准备!

妙手物语
2025-05-29 15:07:24
鸿运当头!四大属相未来一月,财富桃花双丰收,生活幸福美满

鸿运当头!四大属相未来一月,财富桃花双丰收,生活幸福美满

古装影视解说阿凶
2025-05-28 04:35:32
太心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9岁刘纯燕已经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太心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9岁刘纯燕已经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涟漪读史
2025-05-14 09:06:33
NBA传来3则消息:詹姆斯重签湖人,马刺杜兰特有意联手,勇士酝酿4换1交易

NBA传来3则消息:詹姆斯重签湖人,马刺杜兰特有意联手,勇士酝酿4换1交易

去山野间追风
2025-05-29 16:23:32
2025-05-29 17:15:00
谈政论经
谈政论经
分享创新思想,交流实践经验。
4006文章数 65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00后女子接到视频电话后直奔酒店开房 结果警察上门了

体育要闻

东决G4的哈利交出了一场无瑕疵的比赛

娱乐要闻

辛柏青沉默8天后,这些事还是发生了

财经要闻

美联邦法院阻止特朗普4月2日关税政策生效

科技要闻

英伟达财报炸裂 黄仁勋却叹退出中国太可惜

汽车要闻

搭载Thor芯片 领克900城市NOA挑战重庆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家居
手机
数码

牛仔“蓝”很忙,忙着占领你的眼妆

教育要闻

2025年中考地理考察题型及分值分布

家居要闻

暖色复古 温馨小资情调

手机要闻

一加Ace 5 至尊版评测:天玑手机游戏体验新高度

数码要闻

三星Galaxy Tab S10 Lite平板现身 配备6GB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