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晚上,应成长兄邀请,参加了在北京稲诚及所书店举行的座谈,由朱子彦、梁满仓两位历史专家对谈三国。
主讲嘉宾:朱子彦
《司马懿传》《晋武帝传》作者,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汉魏史、明史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出版《汉魏禅代与三国政治》《多维视野的大明帝国》《中国朋党史》《中国皇帝制度》《多维视角下的皇权政治》《后宫制度研究》等专著十余部,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与谈嘉宾:梁满仓
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荣誉副会长,主要研究魏晋南北朝史,著有《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中国魏晋南北朝习俗史》《汉唐间政治与文化探索》《隋文帝杨坚》《魏晋南北朝社会史》《诸葛亮大传》等。
本次报告的主题是《晋武帝的历史地位与中古转型时代的发端》,介绍的朱老师新出版的《晋武帝传》。这是人民出版社数十年来陆续出版的《历代帝王传》的第三十八本。
(现场没有做笔记,以下内容主要凭记忆,可能有疏漏或错误。)
朱老师的主体讲座
朱子彦老师的主题色彩非常鲜明。与其说是介绍他的新书,不如说是要给西晋王朝正名,当然,更多是给司马炎正名。尤其刚开头的时候,朱老师放开嗓门,铿锵有力,如同疾呼呐喊,让坐在最前排的我感到几分咄咄逼人的压力。后面讲开之后,依然是行云流水,气吞山河,以至于讲得嗓子都哑了,还要主持人成长几次提醒不要在一个话题挖掘太深,免得时间不够。慷慨陈词近一个小时,坐下之后似乎还有些激动。
简单归纳下朱老师的观点。
第一,谈晋朝和司马氏。
朱老师认为钱穆先生为代表的传统史学界对晋朝的恶评是有失偏颇的。他认为晋朝是一个很重要的朝代,是开启中古的转折时代。
(1)司马炎继承了三国第一英雄曹操未竟的事业,统一了天下,结束了三国乱世,这是非常伟大的功业。
这一点我是认可的。司马炎统一确实是很大的功劳。也因此我同意司马炎作为帝王被很多人低估。
(2)说司马篡位,但历史上篡位又岂止司马,后面南北朝、五代哪个不是篡位?从刘裕开始,他们甚至还把让位的皇帝都杀光了,司马家至少把曹氏的陈留王一直保护着。
这一点我不太认可。确实历史上篡位的很多,但也要分个先后。开头的是王莽,王莽什么下场?随后就是曹丕,再后面就是司马家了,学曹丕画葫芦。其他一堆篡位的,说难听点都是学曹家和司马家的。至于说刘裕开创杀退位皇帝的恶习,但更早司马昭也当街杀了曹髦,以至于后来司马家最英明的晋明帝司马绍哭着感慨晋朝江山难久。无论如何,司马家对后世政权更替风潮的恶化,是开了坏头的,这个不能用“不止我一个”来辩解,倒是适合用“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更别说还有司马懿指洛水发誓的恶例(当然,这个朱老师后来有指出,刘邦违背鸿沟之约也是一样恶劣)。
(3)说五胡乱华,朱老师认为五胡叫入华更妥当。从整个西晋后期到东晋、南北朝,虽然这一段时间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确实发生了大量的杀戮、战乱、流血,但同时胡汉之间也加强了融合。胡人入内地从汉朝时候就开始了饿,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碰撞融合,有时难以避免惨痛的代价。所以两晋南北朝这四百年战乱,不能说是完全黑暗的时代。再说,司马炎死后的这些问题,也不能放到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头上去。
这个问题其实比较复杂了,我部分认同“五胡乱华”这个词是有些偏颇的,至少其中的氐族前秦、鲜卑族前燕等国家,我一向放在华夏政权里面。不过,汉朝开始的民族融合,包括三国时期的胡人内迁,毕竟没有造成后面这样大量的屠杀。民族融合确实难免流血,但西晋开创的这一段时期,流这么巨量的血,死去这么多无辜的人,那么作为政权开创构建者的司马炎及其父辈祖辈,总该要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吧。朱老师提出反问,难道崇祯的事情要算到朱元璋头上么?然而崇祯和朱元璋已经隔了差不多二百余年,而司马炎死后国家很快就乱了,司马懿到司马衷也不到一百年。再则,朱元璋当初设计那个病毒式分裂的宗亲封爵制度肯定也是要对明亡承担责任的。总之,这里感觉朱老师对司马晋的历史责任有点避重就轻。
(4)评价西晋这个朝代,和西晋奠基人在夺权过程中的手段高下,不应该混为一谈,应该就事论事。
同意。
(5)谈到西晋在律法、经济、文化、科技、医学、史学、地理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这个我同意,司马炎太康之治确实是一段黄金时代。可惜就是太短了。
第二,谈灭吴之战
朱老师指出,很多人认为西晋灭吴是司马炎摘了落地桃子,其实并不那么简单。战国末年秦国对六国也有碾压优势,但没有秦始皇未必能统一。他认为,西晋初年要灭吴,面临四方面的困难,而司马炎一一设法平定。
(1)贾充为代表的大批高官反对伐吴,司马炎后来提拔了羊祜王濬张华等人才得以成功
(2)西北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叛乱,西晋两面受敌,后来司马炎靠马隆击败鲜卑。
(3)275年发生大疫病,洛阳死者过半,司马炎也病倒。好容易从鬼门关爬过来。
(4)东吴有长江天险,魏晋北军不习水战,司马炎派王濬在益州造船。
这样经过多年准备,司马炎克服了四方面困难出兵,势如破竹,三个月就灭吴。
这一段分析得是很好的。我再归纳总结一下,其实分别对应人和、外患、天时、地利四方面的困难。即使看上去牛刀杀鸡的西晋灭吴,在实际操作层面依然要解决这么多麻烦。这对于我们这些历史爱好者“纸上谈兵”也是个提醒。当然,这么看下去,诸葛丞相就更伟大了……跑题了。
整体来说,朱老师前面这半截的讲座很有激情,内容很丰满,但限于时间没能充分展开。最大的遗憾,我认为没有把“中古的开始”这个主题讲透。到底中古时代与之前时代的根本变化在哪里,司马炎主导的西晋代魏和灭吴,又是如何从根本上促进了这些变化,这些我没有听出来(当然也可能我走神了)。这个即使来不及深入挖掘,讲几个要点,也能让主题更加鲜明。
而今晚讲的内容,感觉局限在说服听众,西晋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不堪,司马炎比大家想的出色,有点“太接地气”了,于高屋建瓴方面有所牺牲。
暗战:梁老师的发言和朱老师的补充
当朱老师在挥斥方遒的时候,梁老师双目微闭,气定神闲,隐然卧龙在岗之势,蓄势待发。
轮到他时,相比朱老师的气势如虹,梁老师是不紧不慢,娓娓道来。不过在我看来,似乎有点暗中指摘司马家。
开头梁老师表达的内容大致如下:
朱老师刚才说,要区分一个朝代和这个朝代的君主,这是很有道理的。比如说司马家。当然,司马家在夺取政权的时候,确实有些事情做得不光彩,如此这般。不过,不能因为这些就戴上有色眼镜看西晋。朱老师刚才也讲了,西晋还是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有成就的。
现场非常有趣,两位老师的表情太可爱了。
梁老师主要从司马氏集团的政治风格分析了西晋何以建又何以亡的原因。
梁老师认为,司马氏能够代魏,依靠的是从曹魏内部掌握权力,尤其是军权。这个过程实际上违反了“忠”的原则,所以西晋不敢以忠治天下,只敢谈“孝悌”。另一方面,西晋吸取了曹魏诸王无权,皇帝孤立无援的教训,司马炎大封宗室,给与实权,后来又为了自己的傻瓜儿子晋惠帝,强行架空能干的弟弟司马攸,使得自己驾崩之后,一个傻皇帝面对一群凶暴王爷,最终造成了八王之乱。
梁老师说完,朱老师又进行了补充。大意是司马炎这样的举措也有不得已之处。他认为八王之乱的根源不在于封了一大批诸侯王,而在于让这些诸侯王同时掌握了各大军区的兵权,形成实际上的藩镇,这才是造成内战的根源。他又指出司马炎本身作为“二房长子”,始终在弟弟司马攸的阴影之下。司马炎想要留给自己的子孙也无可厚非,他曾经想放弃白痴司马衷,而留给秦王司马柬,但又担心这样会进一步冲击原本就不稳当的长子继位制度;后来看到孙子司马遹,这才决定让司马衷继位,指望聪明孙子能够覆盖白痴儿子,只可惜身后事没能料到。
明战:油锅撒盐刘史君
接下来进入观众讨论环节,第一个发言的刘史君,那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直接就抛出了一个核武器:
朱老师是写司马懿的,梁老师是写诸葛亮的,那么我想请两位老师评论下诸葛亮和司马懿的高低。
好家伙,这算盘打得。
好在两位老师也知道他的险恶用心,故而分别打起了太极。说是太极,其实也是绵里藏针。
梁老师大方承认,诸葛亮的历史贡献,主要是精神文化层面的。北伐没有成功,兴复汉室的目标最终落空。然后,重点分析了下诸葛亮道德产生的文化影响。
你看,我压根不和你讨论能力高低,虽然其实诸葛亮能力也并不差。我就谈道德和文化影响,这是我的绝对优势场,是我的舒适区,我在这里面舒适一下就够了。
朱老师也是落落大方。他首先亮明立场,从军事能力上说,诸葛亮和司马懿应该是伯仲之间。具体有以下观点:
(1)从结果上,诸葛亮最终北伐未成,但这并不说明诸葛亮就不如司马懿。毕竟要考虑双方国力的巨大差距。
(2)从过程上,就是僵持,诸葛亮也不能奈何司马懿,司马懿也不能奈何诸葛亮。
(3)具体战斗中,诸葛亮训练出的蜀军在当时已经是无敌的存在,231年司马懿被部将逼着会战,结果张郃与王平平手,司马懿自己输给诸葛亮,损失超过万人,是一场大败,所以他学乖了,坚守不出,耗死了诸葛亮。
(4)但也不要说司马懿只会龟缩啊,那是因为对手是诸葛亮!你看看司马懿打公孙渊,打孟达,都是摧枯拉朽砍瓜切菜,就对诸葛亮守,因为他知道诸葛亮厉害啊。
(5)所以,诸葛亮和司马懿实力在伯仲之间。
朱老师用史料《汉晋春秋》,不谈《晋书》,对诸葛亮评价很高,这一点确实是大家风范,值得敬佩。中间让我恍如在听一位诸葛粉发言。
说完了能力,朱老师又指出,道德方面好像司马懿确实比诸葛亮要差,但政治斗争、权力斗争本来就是肮脏的。汉高祖刘邦也曾要分一杯羹自己的亲爹,鸿沟为界之后立马翻脸,唐太宗也曾杀兄弟。再说,连毌丘俭起兵反司马时,都只骂司马师,而说司马懿是忠臣。可见当时的人并没有认为司马懿不忠,只是后来他的子孙最终篡位,才被反扣上的鹰视狼顾的帽子。
朱老师的这个应对思路我觉得也是挺厉害的。一方面能力上,我不是吹司马懿如何如何,而是大力夸奖诸葛亮的厉害,然后说两人伯仲之间。另一方面,道德上我承认司马懿道德不如诸葛亮,但我用汉高祖唐太宗的例子,指出政治人物未必要道德很高。这样等于在两方面维持了不败局面,又不伤和气,有渭原持久之精髓也。
最后,老巴也去班门弄斧了,接着两位老师的话题谈了下我的观点:西晋的兴与亡,很大程度都是源自司马炎这个老好人的性格。
我还问了一个问题:司马炎给司马衷选太子妃的时候,到底知不知道贾南风是个丑八怪呢?
朱老师表示,司马炎肯定知道,但是他选太子妃本来就是政治婚姻,贾氏又发动了周围的人纷纷吹风,司马炎被群小包围,再加上另一个候选人是卫瓘的女儿,而卫瓘对司马衷却很是不屑,这导致司马炎对卫瓘产生梳离。至于贾南风是美还是丑,难道皇宫还缺美女吗?
说到这里,朱老师兴致勃勃,又顺便讲了他的一个观点:没准司马遹根本不是司马衷的儿子,而是司马炎的儿子。只是因为时间有限,最终才被中断了这场八卦。
讲座最终在9点多钟结束,持续两个多小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