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的地理位置具有很大的优势,其不仅仅背靠大陆这一经济腹地,更是紧邻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港珠澳地区,也是我国广东省沟通福建厦门等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节点,同时还拥有广袤的东南亚市场,并还处于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交汇处,具有内河航运优势,涡轮可以直接沿着河流进入我国内陆地区,辐射到我国江西湖南等地,除了优越的地理条件以外,汕头市还拥有许多散居在海外的华侨,在招商引资方面,汕头市的优势可以说是很明显的。
早在1861年,汕头市就已经正式开埠通商,设立朝官,汕头市的近代化也自此起步,1867年,英国在这里设立最早的轮船公司,1878年,英国在汕头设立糖厂,与此同时,汕头市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迅速发展,汕头市在1879年诞生了由华侨投资的豆饼厂,1905年,华侨回到汕头,创办了中国首家罐头企业,其生产的罐头热销国内多个城市,并很快打进东南亚地区,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汕头的发展与华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正因为存在着这些优势,汕头在1980年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面积比较,深圳1997.27平方公里,珠海1701平方公里,汕头2064平方公里,厦门1700.61平方公里,汕头面积是这几个城市中最大的,但经济发展却是最差的。
尤其是近些年来,完全跟不上深圳的发展速度,现在已经逐渐没落为一个三线小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与经济特区的名称根本不相匹配。如今的汕头已沦为特区中发展最差的一个,甚至被许多人戏称为特困区!
1984年,汕头GDP被深圳超越,1997年被厦门超越,2006年,珠海正式超越汕头。如今这一差距,仍在继续被拉大。在2022年,GDP终于突破3000亿,达到3017.44亿,整个汕头为之沸腾!我们大汕头是名副其实的三线城市啦!然而这一年汕头省内GDP排名11位,只是处于中游水平。
汕头特区生涯的经济没落,要从2000年汕头迎宾馆火灾说起,确切地说,是要从那场大火背后“共和国第一大税案”说起。
在汕头特区发展史上,虚开增值税发票风波无疑是无法绕开的话题之一。出口退税,是国家为了鼓励出口所采取的支持政策。但是,随着出口退税率的提高,不法分子也嗅到了逐利的气味。上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初,骗取出口退税的风潮在潮汕一些地区愈演愈烈。
走私和骗税风波,导致诚信丧失,营商环境被彻底破坏。潮汕人历来就有着“东方犹太人”的称谓,在人们眼里,潮汕人聪明、勤快、善于经商。然而,“聪明反被聪明误”,凭借特区的政策优惠,许多人打起了赚快钱的念头,不再满足于过去安安稳稳赚慢钱的日子。
于是,地下走私活动、造假售假、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许多人凭借走私获得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也由此使得当时的汕头成为了全国走私售假活动的中心。为了打击和查处日益猖獗的走私售假行为,2000年8月,国家“807工作组”入驻汕头开始调查,终于查处了一起震惊全国的骗税案。
这宗建国以来最大的偷骗税案件,当时,仅在潮阳、普宁就捣毁了18个印制假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地下印刷厂。查获的假增值税专用发票,用6辆卡车还没拉完。中国造币公司对查获的11万份商贸企业的进项发票进行了鉴定,证实其中80%是假票。粤东骗税大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金额最大、作案最为疯狂、涉案人员最多的“世纪税案”,犯罪分子虚开增值税金额达323亿元,骗税42亿元,被称“共和国第一税案”。涉税犯罪团伙约150个,涉及全国13个省,严重破坏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在被检查的1142户企业中,有虚开和偷骗税问题的占98.33%。工作组向全国发出1万多份协查函,9000多份证实为虚开。潮阳、普宁两地骗取出口退税案中,已有30人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19人被判处死刑。
骗税案爆发后,“潮商”这个曾经的金字招牌顷刻间就倒了。汕头的信用,犹如多米诺骨牌被推倒,国内十几个省市宣布中断和潮汕地区的经济合作,由于信用度急剧下降,潮汕特区的经济发展明显慢下来了。事实上,“骗税案”给汕头经济的影响远超当时的预期。各地争相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海外投资的时候,“骗税案”极大地动摇了海内外投资者的创业信心,不少企业外迁,招商引资工作困难重重。
可以说,这一重大“骗税案”给汕头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和难以磨灭的影响,遭受此番风波的冲击后,整个潮汕地区从此一蹶不振,由于营商环境被破坏,不仅招商引资困难重重,经济发展更是举步维艰。即使是当地的爱国华侨,也不敢轻易在汕头地区进行投资了。
从案发当年开始,两年时间,汕头外迁企业达到1200家,整体经济水平持续下滑。汕头在这件事上付出了沉重的信用代价,有一段时间人们甚至不敢和潮汕地区的人做生意。潮阳、普宁骗税案的结果是当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严格加强广东省潮汕地区购进出口货物退税管理的通知》,有18个地区相关部门向企业发出不与潮汕做生意的通知,禁止企业不要和潮汕地区做生意。
潮商大佬李嘉诚就是代表性人物之一,他愿意捐钱给汕头大学,几乎每年都会回到汕头大学参加毕业典礼,但他几乎没有在汕头的投资。直至今日,即便潮商足迹遍布天下,但他们都不太愿意在家乡汕头投资,导致想吸引侨资的汕头经济特区,招商引外资的不易。
在特区城市行列中,汕头越来越不受重视。汕头成为全国唯一人口流出的经济特区,也成了首批四大经济特区唯一没有民用机场的经济特区。可以说,汕头开了个好局,可惜却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这场大火让汕头的发展停滞20年。
为此,潮汕民间还炮制出了“火烧芹菜”(即“火烧钦差”)这一俚语。对汕头的经济影响十分深远。
2000年汕头有一场火灾,这一把火烧掉了汕头的未来。这么说吧,我们潮汕这边把汕头叫做灿头。
改革开放四十五年后,深圳的经济总量是汕头的10倍以上,当年那个小渔村现在成为了中国经济第三城,前途一片大好。而汕头却在首批四大经济特区里排名最后,让人感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想当年,汕头可是作为第一批经济特区的经济第一,在省内仅弱于省会广州,再看看现在沦落到什么地位了,被后起之秀啪啪吊打,20多年了依然抬不起头,让人一声叹息!唯独剩下经济特区这一张残破的脸谱。人们已经快要忘记它原来是个经济特区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