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超9亿人在朋友圈消失:为什么现在的人,都不发朋友圈了?

0
分享至

为什么好多人都消失在朋友圈了?

曾几何时,微信朋友圈是熟人社交的热络地,人们在这里分享生活、交流想法,洞察人间烟火气。

而现在,越来越多人的朋友圈进入了静默状态。

或是一些不痛不痒的转发,或是一些养生“大法”、宣传小广告。

微信好友的数量越来越多,真正的圈子却在“缩小”。

是什么原因让朋友圈里的TA们丧失了分享欲,逐渐消失在朋友圈里?

朋友圈无法满足我

“被看见”的内心需求

小文曾经是一个朋友圈“发烧友”。

一天能发好几条动态。

饭前拍照“晒美食”;出门旅游“秀风景”。

朋友聚餐,购物,逛街要发圈;健身、看书、收快递、遛狗狗要发圈。

切菜不小心划破手指,不是马上处理伤口,而是毫不犹豫拿起手机拍照发圈……

日常琐事,几乎没有什么能够逃过她的“晒圈”欲望。

每次发完朋友圈后,小文就会频繁翻看自己的发圈记录,统计“上赞率”,秒回留言。

“以前发完朋友圈,我每隔一会儿就忍不住点开查看谁给我点赞,谁给我回复了,”小文说,“我其实是很需要别人关注的人。”

心理学认为,行为背后总是潜藏最深的心理动因。

对不断发圈的小文来说,她真正需要的是“被看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寻求源自他人的积极关注是生命最深切的渴望。

希腊神话里有个故事。

美少年Narcissus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顾影自赏,款款深情。但无论如何爱慕,终不能极尽他求欢的渴望。直至最后溺死水中,Narcissus也还要化身水仙,好继续看向水里自己的影子。

大概只有那些从未被真正看见过的人,才能读懂这个故事的悲凉。

两年前,小文从父亲手里接管了家里的生意,不久前女儿出生,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让她忙的不可开交,每一个日常都被填充的满满当当。

母亲、女儿、老板的多重身份,让她感觉到巨大的责任。

如今,小文的动态越发越少,直到几个月才随手发一条。

但是,她却说:“被需求”才是真正的“被看见”。

回应孩子的需求,照顾父母的健康,帮助员工成长,这一切鲜活的日子比

精心修饰过的照片和字斟句酌的文案,分量重太多。

小文“被看见”的内心需求,终究还是被层层打开的生活治愈了。

原来,“被需要”才是爱的高级版本。

朋友圈不再是“朋友的圈”

几年前,乔姐的朋友圈就是一片荒漠之地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她由衷地感慨。

“之前有个关系一般的同事找我借钱在老家买房。当时手头比较紧就拒绝了。刚好赶上婆婆60大寿,公公出钱全家人去海南旅游了一趟,我一高兴就发了旅途中的海景和美食。谁知借钱的同事看到后就恨上我了。

说我“有钱在外面潇洒,没钱帮朋友救急”。

乔姐,苦笑。

“还有一次,我发了二胎宝贝的周岁照,位置显示家里的地址。有个微信好友留言,‘你不怕有坏人乘机去家里把孩子抱走啊’。吓得我赶紧删除照片,而那位提醒的微信好友,我怎么都想不起TA是谁,又是一阵后怕。”

出了这样几档子事后,李姐就彻底丧失了分享欲。

“说真的,现在的朋友圈在我眼里更像定时炸弹。没几个真朋友,倒潜伏着不少妖魔鬼怪,在你成功时奉上赞美,在你失败时一溜烟地跑了……”

《西雅图》里有一句话:人生而孤独,分享是人对抗孤独的本能欲求。

因为分享的本质就是孤独的个体在向外链接。

发朋友圈向外投射的便是渴望链接的需求,但发圈分享更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

随着微信人员越加越多,朋友圈已渐渐脱离熟人社会,而变成“半熟人”甚至“陌生人”圈层。

不安全感,让很多拖家携口、在单位占据一定位置的中年人渐渐丧失分享欲。变得沉默寡言。

生活太无趣,没什么好发的

佳佳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北京奋斗了10多年。

过了30岁后,和同学的联系越来越少,朋友圈也鲜有更新。

“打开手机都是各种喜事、好事。今天这个结婚了,明天那个秀娃了。或者谁又升职了,谁又潇洒地外出旅行了……

反观自己,苦苦奋斗了10几年,至今连个北京户口都没混上,别说孩子,连对象都不知道在哪里。

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回家,遇上节假日还被公司安排加班。日子过得像一台连轴转的机器,妥妥的“工具人”,日子一点乐趣都没有,有什么可说的?”

有多少像佳佳一样在大城市苦苦谋生的成年人,因为日子过得单调无趣,而丧失了分享的欲望?

人人都希望塑造他人眼中光鲜亮丽的一面,希望把最好的自己,最好的生活展示到他人眼前。

所以,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生活乏味,了无生趣,就丧失了自我暴露的动机,反而代之以“隐藏”

将自以为“不堪”的一面在大众面前藏起来,剩自己一人慢慢咀嚼。

渐渐地,TA们成了朋友圈中“沉默的大多数”。

我发了,只是你们看不见而已

“我能理解现在不发朋友圈的人,但我有更好的办法。”

阿文的朋友圈从每日更新,变为一片空白,只用了一晚上。

“那次去香港旅游,我发了几张自己走星光大道的照片,结果被一不熟悉的人留言‘看起来很猥琐’。

我气得一个激灵写下:“老子的自留地儿,爱发什么发什么,管得着么?”。但还是按捺下来没有发出去……

但花了一晚上时间把微信上的朋友设置了分组,这个人当然被我剔除“真朋友”组。

以后,我的朋友圈只对我真正在意的朋友开放,其他人啥都看不到。”

阿文不无得意地说道,并对自己的办法沾沾自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开始流行分组设置。

对不同的组,显示不同的朋友圈内容,或者干脆不显示。

这么做的人,就好像给自己戴上了不同的人格面具,周游在不同的人群之间。

像阿文一样,“我可以在你面前沉默寡言的像个宅男,也可以在你面前左右玲珑的像个浪子。那取决于在我心里,你是谁。”

有句话流传甚广:你是谁,决定了我在你面前是谁。

朋友圈是丰富多彩,还是简单直白的一条水平线,也许并不能代表“TA”本身的状态,而仅仅代表了“TA”心中与他人的关系。

除了父母

没有人希望你过得比TA好

陈莹出身优渥,是家里的“长公主”。年少时就被父母送出国念书,二十多岁时又觅得佳偶,定居美国。生了一子一女,儿女双全。

生活安逸的她经常在朋友圈“晒日常”。

豪华的大house,活泼可人的孩子,儒雅俊朗的丈夫,笑容可掬的公婆,松弛富裕的国外生活。

每次发圈,都能引得众人艳羡声一片。

但也激发了TA人的嫉妒之心。

“我其实没有任何炫耀的意思,只是想发发生活日常,记录生活。没想到最好的朋友阿丽把我拉黑了。

还是听我们共同的好友倩倩说:阿丽觉得我太爱嘚瑟,贪慕虚荣。

虽然觉得我委屈,但倩倩也告诫我低调点,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过得像我一样好。”

此后,陈莹便退出朋友圈,即使发圈,也只是风景照,再看不到生活日常。

歌词里写到:“只要你过得比我好,一直到老。”歌曲情义绵长,感人至深。

事实上,除了父母,这世上没几个人希望你过得比TA好。

复旦大学陈果教授,曾讲过这样一个经历:

自己有一段时间,过得春风得意,但是朋友见到她却总是闷闷不乐,一次促膝长谈,两人敞开心扉。

陈果问:“我过得好,你好像并不那么开心。”

朋友回答:“我希望你过得好,但不希望你过得比我好。”

培根说:“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原谅一个身边人的上升。”

一句话道破现实,这大概就是人性的弱点。

甚至有人做出更形象的比喻:一棵树嫉妒另一棵树,恨不得变成一把斧头。

那些过得好的人便开始低调行事,收起了锋芒。

逐渐消失在朋友圈里…

与其在朋友圈“风生水起”

不如独自过好当下的生活

在互联网大厂当高管的阿伟喜欢社交,也喜欢分享自己的家庭生活,职场感悟,人生箴言,每次总能赢得数不清的红星点赞。

每当看见自己的高谈阔论在朋友圈赢得喝彩一片,阿伟的感觉好极了。

这两年,经济形势不好,阿伟被公司裁员。年初,父亲确诊了阿尔茨海默症,现在除了他,谁都不认识。接二连三的打击,一度让阿伟焦虑到失眠,严重时靠药物才能入睡。偶尔也会在朋友圈发发牢骚和感慨,但回应的人越来越少。

当初高朋满座,热闹非凡的朋友圈现在变得门可罗雀。

“当时心情沮丧极了。”

后来,阿伟在自家小区的物业找了一份工作,虽然每个月收不多,但方便照顾父亲。当他第一天骑着电动车赶去上班,才恍然惊觉:自己早已是为生活奔波的中年男人了。

“谁能想到,曾经的职场体面人,也得在生活面前俯首躬身。”阿伟苦笑。

之后,他再也不在朋友圈说只言片语,也领悟到:与其人前“风生水起”,不如独自过好现实中的生活,踽踽独行,独自疗伤,才是中年人真正的体面。

生活中的很多事,不论是好的亦或坏的,终究只能自己面对。

人的悲欢并不相同,又何必徒添难堪呢?

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撞起伏,除了自己,他人爱莫能助。

就如《霸王别姬》中的一句话:人呐,得自个成全自个。

所以,朋友圈是过给别人看的生活,“做自己”才是每个人终身的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面向全球发出警告:谁敢配合美国,封杀华为昇腾芯片,虽远必诛

面向全球发出警告:谁敢配合美国,封杀华为昇腾芯片,虽远必诛

猎火照狼山
2025-05-21 17:41:07
男性最“耗阳”行为,烟酒未上榜,排第一的,多数人不重视!

男性最“耗阳”行为,烟酒未上榜,排第一的,多数人不重视!

深度知局
2025-05-20 17:47:03
演员朱媛媛去世,抗癌5年不拿病情炒作,近5年被偶遇状态曝光!

演员朱媛媛去世,抗癌5年不拿病情炒作,近5年被偶遇状态曝光!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05-21 13:02:00
以色列估计要被群殴了,各国都开始陆续撤侨,中东看来要出大事了

以色列估计要被群殴了,各国都开始陆续撤侨,中东看来要出大事了

近史阁
2025-05-21 15:53:05
感谢印度神助攻,中国3天打了美国一个2:0,美国霸权或将彻底终结

感谢印度神助攻,中国3天打了美国一个2:0,美国霸权或将彻底终结

文史道
2025-05-16 12:38:30
上半场各种碰瓷被喷!下半场20+5引一波流:全场高呼亚历山大MVP

上半场各种碰瓷被喷!下半场20+5引一波流:全场高呼亚历山大MVP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05-21 11:18:33
微软员工打断CEO发言:我拒绝成为种族灭绝的帮凶!

微软员工打断CEO发言:我拒绝成为种族灭绝的帮凶!

观察者网
2025-05-21 12:45:24
别买也别喝,严重可致死,已有多家店铺被查封,家里有的赶紧扔

别买也别喝,严重可致死,已有多家店铺被查封,家里有的赶紧扔

博学老K杂谈
2025-03-31 13:30:03
男子存款100万,岳母问他有多少,他说1万,岳母:我儿子拿什么结婚

男子存款100万,岳母问他有多少,他说1万,岳母:我儿子拿什么结婚

泽泽先生
2025-05-20 15:50:55
贵州省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杨彪被决定逮捕,曾被通报搞权钱权色交易

贵州省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杨彪被决定逮捕,曾被通报搞权钱权色交易

正义网
2025-05-21 16:03:25
倪虹洁节目谈16岁儿子落泪,叹:他从不回我信息,只能等他召见我

倪虹洁节目谈16岁儿子落泪,叹:他从不回我信息,只能等他召见我

傲傲讲历史
2025-05-20 17:49:01
山东大学集体清退三名留学生,通报贴食堂门口,网友:没藏着掖着

山东大学集体清退三名留学生,通报贴食堂门口,网友:没藏着掖着

丫头舫
2025-05-21 16:06:34
东阳光药AI研发团队发布HEC-Transporters模型,为早期药物研发提供全流程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优化

东阳光药AI研发团队发布HEC-Transporters模型,为早期药物研发提供全流程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优化

时代投研
2025-05-20 22:16:13
俄专家首度打破沉默:阵风被全世界低估,歼10C随时会被撕掉翅膀

俄专家首度打破沉默:阵风被全世界低估,歼10C随时会被撕掉翅膀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5-05-20 08:14:26
郭富城回应方媛怀三胎:小孩是上天赐的礼物,家人共同迎接幸福

郭富城回应方媛怀三胎:小孩是上天赐的礼物,家人共同迎接幸福

素素娱乐
2025-05-21 10:25:29
一路走好!4天4位演员接连去世,都是因为癌症,令大家无比痛心

一路走好!4天4位演员接连去世,都是因为癌症,令大家无比痛心

卷史
2025-05-21 16:52:54
西安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陕西大雨、雷暴大风马上来!西安降雨在……

西安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陕西大雨、雷暴大风马上来!西安降雨在……

环球网资讯
2025-05-21 14:25:19
黄杨钿甜爸爸被调查,一个手机号正在还原230万耳环事实

黄杨钿甜爸爸被调查,一个手机号正在还原230万耳环事实

木田之光
2025-05-19 22:40:49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湖北一市公安局原党组成员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湖北一市公安局原党组成员被查

潇湘晨报
2025-05-21 08:58:05
演员朱媛媛去世,辛柏青换头像悼念,上月露面还很优雅,众星悼念

演员朱媛媛去世,辛柏青换头像悼念,上月露面还很优雅,众星悼念

180°视角
2025-05-21 12:33:15
2025-05-21 19:55:00
继果
继果
人之相交,贵在相知,人一知己足一生。
1033文章数 1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唇疱疹和口腔溃疡是"同伙"吗?

头条要闻

赖清德宣称"中国企图取代美" 扬言"阻止中国发动战争"

体育要闻

打破三大魔咒!广厦终于将冠军带回浙江

娱乐要闻

中国国家话剧院发讣告:沉痛悼念朱媛媛

财经要闻

从卖酒到卖生活方式 高端白酒出路在哪

科技要闻

网易直击IO大会:Gemini接管一切 眼镜炸场

汽车要闻

价格下调 2025聪明款ID.4 X限时13.99万起

态度原创

家居
旅游
时尚
艺术
本地

家居要闻

黑白简约 见证平凡的蜕变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女人上了年纪,建议裤穿长、裙过膝、头戴帽,轻松穿出高级感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重庆人手一只熊猫?四世同堂等你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