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人们说“随便”这个词。
虽然乍一听,会觉得无足轻重,轻松愉快。但是,稍微懂点人情世故的,就知道这个“随便”最不好随便对待。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随便”里边很是暗藏玄机,最好谨慎对待。
随便的意思起码两种:一是随意、任意;二是不拘束、不认真。
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使用起来往往有3种含义。
01、“随便”代表“看看你的诚意”
人家问我要什么?我答随便。意思就是说:衡量你自己的能力,可以提供什么最好的。
比如张三的经济条件比较差,只能够请我上普通馆子;李四手头宽裕,豪华酒楼也请得起。而我想知道对方的诚意究竟有几分,所以说随便。
如果张三、李四都请我吃快餐,我便觉察张三够诚意,李四则未免不够意思。
如果李四问我:到哪里用餐?我当然不能直截了当地提议去豪华酒店,万一他认为那样并不值得,岂非自讨没趣?
不过我也不愿意自贬身价,一开口就选择普通餐厅,非但显得土气,对方也未必领情。
最好的办法,还是说随便。至少可以了解李四“所愿意给我的最合适的”是什么。
因而知道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以便调整自己所应该表现的态度。
李四的经济能力,足够请我吃大餐,事实上他只愿意请我吃快餐,表示在他的立场,快餐对我是最合适的。
张三、李四问我喝什么饮料?我照旧说随便,因为我希望了解谁最有诚意,知道我喜欢喝什么。
张三点了我最喜爱的饮品,我知道张三非常了解我,心里就会十分高兴。
李四点了我最厌恶的饮料,我把它摆在面前,一口都不喝,李四看到我的反应,就应该体会到有什么差错,否则哪里谈得上有诚意?
02/“随便”表示“我对你的敬意”
我们一般人请客吃饭的时候,往往会准备很多佳肴,仍然对客人说“随便吃吃”。
意思是这些菜虽然够好,但总觉得应该用更好的佳肴款待,才足以表达主人对贵宾的敬意。
再比如王五在百货公司买了一件名贵大衣,送给邱七的时候,他说:“这是我在路上买的,您随便穿穿。”
邱七如果觉得名贵,可以说:“太名贵了,我不敢穿!”
假若认为还不够好,也不会责怪王五的失敬,因为王五说得很清楚,大衣是在路上买的,随便穿穿就可以。
主人说“随便”,在东西实在好的情况下,具有单凭物质不足以表达全部的敬意,必须拿精神来补助的用意。
中国传统以人为主宰而不重物的观念,使得物质的地位和精神相比较,往往居于次要。
我们不采取西方人的方式,强调送人的东西是最好的,来表示赠予者的敬意。
中国人以不同的语气,用随便种的、随便做的、随便买的,盼望对方随便吃吃、随便穿穿、随便用用,以提升精神的重要性。
如果东西并不是很好,而主人说随便,那就代表我已经尽力,希望你能够谅解。
有朋自远方来,而家里没有什么好的食物,一时又难以张罗,只好抱歉地说:“事先不知道大驾光临,家里没有准备,请随便吃吃,真不好意思!”
就好像当儿子的,买回来一套普通的茶具,向母亲说:“爸爸喜欢喝茶,这一套茶具先随便用用,将来再换一套比较好的。”
中国人讲究尽心。我们不是绝对的成果论者,只要诚心诚意,确已尽力而为,对方多半是会谅解的。
即使对方还是不高兴,我也问心无愧,至少图个心安理得。
03/“随便”暗示“我有我的选择”
假如哥哥征求弟弟的意见,而弟弟确实无从选择,他会说:“请哥哥做主。”
绝不能轻易说随便,因为兄长说随便,往往含有“我有意见,不过为了尊敬兄长,暂时不便表达”的意思。
希望哥哥听懂之后,进一步要他表示,这时再委婉地吐露自己的浅见。
晚辈对长辈,部属对上司,答话时最好不说“随便”,否则就显得太随便,不够认真。
必须要说随便时,务必要笑容可掬,让对方在欢愉的气氛中觉察自己有话要说,而乐意给予表达的机会。
上对下说“随便”比较简单,也增添了一份谦虚和更深的关怀。
爸爸对儿子说“随便”,除了“我自有选择”之外,包含着:
“不愿意增加你的负担”“宁愿自己用较差的;使儿子能够有能力使用较上等的”“我老了,用不着讲究”等情意;好让儿子量力而为,还能够心安理得。
这随便之中,寓有父慈子孝的大道理在,做儿子的实在应该好好加以体会。
假如主管部属代表他出席会议,并且客气地请部属随便说几句。
部属如果听得懂主管的话意,他就会充满喜悦地更加努力去准备,届时好好地把该讲的话,说得更清楚、更有效。
部属希望主管尊重他,现在主管不但不施压,而且还谦虚、更关怀地要他“随便”,他当然更不敢“随便”。
“随便”绝对不是含糊,而是“在和谐中找到合理”的代名词。中国人如果真的随随便便,一定没有前途。
“随便”正是孔子的“无可无不可”的体现。上司征求下属意见,下属绝不敢说“随便”,而是请上司做主。
因为说:“随便”就意味着下属有自己的意见,只是不方便说而已。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时时有变化。
如果丝毫不加考虑,冒冒失失的说出自己的意见,很可能使对方为难,不如将心比心,先说“随便”,好让彼此有商量的余地。
凡事“反求诸己”,多给对方体谅,做起事情来必然事半功倍。以“不随便”的态度来“随便,才符合合理的标准”。
我们一方面不可以随便说“随便”,另一方面也不能够随便理会或处置别人的“随便”。
因为一个有修养、有分寸的中国人,是不随便说“随便”的。这才符合“中庸之道”合理应变的标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