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重磅!财政部、证监会发声

0
分享至

01

证监会发声

全力做好房地产、城投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 把公开市场债券和非标债务 " 防爆雷 " 作为重中之重

据财联社,11月3日,证监会债券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激发债券市场活力。

坚持底线思维,全力做好房地产、城投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继续抓好资本市场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保持房企股债融资渠道总体稳定,支持正常经营房企合理融资需求。

坚持 " 一企一策 ",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强化城投债券风险监测预警,把公开市场债券和非标债务 " 防爆雷 " 作为重中之重,全力维护债券市场平稳运行。

支持头部证券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 打造一流投行

证监会将支持头部证券公司通过业务创新、集团化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打造一流的投资银行,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的重要作用;引导中小机构结合股东背景、区域优势等资源禀赋和专业能力做精做细,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推动证券公司投行、投资、投研协同联动,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注册制改革能力,助力构建为实体企业提供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体系。

将出台《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 加大中长期资金引入力度

围绕 " 促进长期资本形成 ",证监会将持续加强部门协同,出台《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加大中长期资金引入力度,提高各类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积极性和稳定性,推动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与资本市场整体保持良性互动。

加强债市投资端改革 进一步拓宽 REITs 试点范围

证监会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完善 REITs 市场体系,稳步推动多层次 REITs 市场建设,不断推动 REITs 市场高质量扩容增类,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体来看,一是尽快推动首批消费基础设施 REITs 平稳落地,助力消费基础设施领域企业构建 " 投融建管退 " 的良性循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要,促进扩消费、稳增长;二是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项目通过首发和扩募上市,进一步拓宽 REITs 试点范围,尽快覆盖到水利、新基建等基础设施领域,推动 REITs 市场扩容增类;三是加快建立多层次 REITs 市场,研究发展私募 REITs 市场,推动公募 REITs、私募 REITs、Pre-REITs 协同发展,服务基础设施全周期投融资需求;四是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持续加强 REITs 监管,优化信息披露要求,建立完善符合 REITs 市场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管制度安排。

02

财政部部长最新发声

今年以来,在复杂国内外形势下,财政部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前三季度预算执行情况较好,重点支出保障有力,为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下一步,财政政策还将如何发力?增发的国债怎样用好?财政运行态势如何?新华社记者采访了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蓝佛安。

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更好发挥财政政策效能

问:今年,财政部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成效如何?在支持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如何继续发力?

答:今年以来,财政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组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与货币、产业等政策密切配合,大力提升政策效能,努力推动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促进高质量发展。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聚焦经营主体,减负担、稳预期;二是聚焦扩大内需,稳投资、促消费;三是聚焦创新引领,强动能、优结构;四是聚焦民生保障,兜底线、增福祉。

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贯彻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在提效上下更大功夫,更好发挥财政政策效能。

一是在支出上持续发力。加快推进新增国债的发行使用,用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保持合理支出强度。同时,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能。

二是在政策上强化落实。切实抓好前期出台各项政策特别是税费政策落地见效,确保惠民利民政策应享尽享,全力推动党中央关于做优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三是在运行中严防风险。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抓好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实,积极稳妥推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严把关、快下达、强监管 确保管好用好国债资金

问:日前,中央财政将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的消息,备受各界关注。增发国债是出于什么考虑?财政部将如何落实?

答: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受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比较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为此,国务院提出议案,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增发1万亿元国债。

增发1万亿元国债,是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着眼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能够有力支持灾后恢复重建,补齐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的短板,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财政部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各项工作要求,确保管好用好国债资金。

一是严把准入关口。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工作机制,抓紧布置地方做好项目申报,严格做好项目梳理和筛选储备工作,把好项目关口。

二是加快资金下达。根据确定的项目清单,尽快下达国债项目预算。同时,督促地方加强资源整合,做好与现有资金安排的衔接,保障项目建设需求,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三是压实监管责任。积极发挥各地监管局属地优势,督促各地将国债资金使用情况作为财会监督工作的重点,推动建立全流程、全覆盖的常态化监管机制,促进国债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前三季度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任务有坚实基础

问:财政收支运行情况备受各方关注。如何看待当前财政运行态势?

答: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67万亿元,同比增长8.9%;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79万亿元,同比增长3.9%。总的看,前三季度预算执行情况较好,有力保障了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一是财政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与经济恢复向好的态势相适应。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9%,其中,全国税收收入增长11.9%。这首先得益于今年以来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的带动。

二是财政支出进度合理加快,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79万亿元,同比增长3.9%,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科学技术、卫生健康、农林水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三是地方财政收入普遍保持正增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9.1%,近半数地区增速达到两位数。

总的看,我国经济保持恢复向好态势,将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为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将狠抓预算执行管理,扎实做好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贡献财政力量。

延续优化完善减税降费 推动政策持续落地见效

问:今年减税降费政策如何推进、实施效果如何?下一步还有哪些考虑?

答:财政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延续优化了一批税费优惠政策举措,实打实支持企业纾困发展,更好地固本培元。前8个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过1.15万亿元,进一步激发了经济内生动力和活力。

一是有序出台政策。在全面评估助企纾困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基础上,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分别于年初和下半年,分批次延续、优化和完善了近70项税费优惠政策。

二是精准有效发力。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从提高供给质量和扩大有效需求双向发力,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持先进制造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持促增收扩消费保民生,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三是有力推动落地。会同税务总局等部门,及时研究发布政策指引,加强央地联动,让经营主体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已出台的政策持续落地见效,让各项税费优惠精准直达、效应充分释放,更好惠及经营主体,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提前下达额度、切实加强管理 更好发挥专项债券带动作用

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情况如何?在更好发挥专项债券稳投资、促增长作用方面还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发行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重要举措,对于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具有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财政部及早下达专项债券额度,适度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指导各地做好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工作,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引导带动社会有效投资,促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前9个月,各地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3.3万亿元,发挥了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扩投资等积极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财政部将加大工作力度,更好发挥专项债券带动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向好。

一方面,提前下达额度,强化年度政策衔接。根据国务院部署和有关工作安排,提前下达2024年度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额度,合理保障地方融资需求。

另一方面,切实加强管理,进一步提升效能、防范风险。强化专项债券项目穿透式监测和债券资金投后管理,完善项目建设和运营全周期、全过程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坚决防止资金闲置浪费。

来源:新华社、财联社

--THE END--

本刊法律顾问:广东南国德赛律师事务所 谢炎燊、陈慧霞

本刊文章及图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刊发表文字、图片作品并不代表本刊立场观点/部分采用稿件因故无法联系作者,如有侵权请移步后台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媒体/杂志社
7330文章数 224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