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家荡产后胡雪岩如何收拾残局?还债很讲究,保全毕生心血最精彩

分享至

光绪七年(1881年),五十八岁的胡雪岩因协助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功,被清廷授予正二品顶戴,赏穿黄马褂,总办四省公库,并准予紫禁城骑马,这是胡雪岩攀上人生巅峰的标志,从此他成了晚清最著名、最富有的红顶商人。

只是高处不胜寒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胡雪岩在最该体察的时候却没有深刻地体察到。人生登顶之时,善于谋身的智者应该做急流勇退事,但胡雪岩却是激流勇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结果只短短两年时间,他就将自己推送到了万丈深渊的崖口。

胡雪岩“一败涂地”的灾祸是从他与洋商展开生丝大战开始的。

因为永不知足的野心以及誓要为华商争一口气的情怀抱负,光绪八年,胡雪岩耗资两千万两白银,鲸吞各地生丝,企图以此垄断生丝贸易,获得控价权,让洋商俯首称臣。

胡雪岩发起的生丝大战,是中国商业史上第一场中外大商战,胡雪岩几乎是以一人之力对抗财力雄厚的各国洋商。商战初期,胡雪岩雄心勃勃、行动迅猛,以高价狂收国内新丝数百万担,占尽了上风,洋商因为缺丝,丝厂无法开工,曾加价一千万两白银要从胡雪岩手里购丝,此时胡雪岩如果见好就收,他就算是大赢并且坐稳了晚清中国首富的位子。

遗憾的是,胡雪岩太自信,太想为中国商人扬一次眉,吐一口气,他不但没有答应,相反把自己树成了各国洋商的死敌。

大的时代悲剧,从来都是天时地利人心的总和。

就在胡雪岩志在必胜之时,背运、阴谋、算计接踵而来。

先是欧洲意大利生丝突告丰收,接着又是中法战争爆发,市面剧变,金融危机爆发,有这两项,再加上国内丝业同仁难有一致对外的团结之心,受这几个因素所害,胡雪岩在这一场生丝大战上高开低走,逐渐败下阵来。

更要命的还在后头。

在晚清官场,左宗棠与李鸿章是一对政见不合、相互不服的死敌。两人自曾国藩之后都想做天下第一中兴名臣,面对列强环伺侵辱,左宗棠主战,重塞防,李鸿章主和,重海防。

中法战争的爆发让两人的矛盾又一次变得尖锐起来。在李鸿章阵营看来,要想扳倒老迈主战的左宗棠,让他大事不可为,首先必须摘掉他的钱袋子,胡雪岩。

因此,倒左先倒胡成了李鸿章阵营迫切要施的官场阴谋。

很不幸,一生推崇“用七个盖子盖八个坛子”,险事越成越自信的胡雪岩对此阴谋缺乏起码的警惕,当李鸿章干将盛宣怀通过旗下电报网将胡雪岩的动静掌握的一清二楚的时候,他浑然不知;当李鸿章阵营抓住他生丝败北,银根紧张的死穴,要向他阜康钱庄下手的时候,他依旧缺乏有效的应对。

李鸿章阵营对胡雪岩的致命一击,既简单又毒辣,他们先是扣下汇向上海的各省协饷,这笔钱本应及时交由胡雪岩,用来偿还左宗棠西征时所借的洋债;待胡雪岩调用阜康钱庄所剩不多的存银来垫付西征洋债后,他们立即散布阜康钱庄即将倒闭的谣言,发起了针对胡雪岩的挤兑狂潮。

在危机爆发之初,胡雪岩本可以大力向左宗棠求援,并接受挚交好友例如浙江藩司德馨的帮助,但胡雪岩太好面子,太讲君子操守,从而错失了自救的最佳机会。

成功掀起针对阜康钱庄的挤兑狂潮后,李鸿章阵营旋即上奏朝廷,大力弹劾胡雪岩,他们罗织的罪名多达七八款之多,如贿通权要、勾结洋夷、贪污秽行、欺世盗名、僭制越礼、武断乡曲——

在李鸿章阵营罗织的这些罪名中,比起助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功劳,许多都是小污之过,但其中有一条却足够将胡雪岩送入死地,那就是胡雪岩在帮左宗棠借洋债时,加了利息,刮了朝廷的油水。

这一点大大激怒了慈禧太后。

朝廷随后下旨,胡雪岩先行革职,严行追究,其所有房产店铺,一律查封,以防假手转移。

就这样,一方面钱庄纷纷倒闭,另一方面查抄之风四起,胡雪岩一夜之间身败名裂,坠入万丈深渊。

古往今来,从如此巅峰跌落下来,面对步步紧逼的万劫不复,许多人是扛不住的,多数会以自杀来求一个彻底的解脱。

胡雪岩有很多地方让人钦佩,一败涂地时,其收拾残局的君子操守、沉着冷静、缜密心智尤为让人钦佩不已。

在当时,左宗棠虽然老迈,不受京城权贵们待见,但也没有完全失势,因此朝廷要查抄胡雪岩,严旨最终也只能先下到左宗棠那里。

朝中有许多人担心胡雪岩会抓住这个空档来转移资产。事实上,胡雪岩的亲眷挚交确实也奉劝过他,要他至少给胡氏家族留一些后手,但胡雪岩没有匿报账册,更没有转移资产,而是把全部账册悉数缴出,听候朝廷处理。

为此,胡雪岩安慰亲眷挚交说:“我是一双空手起来的,到头来仍是一双空手,不输什么,只要我不死,你看我照样一双空手起来。”

只是,安慰的话说完,胡雪岩便拿出平生所有的良心和心智来收拾这个残局了。

如何向家人交代是第一步。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