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侯林
“全都开花了,得把开花的芽尖和旁边的腋芽剪掉,果才长得大、长得好。”11月13日下午,一手扶着秧苗,一手拿着剪刀,今年61岁的王谊忠麻利地穿梭在共富大棚里,给西红柿打杈。
“现在西红柿陆续开始变红,下个月初能上市,今年的新品种可以收三茬,到时候村里分红多,我们也跟着沾光。”行走在一排排的秧苗间,王谊忠身侧的布袋很快装满了被剪下的枝条。“我上班1年多,已经有经验了,所以看上去干得快。活不等人,将近2亩的地,得快点干完。”
去年8月,淄川区岭子镇启动共富大棚项目,由俊岭农业牵头无偿提供大棚,带领镇上村集体收入低于10万元的村种植西红柿,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提供多个工作岗位。王谊忠所在的小口村是第一批受益的村,他也成了第一批上岗的“职业农民”。
“我年纪不小了,重农活干不来,在大棚打理西红柿的活虽然杂,但不累。”王谊忠说,他家还有2口人的地,已经全部托管。到大棚工作后,每天他有100元的收入。“在家门口能有这些工资就感觉到手头宽裕很多,有时,我还买点荤菜犒劳一下自己。”
今年,大棚管理慢慢上了正轨。“现在棚里五六个人都是我们村的,俊岭还给配了技术员定期指导我们干活,大家都成了干活的‘老手’,产量也能提高。看现在西红柿的长势,肯定是大丰收。”王谊忠说,村里种植大棚一年时间里已经有了两次分红。开村民大会时,他们村对这些分红的用处做了详细介绍。“大部分都用在村庄基础设施改造上了,尤其是我们村改造的休闲广场,一有时间大家都爱去逛逛。”
一个个绿油油的西红柿挂满枝头即将成熟,王谊忠心里欢喜得很。“这些可都是我们的‘宝’,卖出去,年底前村里还要分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